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要点研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13 09:09:13 更新时间:2012-08-13 09:29:12
摘要: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以及房地产的火热兴起,建筑工程管理的压力变得空前的大,既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又要极尽可能地缩短工期,既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又要尽可能地节约建筑资金。而且,工程承包商、工程监理单位等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于是科学地对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就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对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优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and real estate 's fervent 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pressure becomes all-time great, both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but also the tightest possible to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both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but also as far as possible to save the building fund. In this paper, several different angles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timizes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前言:建筑工程是一项多工种、多任务、多工序交叉的系统工程,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反之,倘若企业仅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实力,而管理工作薄弱, 制度不健全, 那么仍旧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境地。所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是必须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一、全面了解工程概况
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工程情况,盲目工作,等于赤手空拳去打仗。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
那么怎样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呢?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这样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二、落实施工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建筑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建筑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都要追究责任,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
三、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
首先是设备购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①必须按设计的选型购置设备;② 设备购置应向质量管理人员申报,经审核后方能订货;⑧优选订货厂家;④签订订货合同;⑤ 设备制造质量的控制;⑥购置的设备在运输中,必须采取有效包装和固定措施,防止碰撞损伤;⑦加强设备的贮存、保管,避免配件、备件的遗失,设备遭受污染、锈蚀和控制系统的失灵。其次是设备进场时的质量控制:要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的清单逐一检查验收,关键性大型设备,一切随机的原始资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设备的安装要符合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每一项、每一部分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这是确保配套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四、实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认识质量管理,通过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建筑材料控制、施工人员控制、施工设备控制、施工记录控制等多方面管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材料,通过材料进场验收、使用前复核、采购具有相关资质企业产品等方式,保障施工用建筑材料的质量,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打下基础。施工过程人员的技术、工人的操作都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人员管理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施工设备管理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通过选用适合工程的设备以及严格的设备操作,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建筑工程施工用混凝土为例,要根据工程量以及施工过程中每天用量进行合理的设备选用。并根据要求严格保障混凝土混合时间,保障工程用料的质量。
五、抓好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六、保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施工必须安全,安全为了施工,只有确保了安全,工程施工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针对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置专职安全员日13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七、做好施工项目的验收管理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工程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八、 加强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①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②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和班组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③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核算。
④目标管理原则
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
参考文献:
【1】熊利华.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科技与生活,?2010年4期.
【2】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0(16).
【3】李化中,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与工程,2010(17)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