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07 10:50:55 更新时间:2012-08-07 10:57:54
【摘要】 现代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机构服务水平与质量不高地方及缺乏法律法规保护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成果转化率; **机构 ; 对策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an important symbo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go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cess major problems exist : the low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intermediary service level and quality is not high places and the lack of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imed at these questions to propos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the rate of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intermediary;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E8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信息技术革命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入发展共同催生了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是在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服务性机构和服务性活动,其作为科技与经济的交叉点,是科技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促进科技创新与国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科技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类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各类产业主体大量出现,信息、咨询、培训等配套服务机构也日趋完善,但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机构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现行法律法规对行业的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有所启示。
一、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机构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政府统筹规划和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资讯与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所、创业服务中心等形式存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科技风险中心、科技评估机构、专利代理机构等取得了快速发展。从服务性机构的市场独立性角度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性的科技服务机构。以市场主体的身份提供社会化服务,承接公益性服务项目或参与市场化竞争;另一种是非独立性的科技服务机构。主要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属企业内设机构。所有这些机构为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 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 科技与经济的联系超过了历史任一时期, 很多重大科技成果一经突破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是在我国, 每年仍然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沉淀在高校和科研院校中,很多企业却由于缺乏知识和技术,极大地束缚了企业做强做大的步伐。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已成为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取得约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仅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则高达80%。科技成果的最终产业化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的供给、科技**服务机构对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沟通以及企业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缺乏沟通、联系产学研的桥梁与纽带, 使这几种要素的有效互动十分不理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使得或是科技成果缺乏针对性,产业驱动性不明显,或是企业无法获得最新科研成果的信息,最终导致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使科技成果产业化艰难,从而陷入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困境。
2、科技服务**机构整体水平与服务质量不高
我国科技服务**机构大多数是由政府批准,在主办单位利益驱动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准入门槛高、非公有制企业进入难,直接导致了这类科技服务**机构垄断着部分资源配置,部门分割现象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不完善,致使很多科技**服务业机构散、乱、小的特点比较明显,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同时,由于我国科技**服务尚处起步阶段,大部分服务**机构执业资质较低,自身服务水平、能力不够制约了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此外,我国对科技服务人员的认证不规范,忽略了该产业作为高技术、高智力的特殊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既没有进入的执业资格考核制度,也没有不合格主体的退出机制。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保护力度不够
科技服务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但是在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中,国家出台的只有《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等几部法律以及在《合同法》、《民法》中也有部分条款涉及到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业,但至今尚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来全面规范科技服务机构的各项行为及权利义务,致使在许多方面出现法律真空、无章可循的现象。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行业行为不规范,导致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纠纷难以及时、妥善地解决,大降低了科技服务业的行业效率。
三、解决科技服务业发展中主要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可持续操作的建设性对策。
1、要迅速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必须加速推进科技服务业向“产学研金政”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只有把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基础研究优势与企业的市场需求和信息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合力,产品才具有自己的市场优势。同时要鼓励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探索多种合作与联合的模式,积极支持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采取投资控股、参股等形式与科研单位共同建设研究开发机构,为企业,尤其为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这样一来,需求与研发之间的沟通可以畅通无阻,节省了转化流程和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成果的转化率。
2、科技服务业的系统建设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体系。同时,科技服务**机构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特别是业务建设。 没有过硬的业务服务能力就没有相对的市场,打实科技服务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才能使**机构真正发挥科技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媒介作用。此外,要注重培育专业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加快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激励、考核、选拔机制,制定科技服务人员待遇方面的倾斜政策,增强行业的吸引力,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科技服务业,从而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促进整个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3、细心研究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法律法规问题,制定科学、配套的法律法规,健全科技服务业的立法工作,营造有利于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为此我国应该努力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促进科技**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为科技**机构构筑一个完善、精确、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体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规范行业行为、保障**机构的合法权益,长远地规范、促进科技**服务机构的成长、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我国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王树文、钟巧玲 《当代经济》 2010 年1 月(下)
2、《我国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及政府政策创新》 王树文、杨龙塾 《集体经济》 2009年11月
3、《我国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思考》 杨集政 《科技与对策》2003年4月
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现状、根源与对策》 敬志伟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5月
5、《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高子涵,吕华侨,李娟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9期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