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勘查的探究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其的应用-矿业论文
所属栏目:矿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1-08-15 08:15:45 更新时间:2011-08-15 08:58:43
地质矿产勘查的探究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其的应用
黄文光
摘要:近几年国家逐渐重视地质矿产勘查,但在这方面存在不少的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质科学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基础性和保证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与现代地球及其相关科学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以处理地球上任何具有空间方位的海量信息为特征,具定量、定时、定位等优点,近10年来已在地质矿产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一个区域各种地质资料(图形、图像、文字、逻辑、数值)的GIS分析实际上代表该区域现阶段较为客观的总认识。目前,野外收集资料、数据建库、GIS分析等尚存在规范化、标准化等问题,GIS本身解决诸多专业性较强地质问题的能力亦不足。但GIS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必将使地质矿产勘查进入一个数字化的新时期。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 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
引言: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大批地质矿产勘探者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探明了一大批矿产资源,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08年更是丰收之年:安徽省庐枞深部发现泥河大型铁矿、河南省唐河县周庵发现含铂族—铜镍硫化物矿床;湖北省宜昌磷矿深部勘查取得重大突破。上述成果的取得,对于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也给了地质工作者更大的鼓励。
一、我国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常出现的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地质勘查人才的缺失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0世纪末,我国地质勘查业从兴旺逐步走向萎缩,长达十多年。相对于50、60、70年代地质找矿成果的高产出,到80年代以后,大的振奋人心的找矿成果已寥寥无几。有些地质科研院校甚至一度停办了地质勘查类专业。为了实现地质勘查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尽快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年轻的地质勘查人才。
2、新的勘查技术的应用目前地质勘查的技术主要有: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深部钻探、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有的勘查单位还一直在使用比较传统的勘查技术,对于遥感、物探、化探等新方法的掌握不够深入,难以应用到勘查工作中去,这对地质勘查工作的迅速开展是不利的。
3、勘查重点向隐伏矿、深部矿转型
建国初期,我国矿产地质勘探的重点是露头矿、高品位、浅部矿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那些矿山目前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2008年我国大宗短缺矿产品的进口情况:铁矿砂及精矿44403万吨、锰矿砂及精矿757万吨、铬矿砂及精矿684万吨、铜矿砂及精矿520万吨。形势严峻,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扩大地质矿产勘查的力度,开始向隐伏矿、深部矿、低品位矿转型,深部矿体的勘查势必要求更高的技术与更多的实践经验。
4、GIS在地质中的应用存在着许多问题,应考虑解决或加以避免。GIS分析对设备要求较高,计算机须有较大内存、硬盘、显存等,通常还需要数字化仪和大屏幕高分辨显示器,对扫描仪与宽幅彩色喷墨打印机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尤其对图像输人输出),故硬件花费较大。GIS以处理大量综合信息为特征,与软件和硬件相比,资料花费所占比例可能更大,而信息量不足时往往不能进行GIS分析或无法获得可信结果。首先,过去许多数据没有准确位置,不便采用。其次,数据引用出处不详的情况在国内文献中颇为普遍,在一些由原始数据统计计算得到的数据中尤甚(如均值),同一批数据常常被几个合作研究者在不同时间于不同刊物加以引用而不做详细注明,致使建库者稍不留意会吸收大量重复数据,这显然会干扰数据的概率分布图式。再者,良好的数据库围绕每一个数据均有大量的说明数据,除出处、年代外,这些说明数据还可能包括测试单位、测试方法、测试对象、仪器类型、使用的参数、误差情况等,GIS分析结果与数据质量息息相关,而许多文献却缺乏对数据的细致说明以致有关数据难以很好地被数据库引用。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Australian Geological Survey Organization)对用于GIS分析之数据库的文字编码(coding)有统一规定,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的标准化。另外,地质数据库、图层库不宜依某一种地质观点建立,而应完全基于实际资料,以便不同观点的使用者均可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GIS分析。
GIS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通用计算机系统,对大多数地质模型无能为力,所具有统计分析功能也十分有限,需要使用者借助宏语言进行二次开发,但这对普通用户来说比较困难。
二、解决地质矿产勘查问题的措施
1、尽快组建大型的地质勘查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矿产勘查逐渐进入商业性运作。政府应该扶持一些地质勘探单位重组,组建实力更为强大、竞争力更强的地质勘查公司。这样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趋势,既保障了资金的来源,又有充分的技术实力,对于找大矿、深矿都是十分有利的。
2、加快地质勘查人才的培养。无论干什么,技术是第一位的。所以,为了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地勘技术,各个科研院校应该重点培养一批有学识、实践能力强的地质勘查青年,以充实到地质勘查的队伍中去。学校还应该和地勘单位加强
合作,以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拟订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规格:
(1)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2)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的专业技术人才;
(3)从事矿产资源经济评价与管理的人才;
(4)从事地质工程设计与勘察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生产和行政部门从事专业技
术开发与管理工作。对于现有的技术人员,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可以定期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培训班,加强勘探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
3、进一步规范矿产勘查市场。随着地质矿产勘查向市场机制的转型,国家还应该加强勘查市场的规范,进一步理清探矿权与开采权的关系,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对于矿产勘查的投资加强规范的力度,对于勘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更
好地解决。
4、明确划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投资评估的阶段。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投资评估是每一勘查阶段投资前期的主要工作,根据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投资评估的特点来确定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投资评估的阶段及内容。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GIS已在地质矿产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许多瞩目成果。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早在1985~1989年就将其应用于地质矿产调查和填图。目前,澳大利亚开始利用计算机笔记本以数字形式采集野外地质数据,建立有关数据库,借助ArcInfo与ArcView GIS编制第二代地质图件。Zhou建成中国金矿大型数据库,对中国大地构造1~3级单元按最新研究动态进行划分并建立属性表,结合其他成矿信息,进行成矿GIS分析,预测区域成矿靶区。
在国内,原地矿部系统许多单位已购买一些MAPGIS,GIS已开始普遍应用于地质调查。此外,还有一些利用国外GIS进行矿产资源研究与建立地学多源信息系统的新成果。此外,我国已建成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可以预言,今后几年内会有更多GIS’地质应用成果面世。
总而言之,借助GIS基于大量综合信息,可进行空间采样,对构造演化、火成活动、沉积相、矿产形成等作时空和多元统计分析,进行成矿预测和指导
矿产勘查,模拟区域地质演化。在数据量充裕前提下,GIS分析具有定量、定时、定位的特点,可给出动态(不同时间于不同位置)结果。重要的是,所有按GIS分析要求格式化数据极易被将来新的数据充实,并按所有掌握数据再次进行新的分析,形成新的成果。
四、结束语:随着国家近几年对于地质矿产勘查的重视,矿产勘查又开始了火热阶段,但是我们在此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不能盲目地冒进。相信在国家的正
确引导下,在矿产勘查市场机制迸一步规范的前提下,地质矿产勘查必将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土资源部,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R].2009.
[2]、刘圣泽,新时期地质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1).
[3]、 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J],地球科学,1998,23(4);329-332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