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ack
月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期刊>>正文

《建筑科技与管理》建筑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16-08-09


《建筑科技与管理》简介

《建筑科技与管理》建筑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期刊名称:《建筑科技与管理》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12-2012/TU

国际标准刊号:1006-7619

主办单位:中国经贸出版社

主管单位:中国国际建筑经济研究会


获取相关优质资源      获取2023中科院分区


  期刊简介:

  《建筑科技与管理》是由中国国际建筑经济研究会与中国经贸出版社联合主办,建筑科技与管理杂志社编辑出版。本刊以发掘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传播建筑设计创作、科研、教学及建设成就,探索国内建筑的发展道路,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宗旨,以中外兼容、科学权威为特色,是广大建筑工作者进行学术与技术经验交流的理想园地。

  《建筑科技与管理》为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内容侧重于工程技术应用,兼顾理论研究和经营管理,力求驰骋于建筑科学技术的前沿,攀登建筑学术领域的制高点。栏目设置:建筑设计、建筑技术、规划设计、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水暖电气、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工程咨询、房地产研究、新技术与材料、建筑经济、园林绿化、建筑机械与设备、建筑消防、建筑给排水、室内设计、重点工程、改革与探讨、建筑文化、人物专访、学术论坛。

  期刊栏目:

  建筑设计、建筑技术、规划设计、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水暖电气、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工程咨询、房地产研究、新技术与材料、建筑经济、园林绿化、建筑机械与设备、建筑消防、建筑给排水、室内设计、重点工程、改革与探讨、建筑文化、人物专访、学术论坛

  期刊收录:

  ASPT来源刊

  杂志编辑部投稿要求:

  1.本刊属于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凡是从事建筑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质检、房地产开发、咨询中介评估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不同专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的师生均可向本刊投稿。来稿的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经验总结、国内外科技综述、学术讨论、科技简讯等各种建筑类相关文章。

  2.文稿内容要求理论和学术观点明确,数据准确可靠,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文字简明扼要。论著、综述一般不超过8000字;其它文稿以4000字左右为宜,最少不低于2000字。标题层次请按标准规定撰写,需符合科技论文写作格式。文中的计量单位和科学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则应合乎专业习惯。

  3.来稿请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及相应的英文摘要、关键词和英文文题及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如不便翻译,可由本刊编委会代为翻译。

  4.投稿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佳,文件请使用word格式(*.doc)或文本格式(*.txt),文中插图或照片如是电子版应提供电子文件,格式为JPG、TIFF等,如是手绘版,应提供一份制版用图(用电脑或硫酸纸绘制),一份贴在正文中相应位置的校对用图。如提供的是一般照片,则应提供清晰原件。亦可使用打印稿或者用16开方格纸抄写,字迹务必清楚工整,切勿潦草。以纸质文件形式投稿的作者请尽量同时提供稿件的电子文件(光盘)。

  5.来稿请注明来稿是否属于国家攻关、基金或院部委下达的课题,并附该专题号。

  6.来稿务必另附第一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与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和E-mail,以便联系。

  7.为维护作者及本刊权益,来稿请务必确保不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多位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并排好先后次序。

  8.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结构层次,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方面的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无论刊用与否均不退稿(有特殊要求的应注明),请作者自留底稿。若作者要求撤稿或作者工作单位及投稿作者有变动者,请务必使用书面文字陈述或电话、E-mail与本刊落实。

  9.来稿无论录用与否作者均可在我刊收稿后两周内得到回复(网上投稿者三至五个工作日内得到本刊电子邮件回复),经审核合格准予录用者由本刊签发“稿件录用通知书”,并告知有关刊载事宜、论文刊载后颁发学术论文证书,印刷出版后赠送该期杂志两册。来稿若一个月后仍未收到本刊的稿件处理结果,请来电来邮查询。

  机电初级职称论文范文: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测试方法

  摘要:简要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原理、特点与应用范围、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机电初级职称论文范文,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

  1、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其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靠自重即能充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性能,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SCC首先在日本东京大学由冈村甫教授研制成功,在工程上大量应用自密实混凝土不仅能够减少施工的人数,还能缩短施工的工期,SCC在日本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SCC是通过优选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设计,使混凝土拌合物屈服值减小且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粗细骨料能够悬浮于水中不离析、不泌水,在不用或基本不用振捣的成型条件下,能充分填充所有空隙,形成密实而均匀混凝土结构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SCC可以在较低的水胶比下,仅靠自重就能填充到复杂模型的各个角落,具有均匀的自密实成型性能,同时保证混凝土硬化后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久性能,且硬化后表面的结构十分致密,渗透性低,耐久性高。


热门问题解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