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控制”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06-20 09:27:41 更新时间:2012-06-20 09:07:40
一、引言
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反映了项目运作和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出来的,同时又用来指导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业主要求的质量,实现最终的产品,使项目取得成功。
工程施工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管理作业计划、施工任务书,就是项目的目标。该目标界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即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那就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这里我们仅讨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三大控制”。
二、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三大控制”
(一)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施工成本控制是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至项目竣工结算完成为止,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在合同已确定的情况下,只能对施工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
施工成本控制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成本的控制方法,可以采用偏差控制法、成本分析表法、进度——成本同步控制法和施工图预算控制法等多种形式。有些不确定性成本,则可以通过加强预测、制定附加计划法和设立风险性成本管理储备金等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的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策划、决策和实现过程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三)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逻辑关系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计划是进度控制的依据,是实现工程项目工期目标的保证。因此进度控制首先要编制一个完备的进度汁划。但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不断变化,需要对进度计划进行不断的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最终实现工期目标。
(四)三大控制之间联系
三大控制之间是互相统一,互相联系不可缺少的一体。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并运用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组织措施对“三大目标”实行有效控制,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三大控制”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一)“三大控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我国工程施工管理起步较晚,管理不完善。在项目实施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实际操作水平还是不很理想,尤其在重大项目中。在一般项目成本的构成中,材料费的比重一般占总成本的70%~80%,通过对工程项目调查发现,在我国有80%以上的项目在施工阶段存在材料浪费,易损构建损耗率高的现象,并且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吃回扣”的行为,致使项目成本超支。
2、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逐年好转,但质量问题依然很突出。几乎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只不过是轻重而已。质量问题在中小建筑工程项目中相对比较严重。由于质量控制不到位,出现了众多的“豆腐渣”工程。因此如何控制施工项目的质量,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进度控制
在项目施工进度控制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明明计划今年准备交付使用的项目往往要等明年才能入住或使用。许多项目在执行时,并没有提前制定严密科学的进度计划,使得项目工期拖延。在项目进展期间,业主经常会提出设计方案的修改,由于甲方在方案审核进度上滞后,而合同中未能详细规定设计方案的审核完成时间,这样不仅带来工作量的增加,并且还会对项目计划、材料采购、制造返工等带来诸多不利。
4、综合方面
许多良好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理念还没有系统的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如绩效考核体系、以人为本的理念等等。此外还有,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自动化办公和网络化程度不是很高。这不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也会导致现场施工信息反馈不畅,给项目成本、进度、质量控制管理带来困难。
另外,从项目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件环境还很落后,忽视了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所有这些造就了项目经理人管理能力不高,使得项目的决策支持力量相当薄弱,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对于出现问题的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采取技术组织措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做到既缩短工期,又不增加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准确地进行经济核算,对施工过程进行适时的控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当然,如果必须要通过增加资源缩短施工工期时,就要进行经济比较,才能决策。一般情况下,缩短工期基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接受新的施工项目,如果经过比较分析,新项目创造的效益将大于老项目增加的成本,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策略;二是业主愿意增加项目投资,加快施工进度。
工期与成本的控制依据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工程项目使用科学先进的控制技术,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得工期目标提前实现,项目提前投入使用,尽早收回投资,提前实现投资效益。这时,工期控制已转化为成本控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见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严格三大控制的管理,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并运用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组织措施对“三大目标”实行有效控制,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切实把三大控制较好的运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来。
成本、质量、工期“三大目标”是对立与统一的。因此,在确定目标值时,不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他目标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做到目标最优化。应当注意的是,工程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功能目标以及施工质量合格是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并力争在此基础上使整个目标系统最优,满足确定目标值的相对满意原则。对于设定的最终目标要使工程达到优质水平,让用户满意、社会满意。为企业在竞争中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
[2] 刘荔娟主编、现代项目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恩茂、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研究、管理观察、2009.(17);
[4] 黎旭东、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8;
[5] 李洪军、钟洪波、浅谈路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汉江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