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期刊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发布时间:2018-02-03
《基础教育》简介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期刊周期:双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31-1914/G4
国际标准刊号:1005-2232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期刊简介:
《基础教育》系由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刊物。前身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学教育》杂志。
期刊宗旨:
《基础教育》关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展示基础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脉络与实践走向,服务于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基础教育学校领导者与教师,以及关注基础教育理论进展和实践研究的各界人士。
期刊栏目:
《基础教育》的常设栏目有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学校变革、教育领导、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工作、道德教育、教育心理、教育发展、国际教育、教育书评等,并附设特约稿、圆桌论坛等栏目,以全面、灵活、多样的形式反映基础教育的研究进展与动态。本刊欢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域的实验研究、调查报告,并刊登相关的学术信息和研究评论。
杂志投稿须知:
1. 来稿要求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全文字数一般在9000-15000字之间。本刊同时欢迎内容精当,篇幅在8000字左右的优质稿件。
2. 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以及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等。
(1) 题名应简洁、具体、准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2) 作者署名应为真实姓名。如署笔名,请注明真实姓名。
(3) 摘要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字数一般不超过300字。
(4)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一般为3—5个。
(5) 得到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应标明基金项目全称(含批号),置于文章首页地脚。
(6)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联系方式等。
(7) 注释是对文章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说明,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注,置于该页地脚。
(8)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3月2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本刊的参考文献标注法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引用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专著[M],会议录[C],汇编[G],期刊[J],报纸[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参考文献的格式: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析出文献、电子文献的标识及体例,请依据实际情况处理。
外文文献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
(9) 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机构、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置于参考文献之后。
3. 稿件中的外文人名、地名、机构名等,请使用相应中文名称(后括弧内附外文名)。
4. 投稿请在《基础教育》杂志网站在线注册,登记相关信息后上传稿件。为避免系统疏漏,请务必将稿件的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本刊电子邮箱,并在邮件主题一栏填写稿件题名。也可寄送打印文稿并发送电子邮件至本编辑部。作者的准确联系方式(手机、电子邮箱等)须一并提供。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关键环节
摘要:“数字化校园”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化校园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和环节,注重实际应用效果,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数字化校园,关键环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高校人才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并不断改变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将“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作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为导向,深入探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问题及环节,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