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杂志最新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15-06-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简介
期刊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11-2625/V
国际标准刊号:1001-5965
主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管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杂志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56年创刊,现为月刊,主要刊登有关航空航天及相关学科的优秀学术论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被国际著名检索刊物——Ei、CA、INSPEC、AJ、Aerospace(IAA、STAR)等收录,同时也是国内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等多家数据库和检索刊物的收录刊源。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第二届)
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飞行器设计与制造、航空宇航科学、信息与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与自动化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工程。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1.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改进模型弹性性能计算刘振国,商园春,董阿鹏,吕明云
2. 3UPS-S并联机构单支链驱动奇异分析韩先国,刘岩龙
3. 基于活动预测和能耗均衡的WSN路由算法汪成亮,王强
4.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热模型和散热特性姬芬竹,刘丽君,杨世春,徐斌
5. 永磁球形电机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刘敬猛,刘岩,陈伟海,张良
6. 氧化硫硫杆菌和芽孢杆菌协作下Q235钢腐蚀行为杜娟,李松梅,刘建华,于美
7. 结构材料对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刘海霞,蒋鹞飞,宋凝芳,潘雄
8. 一体化数字液压作动系统的建模仿真和控制齐海涛,付永领,祁晓野
9. 复合弯扭涡轮叶片尾缝的快速建模张宝源,席平,杨炯
10. 气动布局参数对直升机飞行品质的影响吕少杰,曹义华,李国知
11. 压缩感知合成孔径雷达射频干扰抑制处理麦超云,孙进平,崔如心,张冰尘
12. 基于公理设计的产品可靠性要求实现方法杨德真,任羿,王自力,肖静
13. 基于PERT网络的航空弹药保障人员优化配置郭小威,马登武,邓力
14. 基于切换多胞模型的变体飞行器增益调参控制王通,王青,江未来,董朝阳
15. 高超声速飞行器抗干扰反步滑模控制后德龙,王青,王通,董朝阳
16. 飞机座舱显示界面脑力负荷测量与评价卫宗敏,完颜笑如,庄达民
17. 软管锥套式空中加油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王海涛,董新民,窦和锋,薛建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
1、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可读性。
2、论文为原创作品,尚未公开发表过,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3、主题明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逻辑严谨,文字精练,标点符号正确。
4、文稿撰写顺序: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中文姓名、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作者顺序始终不得更改),中文摘要(包括目的、方 法、结果及结论),中文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英文姓名、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国别,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或学生身份、E-mail地址)。
5、本刊接收校外投稿,校外作者需收取审稿费100元 (请通过邮局汇款)。
6、来稿须经专家两审和主编、编委讨论后决定刊用与否。
7、若来稿经审查后认定不宜在本刊发表,将及时告知作者。如果在投稿满3个月后仍未收到本刊任何通知,作者在告知本编辑部之后,有权改投它刊。在此之前,请勿一稿多投,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8、 评审通过的稿件,需提交保密回执(点击下载),方能在本刊发表。
9、 来稿一经刊登,将按有关规定酌致稿酬,并赠送单行本。
10、 来稿一经作者签字并在本刊刊出,即表明所有作者都已经认可其版权转至本刊编辑部。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及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
机电初级职称论文范文: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测试方法
摘要:简要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原理、特点与应用范围、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机电初级职称论文范文,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
1、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其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靠自重即能充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性能,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SCC首先在日本东京大学由冈村甫教授研制成功,在工程上大量应用自密实混凝土不仅能够减少施工的人数,还能缩短施工的工期,SCC在日本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SCC是通过优选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设计,使混凝土拌合物屈服值减小且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粗细骨料能够悬浮于水中不离析、不泌水,在不用或基本不用振捣的成型条件下,能充分填充所有空隙,形成密实而均匀混凝土结构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SCC可以在较低的水胶比下,仅靠自重就能填充到复杂模型的各个角落,具有均匀的自密实成型性能,同时保证混凝土硬化后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久性能,且硬化后表面的结构十分致密,渗透性低,耐久性高。
相关阅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什么级别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