《高原地震》期刊论文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14-11-17
《高原地震》简介
期刊名称:《高原地震》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季刊
国内统一刊号:63-1029/P
国际标准刊号:1005-586X
主办单位:青海省地震局
主管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杂志简介】
《高原地震》杂志是由青海省地震局、西藏自治区地震局主办,青海省地震局主管,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3-1029P,大16K的幅面尺寸、共70页以汉语为主的 科技类季刊。它一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创新观念,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地 震方面的科技发展动态为办刊宗旨,现刊社地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兴海路一号省地震局。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8)数据显示,《高原地震》总被引频次50、影响因子0.094、5年影响因子0.109、他引总引比0.92、被引期刊数29、2007载文量90、基金论文比0.10、WEB既年下载率2.5、H指数(CN)3。
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9)数据显示,《高原地震》总被引频次80、影响因子0.127、即年指标0.033、引用刊数39、他引率0.84、来源 文献量60、文献选出率1.00、平均引文数4.82、平均作者数2.77、基金论文比0.267、引用半衰期7.34。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得了《CAJ-CD》执行优秀奖、第一、二届青海省期刊评比三等奖;
被收录于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源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源刊,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源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源刊,书生数字期刊源刊,CEPS思博网一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刊登青藏高原及全国地震科学的成果。内容涉及: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观测技术、工程地震和地震科技管理等,并报道有关地震科学发展和动态的综合性文章。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巴颜喀拉块体强震活动与2010年玉树7.1级地震的关系 马玉虎,马辉青,MA Yuhu,MA Huiqing
2.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几次Ms6级地震前Ms4级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 薛丁,XUE Ding
3. 1988年以来青藏块体中部地区Ms7级以上地震相互触发作用研究 屠泓为,孟凡博,丁宁霞,高慧慧,TU Hongwei,MENG Fanbo,DING Ningxia,GAO Huihui
4. 郯庐断裂带近期南段和1668年郯城8.5级地震前中段的中强地震活动比较 张月辉,郭斌,王斌,沈笑,ZHANG Yuehui,GUO Bin,WANG Bin,SHEN Xiao
5. 利用GPS观测资料研究山西断陷带的应变特征 刘瑞春,张贵钢,季灵运,LIU Ruichun,ZHANG Guigang,JI Lingyun
6. 甘肃地区sPn震相研究及其震源深度计算 尹欣欣,陈继锋,刘佳敏,YIN Xinxin,CHEN Jifeng,LIU Jiamin
7. 格尔木地磁Z分量静日变化特征与前兆异常分析 李延峰,朱胜伟,杨广华,LI Yanfeng,ZHU Shengwei,YANG Guanghua
8. 周期性层状材料在建筑抗震方面的应用探索 邢喜民,孙吉泽,XING Ximin,SUN Jize
9. 江西省地震局地震速报信息发送软件介绍 曾文敬,肖健,赵爱平,周大为,ZENG Wenjing,XIAO Jian,ZHAO Aiping,ZHOU Dawei
智能建筑杂志投稿: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应用
摘 要:因为现在钢管杆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占地面积小等,所以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建设城市电力线 路中处于主导作用。而基于钢管和砼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不仅能显著提高组合材料的强度,对于结构物的整体刚度也有明显改 善,该新型组合结构由于受力合理,目前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中;但在特高压输线路墩台搭设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意在论证钢管混凝土架设特高压输电线的合 理性,为今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智能建筑杂志,钢管杆,特高压输电线,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
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为稳固改革成果,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能源消耗不清洁,以煤为主的能源 结构,促进西北部资源集约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中东部能源安全和电力供应能力。应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严格控制火力发电造成的燃煤污染,在显著改 善东中部地区大气状况的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以电能的大规模输送作为新型工业布局的显著特点。在建设电网的过程中,每年都会增长数万公里的 高压输电线路。大规模增长的特高压电网就重新设定了输电线路的的设计。如何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减少输电过程电能消耗,提高输电工程建设的效益,确保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顺利实施,是摆在输电工程技术人员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相关阅读:>《高原地震》是什么级别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