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类期刊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发布时间:2015-09-28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简介
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季刊
国内统一刊号:61-1290/N
国际标准刊号:1007-1261
主办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期刊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79年3月,其前身是《宝鸡师院学报》,1980年5月停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起,刊名改为《宝鸡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宝鸡师范学院与宝鸡大学合并,合并后的校名定为宝鸡文理学院。1993年6月,学院正式挂牌。《宝鸡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随之从1993年第2期改为现刊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类特色期刊奖,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本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电子与电气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获奖情况:2000年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类特色期刊奖;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本刊现为双月刊,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周秦文化与青铜器”栏目为全国第三届社科学报名优栏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主要栏目:西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文艺学、现代当代文学、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
期刊栏目:
博士论坛、理论研究
期刊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数学文摘文摘杂志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军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论纲 赵丛苍,ZHAO Cong-cang
西周军赋问题研究 王晖,WANG Hui
《彖传》诠释对《易经》的哲学突破 周光庆,ZHOU Guang-qi ng
青铜壶功用之再思考 裴书研,PEI Shu-yan
秦都雍城及其历史地位 赵戈,ZHAO Ge
孟子的“践形”观与仁义之道视域下的道德正当性 陈志伟,CHEN Zhi-wei
后现代情境中的政治规划:哈特、奈格里后社会主义方案解析 王刚,WANG Gang
井冈山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聂晓静,NIE Xiao-jing
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与责任 陈红梅,CHEN Hong-mei
浅议佛教戒律的现代价值 彭瑞花,PENG Rui-hua
魏晋南北朝道教身体哲学建设论纲 杨普春,YANG Pu-chun
试析张宇初的本体论美学思想 姜约,JIANG Yue
甘肃东部地区黄帝传说的民间叙事品格及当代文化价值 翟存明,白晓霞,ZHAI Cun-ming,BAI Xiao-xia
论宝鸡传统庙会的功能 刘冬妮,LIU Dong-ni
解析凤翔木版年画吉祥植物纹样选用的特质 邰康锋,TAI Kang-feng
主谓短语的句法成分及其语义关系 张昕,ZHANG Xi n
国家级期刊投稿范文:生物课程中多元文化内涵的审视
摘要 生物学课程不仅具有其科学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属性。本文从生物课程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价值属性、生命本质、创生性出发进行了课程建构,提出了文化情境的引入、整合、内化、体验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 生物课程,多元文化,建构视角,实践模式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因其强大的辐射性,广泛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已由“课程开发”逐渐转向“课程理解”即由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转为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蕴含的意义。[1]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课程的文化内核如何解读,课程又如何才能承担起文化传播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生物做为自然科学课程如果仍一味地在传统“工具理性”的支配下进行单一的客观知识体系的授受,文化与科学的沟壑必然无法逾越,因为“学生们并没有被教给区别科学推理与欣赏诗歌、音乐和艺术的方法”[2]。教师只有善于从历史文化和生命阐释的二维视角,去谋求科学世界与学生特殊文化世界的融合,才能使生物课堂多一些审美与价值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