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让历史课“活”起来——浅谈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时间:2012-03-14 14:22:36 更新时间:2012-03-14 14:18:33
程美慧
摘要:
“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把“史料教学”法引入中学历史课堂,是新课改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历史论文从史料素材的来源选择,史料引入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史料情景创设的“节点”的选择等等;浅谈”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健词: 史料运用 历史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背景下,常常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完成学生的“知识建构”,而新课程教学观则倡导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生的“知识建构”。历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做了明确的阐述:在历史教学中,将更加重视遵循历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更加关注学法指导,如感知和理解历史的方法,把握历史联系的方法。①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学习方式等观念更新和变化,促使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和思考,去实践新课程理念。“史料教学”法引入中学历史课堂,是新课改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实现感知和理解历史的重要教学手段,它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中学教师教授历史知识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目前“史料教学”法正被广泛地应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一些被引为范例的优质课以及令人称道的中、高(考)题,也多数是因为恰如其分的史料运用,产生出来的效果。但是,一线老师在践行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却遇到诸多的困惑:如难以搜集到较为理想的资料;选材不能恰当地反映教学主题;材料引用冗长,占用了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鉴于此,本文就史料教学在课堂中如何运用的有关问题谈谈一些拙见。
一、史料素材的来源及选择
1.“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史料观应由狭义转为广义的认识,广义的史料观即:凡是用不同载体记载的历史信息都可以看成是史料,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所谓的官方正统史料。这样一来,史料素材来源就广泛了,可以是典籍、图表、碑刻,也可以是教科书上的史料、历史专业著作、日常生活中的史料等。这些素材中我认为还是以教材作为主选,因为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它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编写出来的。如:对初中年段教学的教师而言,史料素材来源以教科书为主,教科书中的大量引文、历史地图、人物插图、文物图片等等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密切相关。老师们应立足自己所使用的版本充分挖掘和使用史料素材,再适当地采纳多套版本教材中的材料精华补充使用,因为其他版本的教科书在内容编排、资料的选择上“百花齐放”各有所长,所以中学教师手中掌握其他版本的教科书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的教学资源,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年段的史料选择也可以在充分用好自己手中教科书、其他版本教科书的基础上,再引进历史专业著作、历史专业论文、网络资源、历年高考题以及生活中所遇见的史料进课堂。在选取史料时,应谨慎节录,准确引用,规范呈现,所引述的材料要“言简而意丰”,要考虑课堂时间的安排和使用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懂得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使学生激发强烈的求知愿望和激情,是考量教师教育智慧的一个重要表现。
2.选用史料切勿故弄玄虚。“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2),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现代唯物史观为指导,去伪存真地搜集史料。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中学历史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一味创新,到处收集教材外不适合讲授的历史资料作为授课内容,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虚拟历史情节,实现活跃课堂效果,结果很多学生以为这些虚构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给学生产生了一种历史可以造假的错觉。因此虚拟情节时应当尊重客观事实,否则教学效果好结果不一定好。建议若有大量的真实材料可用,就不必为了效果而去虚构,引起学生兴趣可以有很多方法,不能沉迷于课堂效果的一时热闹而造成更恶劣的后果。另外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必须有不断积累史料的好习惯,努力开发教学资源、做课堂教学的引路人。
3.史料选择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时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所以史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例如:初一年是中学历史学科学习的起始年段,历史知识建构刚刚开始,教师就不能以抽象的史学理论来创设情境,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选材”达到建构知识的效果。高中生史料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运用史料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探究的能力,使教材也由“教本”转变为“学本”。
二、史料引入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史料引入要围绕教学目标。中学教师应注意教学技巧,因为不同的历史史料放在不同的课堂时段讲述,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课堂上要选择什么史料,创设什么情境,取决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共同的三维教学目标(当然,具体要求有所不同)。情境创设是否有效,关键看它能否有效地服务于三维目标。其中,突破“过程与方法”目标居于核心地位。
【案例一】 “知识”目标的突破
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领袖与人民的对话
农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列宁:我了解农民的生活,我热爱他们,我尊敬他们。我请求农民再稍微忍耐一下,我请求他们清醒过来并帮助自己的政权。(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
士兵: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设问:
(1)农民的埋怨针对的是哪一经济政策?
(2)列宁为什么要农民再“稍微忍耐一下”?
(3)以农民为主体的士兵为什么不愿再“忍受”?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该怎么办?
