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草的栽培与繁殖技术
所属栏目: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2-07-16 09:36:21 更新时间:2012-07-16 09:47:20
摘要:随着奇花异草的出现,跳舞草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跳舞草不仅可以绿化庭园,美化和改善环境,而且可以促进人身体健康。最主要是跳舞草具有随着音乐的变化而跳动的奇特功能,让很多人为之好奇。本文就此主要介绍了跳舞草的栽培技术与繁殖技术。
关键词:跳舞草 栽培技术 繁殖
自从云南昆明世博园内展出三株亭亭玉立的小草,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引起了各国游客的极大兴趣,跳舞草一时为许多花卉爱好者认识和购买。由于跳舞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求购者甚多。而在自然条件下种植跳舞草成活率极低,造成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现象。本文详细介绍了跳舞草的栽培技术和繁殖技术,来提高跳舞草的成活率,满足市场上对跳舞草的需求。
1 跳舞草的形态特征
跳舞草是多年生木本豆科植物,它树不像树,似草非草,地植高约100厘米,盆栽高约50厘米左右;茎呈圆柱状,光滑;叶互生,为指状三出复叶,在同一叶柄上,长出三片叶,当温度升高,小叶便左右摆动起来或光线有了差别、变化时整株跳舞草的叶子便垂了下来,全体叶片竖贴于枝干。
2 跳舞原理
它之所以能运动、跳舞,主要是小叶叶柄基部的海绵体组织有光感,每当太阳照射,温度升高,植物体内水分蒸发,海绵体就会膨胀,小叶便左右摆动起来,仿佛在跳舞;当听到音量在35到40分贝的歌声时,海绵体也会收缩,带动小叶片翩翩起舞;当外界气温达20℃以上时开始转动,气温达30℃以上时叶片转动最为活跃、速度最快,似蝴蝶轻舞双翅,纵观全树,百十双叶子竞相争舞,就象蝶群在树丛中翩翩起舞,令人百看不厌。
3 产地分布及用途
跳舞草产福建、广西、云南及台湾等省区,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丘陵山坡或山沟灌丛中。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等也有分布。
据《本草纲目》记载,其鲜叶片泡水洗面,可令皮肤光滑白嫩。产地少数民族姑娘,一般家里都摆上几盆,置于院中,每日里取叶泡水,洗面,以此养颜美容。此外,用其叶片晒干泡酒,可治疗不少因运动不够引起的双肋胀疼、坐骨神经、风湿病等顽疾。跳舞草全株可供药用,有祛痰化瘀之效。
4 跳舞草的栽培技术
跳舞草的生长与自然环境中的各项因素有密切关系,由于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当在自然条件下播种时,应根据跳舞草的习性,确定播种时机。若在室内使用空调或暖气来调节气温,种植将不受季节影响。
4.1 播种时间和温度
跳舞草种子发芽最适合温度为20℃~28℃,常规育苗一般在5~8月播种,改用周年播种可以大大加快繁殖速度。露地种植的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利用室内或现代化设施来控温保湿,则四季均可播种。一般5月底以前播种的植株当年可开花结果,花期9~10月,果期9~11月。
4.2 种子处理
跳舞草种子坚硬,外表有光亮的蜡质,会阻碍水的渗入,在自然条件下需数月才出苗。因此,为达到快速发芽的目的,播种前需用晒热或炒热(38摄氏度内)的干细沙轻轻擦去除种子外表蜡质,或将种子轻轻转磨,使种皮微磨破,以利吸水发芽,再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24~28小时,并多次换水,待种子发胀晾干,即可播种。
4.3 选土
所用土质中性、偏酸、偏碱均可,并要求疏松、肥沃、利水。苗床播种可选用土质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用阔叶树林内的黑土或菜园土作盆土。
4.4 播种方法
播种可根据种子数量及播种条件,采用苗床播种或盆钵播种。
4.4.1 苗床播种
