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1工作面过断层消突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设计论文网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5-27 08:36:44 更新时间:2011-05-27 08:47:43
21221工作面过断层消突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爱军1 肖绪宁2
摘要:通过对鹤煤六矿过断层技术研究,过断层技术主要为在合理布置巷道的前提下,根据断层的产状进行合理定坡,在断层上下施工抽放钻孔,进行带抽。主要做法为:在切眼遭遇断层合理的施工抽放钻孔,采面于断层合理定坡。采面选用对破碎顶板支护实用性强的支架;通过抽放钻孔抽出瓦斯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确保安全顺利回采。
低透气性煤层很难进行本煤层瓦斯预抽,瓦斯预抽在安全采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地质构造带由于受火成岩侵入,、断层、褶曲、等作用,在采掘过层中常常出现瓦斯量涌出异常现象,对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地质构造带受地质作用的影响,透气性系数、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数值增高,采用预抽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瓦斯突然异常涌出,对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概况:
六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10年矿井瓦斯鉴定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5.7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6.91m3/t。六矿可采煤层为难抽出煤层(透气性系数0.03~0.045md),抽放方式主要有本煤层抽放、穿层孔抽放、顶板高位钻孔抽放、采空区抽放。百米钻孔抽放量约为0.017m3/hm.min,衰减系数为0.067d-1。由于受成煤因素影响,煤层节理、裂隙不发育,煤层透气性差。随着矿井采掘深度的增加,煤层的突出危险性不断加大。矿井瓦斯抽放不但能抽采煤层瓦斯,降低煤层瓦斯涌出量,而且还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措施。
21221回采工作面位于我矿北翼二水平12采区上部第二个工作面,西部为28102采空区,南部为21212采空区,北部为76-21背斜和F40-1断层(未采掘段),东部为未开采的新区。煤层底板标高为:-289.51m~-345.65m,21221工作面走向长度平均为490m,倾斜长度平均为95m。补上顺槽长度为250m,下顺槽外段走向长度245m,里段沿煤层伪斜布置、走向长度155m。
二、工作面断层构造
21221工作面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工作面位于76-21背斜西北翼,工作面二1煤层厚度及倾角大。产状变化大。地质构造注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总的构造形态为走向NNE、倾向SE、倾角50度~70度,,H=1m~6m,断层发育集中。现在工作面回采遇到了2122f2断层,位置在517测点下2m处,倾向20°,倾角60°,落差2.5m,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正产回采,在靠近断层附近瓦斯涌出量异常,测压参数出现超标现象。
三、抽放钻孔布置及抽放效果
为确保工作面顺利回采,决定在断层上、下实施抽放钻孔,由上向下逐孔施工,1号孔距工作面上顺槽40m,孔间距2m,孔径75mm。(附2122补充抽放钻孔设计),钻孔施工一个带抽一个,封孔用立固安封孔,封孔内套管8m。抽放钻孔于2月2日4点至2月11日4点施工抽放钻孔21个,合计钻孔进尺856.15m,平均孔深40.77m,工作面截止2月24日平均瓦斯抽放浓度46.18%(单孔平均),累计抽出瓦斯29335.22m3(单孔累计)。21221工作面回采前实测瓦斯含量最大值为7.9m3/t,本次抽放预抽段(倾斜长度40m,走向长度40m)煤层按煤厚5m计算,煤量约为8000t,预抽瓦斯量29335.22 m3,吨煤抽出瓦斯量为3.66 m3/t,因此推算采取措施区段残存瓦斯含量约为4.24 m3/t。
低透气性煤层地质构造带,瓦斯预抽是防止瓦斯异常涌出的必要手段,必须超前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地质构造带影响范围及安全防范距离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确定,及时的采取抽放措施,才能保证正常是的安全回采工作,创造效益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不凡,王佑安.煤与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2] 袁亮.松软低透煤层群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 林伯泉,崔恒信.矿井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4] 包剑影等.阳泉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5] 周世宁,林伯泉.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