农民、领袖、士兵的对话,构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影响和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政策变化与时代背景密切相结合。
【案例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
在旧课程背景下,学生的“知识建构”主要通过教师的“灌输”完成的;在新课程背景下,首先要求教师运用史料创造一种具有“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完成“知识建构”。
设置问题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设问,才能创设一个互动的环境,然后通过问题的解决,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目标才能具体得到落实。所以老师可以围绕教材中的观点和结论,提出探究性问题,实现“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
案例:(以我区一次“激活课堂”的课例材料为例)
材料一:查理一世巧立名目,征收新关税和赋税,恢复早已终止的税收;还向英国人强行借贷,竟然把拒绝缴纳者关入大牢,把军队驻扎在百姓家中。
材料二:“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这种程度,纳税的总数人之超过货物的价值。
设置问题:
(1)从材料中你们看出了国王的什么做法?
(2)国王的做法损害了哪些人的利益?
(3)针对国王的做法,这部分人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学生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国王做了哪些事进行讨论,明白“国王的种种做法是针对资产阶级阶级”的,并透过这一现象认识到:国王代表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然后再抓住学生的课堂讨论气氛,进一步提出“针对国王的做法,这部分人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学生肯定会想到:希望限制国王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要求自由发展经济等等;最后通过课堂的师生互动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国王代表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从而理解“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一深层次的历史结论。
【案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渗透
案例: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情景:连战祖孙三代。连战的爷爷连横著有《台湾通史》,前人说“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他希望台湾同胞勿忘历史;连横不愿做日本的皇民,不愿其后代做亡国奴,把他的儿子连正东送往大陆,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连战快出生时,他给孙子取名连战,因为他预见到中日两国终将一战,近代以来的“恩怨情仇”才能彻底了断。
学生透过生动真实史料情境,他们莫不为连横先生民族气节所感染。
三、精选史料、创设“节点”、盘“活”史料教学
一堂好的示范课,是要有课堂思维的闪光点的,而课堂闪光点的生成往往来自于教师精心选择史料、创设思维“节点”,例如在什么“节点”设置什么史料,为什么选择这则史料,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等等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盘“活”史料教学。教师设计教学时,不要为了提问而设计的,而要为了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在教方面,不仅需要考虑史料所涉及的答案,更要考虑史料类型和品质;设计问题时设问指向要准确,设问内容要有拓展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学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水平,还要考虑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史料设计出好问题。
我观摩过一节课,教师设计五个情境,每个情境都是以“史料”为载体贯穿课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深入浅出,使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擦出思维的火花,师生互动的气氛浓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使我深受启发,使我悟到了课堂教学如果能精心选择史料、创设好的“节点”,是可以让史料“活”起来的。具体做法是:史料引入要引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中,要引在学生学习的深入点上,引在学生知识的延伸处里。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识别什么是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挖掘史料的价值,从多维视角培养学生观察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下面以“美国南北战争”史料为例进行说明。
材料一:道格拉斯:“让每个州各管各的事而不要干涉他的邻居。我们的共和国可以分成自由州和蓄奴州两部分而永远存在下去。” 林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他停止分裂。”——摘自1858年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
思考:林肯为什么能当选为总统?为什么林肯当选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黑人存废问题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呈现的二则材料,折射了双方代表不同的观点和心态。通过二则材料的直观对比,使学生领会到为什么林肯当选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从而完成了对美国内战难点的巧妙处理。
材料二:南北双方共动员了400万人参战,总计伤亡人数达100余万,其中有62万人死于疆场。双方共耗资250亿美元。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美国南北战争的史实,谈谈美国南北战争给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什么启示?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认识:告诉美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让中国台湾明白:不要轻言独立;提醒中国大陆方面不要轻易放弃“和平统一”。
材料三:“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人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思考: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中“人人生而平等”是否随着美国的南北统一得于实现了?
统一和平等自由是本课的内容中的两个核心点。对于平等,现在的学生可能感触不深,有些老师在备课构思、材料的创设基本上是着力在美国南北统一问题层面上的探究,较少地提升到平等自由高度上;教师最后选择使用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这段材料引发听课师生深思…是啊,是因为黑人不断斗争、争取自由、民权,历史上的废奴运动,肯尼迪的《权法》以及当今天黑人-奥巴马当选总统等等;都是因为他们长期的、不间断地做出种种努力而得来的。
上述三则材料的呈现和设问是培养学生从多维视角观察历史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第三则材料换了另一个角度,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因为 美国南北的统一并不等于美国从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学史使人明智”,运用史料教学是让学生接触最直观的素材,经常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接触史料、阅读和分析史料,会让学生多思、多得、多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相信教师在备课中多一份史料精选和设计,实践中多一点设问技巧和思考,就能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已的“史料教学法”。
参考资料
[1].历史课程标准龚奇柱 2011。10国培讲座教材
[2].史料研习与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刘松柏 2011。10“国培”讲座教材
[3].历史课堂教学要突出教学主线和情境创设 仇世林《中学历史教学》2011.03
[4].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堂•教材•教法(第9期).,2006年
注:①引自历史课程标准
②引自冯一下2011.10“国培”讲座教材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