先将盆土用清水淋湿拌匀,播种前将床土挖松、整平、整细,并浇足底水,待水渗透后,将挑选和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入,随后用网筛覆盖1厘米厚的粗沙细土或细煤渣,最后喷水润床,并拱搭薄膜。若温度适宜约经5天左右即可出苗。
4.4.2 盆钵播种
盆钵播种可选用肥沃的菜园土,先将土在太阳下晒2~3天,打碎后淋水拌匀,装入盆钵中,整平土面,用小棍在盆土上按5厘米×5厘米的距离打孔,孔深0.5~1厘米,每孔点1粒种子,最后盖湿沙于土面。气温低或干燥时,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
4.5 种植
种植时,特别注意,在种子的表面最多只能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介质,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1~3倍,将喷水壶调至喷雾状,对其喷洒适量水,用玻璃板或塑料纸盖于花盆口上,以减少水分蒸发 将花盆放在阴处不见光,种子一般在8~10天左右发芽。
4.6出芽
种子发芽后等到芽上的第一对叶子呈对称展开时,请立即拿开覆盖物,并放置于向阳处避免直射,不要过量浇水。当第一对子叶已充分展开,逐步增加直射阳光的光照时间;当第一对真叶长出时,应置于全天直射的阳光下,适当给水;当长出第二对真叶时,只要掌握好温度、水分、跳舞草会茁壮成长。
4.7 施肥
植株生长到以一个多月时,要进行第一次施肥,植株生长到2~3个月时,进行第二次施肥。之后每隔数天可适量喷施0.1%~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随即喷撒清水冲去叶面肥液以免烧伤幼叶,促进小苗的生长。
4.8 移植
待苗长到近一寸时,保留健壮的植株,其余移盆时,不要伤到须根,将苗移出时,让其根系充分展开,覆盖培养介质,轻压,适浇清水肥,并尽量不要溅到叶片,促进成活。待苗高10~15厘米时,带土种植于另一花盆中。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压紧盆土,适当浇水。
5 繁殖技术
5.1 人工授粉
跳舞草自然授粉率仅2%~5%,如果进行人工授粉,则结实率可以提高5倍以上。
5.2 周年播种
跳舞草常规育苗一般在5~8月播种,改用周年播种可以大大加快繁殖速度。一般5月底以前播种的植株当年可开花结果, 7月底以后播种的,次年上半年可开花结果,但比常规播种育苗的,可以提早一个季度获得种子。在室内冬天也可播种。
5.3 种子催芽
催芽时间用40度温水浸泡种子,每天换水一次,浸泡过程中要多次摩动种子,以去除表层蜡质和表层抑制发芽的物质。经过数天浸种,当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发芽率达95%以上。
5.4 扦插繁殖方法
5.4.1 盆栽扦插
扦插繁殖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室内或大棚内冬季也可进行。剪取当年生粗壮枝条为插穗插于细砂盆中,插深为穗长的2/3,插后浇透水。将插盆于阴凉通风处,上盖玻璃板并经常喷水保湿。10天后可生根,再经数天后,去盖停水蹲苗3天,即可上盆定植。
6 管理
注意适时浇水施肥,勤锄杂草,及时排水防治少数蝗虫危害大叶。当苗高25厘米以上,叶柄上长出三片叶时,便可开始观赏,此时生长旺盛,注意遮荫。秋末后0度以下,上部植株落叶干枯,来年春季根部又重新发芽生长。跳舞草的小苗要给予充足的阳光,置于全日照环境下栽植。生长期内每天保持浇水1~2次,以保持盆土的湿润,冬季气温下降,此时应减少浇水,以每星期1次,保持土壤稍湿即可。环境过于干澡,湿度过低会造成叶片边缘枯黄,因此在浇水的同时应向植株四周喷水以增强湿度,让植物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祖棋.世界名花欣赏.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
[2] 宛成刚. 设施园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3] 康亮.园林花卉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宛成刚.花卉栽培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 毛洪玉.园林花卉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