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城中心公厕,提升城市形象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5-16 10:37:21 更新时间:2011-05-16 10:01:21
升级城中心公厕,提升城市形象
张建立
摘要:围绕提升城市形象的目标,对城市公厕的新建、改造和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使公厕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名片,宣传城市文明的窗口的观点。
关键词:公厕、升级 城市文明
城市厕所是市政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收集、贮存和处理城市粪便的主要场所和设施。其除了具有方便生活、满足生理需要的功能之外,作为城市建筑的公厕设施本身就是人文景观,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象征。有人说“在文明提升中的当今社会,人们上厕所的秩序比上食堂好”。目前,公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和名片,体现着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1.城市公厕的分类
城市公厕按建筑形式可分为独立式、附建式、移动式三种类型。按建设基准面分类,又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类。
(1)独立式公厕
独立式公厕是指公厕建筑结构与其它建筑物结构无关联,独立建筑于城市道路、广场、绿地、文体设施、车站、码头、住宅小区等附近,为在这些场所活动或途径这些场所的公众提供如厕服务。
独立式公厕由于与其它建筑无直接的关联,因此,常常可以结合其周边的建筑环境,和设置地点的文化环境,设计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小品,丰富公厕设置地点的建筑环境和文化内涵,成为与城市市容相和谐的一个建筑音符。独立式公厕在管理作业方面如抽吸化粪池粪便等,相对比较方便,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适合建设于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城市主要干道、城市旅游景点附近等地点。
(2)附建式公厕
附建式公厕是指公厕的建筑结构与其它主建筑物结构同属于一个整体,公厕建筑只是附属于主体建筑而建设的一部分。公厕可以与主体建筑分门出入,与主体建筑使用人员的出入互不相干,如公厕附属于居民住宅楼底层,公厕入口与居民楼入口相分离。也可以与主体建筑同一门进出,如公厕附建于商场、酒店建筑等,则可通过主体建筑的门厅、通道等,组织人流进入公厕,为公众提供方便服务。
附建式公厕适合建设于繁华商业街等用地比较紧张、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在大型商场、酒店、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内,都可以附建供服务对象和途经者使用的公厕,在公厕规划布点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移动式公厕
移动式公厕,是指公厕建筑可以重复且较为方便地整体移动到需要设置的地点,为公众提供如厕服务的设施。由于一些地点受地形条件等限制,又没有商场等建筑可以附建公厕,公众如厕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迫切需要占地面积较小、机动性较强的公厕为公众提供服务。一些大型的室外文娱活动、体育赛事正显增加趋势,这些活动短时间内人流大量集中,过后又恢复如常,也亟需能应付时段性需求的公厕设施,因此,移动式公厕应运而生。移动式公厕具有占地面积小,一般为5-10m2左右,机动性较强,可以重复使用,较少了因拆迁而造成浪费现象发生,非常适合受地形条件限制和时段性服务需求场所使用。
2.城市公厕的改造设计
俗话说“人有三急,如厕第一”,公厕虽小,其所受的市民和社会关注度却绝对不小。在“三年大变样”活动中,我市的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同步升级城市公厕,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公厕,才能在物质文明水平提高的同时,有效的同步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
(1)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即是指体现各种人的关怀。虽然“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已被很多管理部门接受,但对真正的人性化理解却仍存在各种偏差。“设计人性化的实质就是在考虑设计问题时以人为中心来展开设计思考,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考虑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产品开发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因此,新建公厕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人群,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应当为他们使用的厕位与洗手盆设置用不锈钢管制作的安全抓杆;对于能够独力活动的儿童,由于他们身高比成年人矮得多,应为他们设置一些较低的小便斗和洗手盆,同时这些洁具的设计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同时设置公厕隔间、通风照明设备,提供手纸、香皂。
针对现有公厕的改造,外部粉刷和整饰应按照统一色调、统一标识、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原则进行美化;老公厕内部改造应增加通风、采光设施。此外,无论新建公厕还是升级改造公厕,都可以赋予它们具有衡水特色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每一座公厕内摆放鲜花、盆景等绿色植物,以净化空气。另外,还将把一些城市历史风情、人文图片、卫生小知识、幽默笑话等制成的精美贴片张贴在蹲位或者墙壁上,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更舒适、更人性化的如厕环境。
(2)环境设计
设计一座公厕很简单,而把一座公厕放在整个环境中去设计,则不那么容易。因为公厕对人的生存环境产生的影响:其一,公厕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们常把厕所称为“轻松的场所”,而公厕内部的建筑设计正应以“轻松与卫生”为主题,为此,我们必须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色调的和谐、冲洗的及时与通风换气装置的设置。其二,粪便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冲式公厕将粪便轻松冲人化粪池,不要以为厕所内部变的干净无臭便符合环保要求,或许正是污染环境的开始。因此不应孤立地把它作为一座公厕去设计,而应把它作为环境的产物和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物体去设计,更应把它作为一次从每一个细节开始保护环境的行动,共同承担起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的责任。
(3)布局设计
根据国家对城市公厕布局的要求,在人流量较大的繁华地区按300~500m的距离设置一座;流动人口密集的街道应小于300m,一般街道按每750~1000m的距离设置一座;公共绿地按每l0000m2或每隔500m设一座。且公厕应设置有明显的标识。而在厕内布局设计时,应以需求为向导进行厕所的结构性布局,例如考虑到女性排队时间明显多于男性,所以应扩大女厕厕位的比例;在洗手盆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女性在整理化妆上要花不少时间,有的可能就是为了化下妆,因此女厕中的洗手盆的数量应适当多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