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安全运行问题的探讨与对策分析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09 10:12:08 更新时间:2012-08-09 10:16:07
摘 要: 电网既是电力市场的载体.又是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设施。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电力客户在保证电网安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担负着重大责任。本文从电网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立和完善电网安全运行及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电网事故; 电网安全;保障措施
0 引言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的设备不断投入到系统当中,使系统变得日益复杂。而且,电力市场的出现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环境下,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和配电是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的,运行方式的安排比较简单,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容易得到保证。而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交易复杂多变,电力运营既要保证公平竞争、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要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这就给电力系统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
1电网运行的安全存在的事故分析
1. 1、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电网运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责任心不强, 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不清楚, 没有意识到所工作的危险性, 现场工作存在侥幸心理, 标准化作业意识不强, 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防范事故意识欠缺, 自我保护能力差, 人员责任事故屡禁不止, 保护人员培训工作仍需加强。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小富即安, 在工作中缺乏继续学习的劲头。仅有的技术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长此下去必将被工作所淘汰。
1. 2 工程设计缺陷
随着电网的发展, 上下级电网运行的配合日趋复杂。设计人员缺乏现场经验, 对工程细节把握不足, 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形成了电网安全运行环节的薄弱点。
1. 3 继电保护设备因素
部分微机保护厂家产品质量不高, 抗干扰能力差, 硬件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 软件编程存在致命缺陷, 装置经较长时间运行后元器件老化性能严重不稳定, 装置性能发生变化后故障自诊断能力差, 不能及时报警以便有效处理, 存在保护误动或拒动的安全隐患, 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极大威胁。
1. 4 施工及验收
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 工程细节不完善, 监管部门得过且过。设备的交接验收和系统调试是确保设备质量的最后关键一环, 对确保设备运行安全非常关键。近年来, 电力工程建设周期缩短, 留给运行方进行交接验收的时间被不断压缩, 交接验收管理不细, 验收标准化程度不够, 方案不细, 项目不全, 过程把关不严格, 没有做到按照工艺标准和要求全面核查设备, 造成一些隐藏的缺陷没有及时消除,设备运行后, 随着设备的运行不断发展直至酿成事故或造成设备故障。
1. 5 生产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严重不到位
电网运行管理手段落后, 监管不到位。检查时往往上下通气, 走形式, 走过场, 不能真正发现安全隐患。基层主管为了政绩, 缓报、瞒报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多数运行单位的技术监督仍然停留在按周期开展的一般性预防性试验工作上, 缺少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特殊方式、重点设备和重点时段的针对性的检测试验。继电保护设备的周期校验或和设备停电时进行试验传动仍然存在项目不全, 传动不细的问题。
2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措施
2.1针对气候等环境因素所引发的事故采取的预防措施
2.1.1针对电网所处的地理环境, 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和预防措施。对于有可能造成电网大面积瘫痪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应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方案。
2.1.2加强电网巡视和维护。应针对不同的天气、季节等特点,每月制定巡视计划,落实责任人,确保巡视到位。如得知强降雨、雷电天气信息后,电网运行人员要注意监盘,关注仪表变化,消谐器动作及接地掉牌情况。在冰雪天气时,加强巡视线路,并对有结冰的线路进行停电破冰。相关变电站也要认真检查设备有无严重电晕和放电闪络现象,雪天检查线卡、触头有无落雪立即融化或蒸发冒气现象,导电部分有无冰柱。
2.1.3电网实施防雷措施。输电线路中要架设避雷线,遮住输电线路,使雷只落在避雷线上,并通过杆塔上的金属部分和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使雷电流导入大地;其次,要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和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最后,要安装自动重合闸,消除瞬时性故障,减少雷击跳后停电的现象,确保持续供电。
3运行管理方面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3.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操作人员、监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切实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包括防误装置)的现场布置、系统联系、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两票”的有关规定,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切实加强领导,按照“严、细、实”的要求抓好“防误”工作,提高认识,保证投入,加大对防误装置研究开发的投入,把“防误”工作作为当前的安全监督重点,提高“五防装置”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实现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
3.2对发现有缺陷的设备做到及时消缺。应设专人对在巡查中发现的缺陷或隐患进行分析归类,并按照先急后缓、是否需要停电等原则制订计划,落实消缺工作。为了充分调动巡检人员的
积极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电网管理办法和奖惩规定。随着管理工作的微机化,应编制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以便实现对巡视、消缺等工作流程的闭环管理,对缺陷进行刷新纪录和汇总分析,同时实现责任考核等功能。
4 针对电网内在因素所引发的事故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4.1建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和维护检修制度。对于某些电气设备,应建立专人管理的责任制度。开关设备、临时线路、临时设备等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每年进行一次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以保证其电气性能、绝缘性能良好,以及各种保护装置能可靠动作。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停电大检修,以保证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各个部件得到检查和维修。
4.2加强输电线路日常维护工作。从电网实际出发,实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输电线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定期清扫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的绝缘子和绝缘套管等;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的管理与检修,如增加巡视站,巡线员在巡视高压输电线路时仔细观察电力线路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拉线位置,钢线卡螺栓的松紧,拉线的检查,导线绝缘子的完好程度,线路通道内树木的生长高度等,这样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尽量避免电能在输电网中的损耗,加强电网的维护工作。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供电的需求和电网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客观分析自身电网运行管理现状,准确掌握区域电网存在的隐患和不足,从而有重点、有计划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全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满足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肖寒.电网规划及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2]何志雨.提升运行人员技能 全面保障电网安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