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的事前控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17 08:47:58 更新时间:2012-08-17 08:39:57
摘 要:监理工程师需要完成监理工作,风险对策,关键树立超前意识,做好事前控制、组织协调、主动控制三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超前意识;事前控制、组织协调,主动控制
随着建筑行业快速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结构类型也越来越复杂;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也越来越广泛;很多工程项目超前规组织施工,工期紧、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施工队伍的管理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但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单件性”等特点,使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存在很多风险。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树立事前主动控制的意识,拿出超常规的做法,要求高度的预见性,进行全面周到的科学分析,把足够的精力重点放在超前“预控”上,首先要考虑影响工程中很多因素,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员素质、工程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操作、施工方案)方法、工程环境条件。做到前馈控制,避免被动,防患于未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超前思维、超前意识,用在监理上就是“超前预控”。本人认为,要搞好监理工作,做到热情服务、严格监理,需从事前意识、组织协调、主动控制三个方面下功夫。
监理事前意识的谋划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只有做到善学才能做到多谋,才能提前意识到工程施工风险的不确定性。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项目都有其固有的特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而客观存在的规律是需要摸索的,靠的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监理工程师在接受工程项目监理任务后,首先要尽可能的收集项目建设的有关信息,认真的分析这些信息,了解工程的建设特点,在脑海里建立一个工程的基本模型。有了这个模型,工程的重点才能突出,立体交叉作业才能心中有数,施工的先后顺序才能合理安排。通过网络计划的排定,找出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线路,在关键线路上对施工工序逐一提出前提条件,初步议定解决这些条件的实施预案。对于变电所施工建设项目中,主要有主控楼、构架、支架三个关键节点构成关键线路,其非关键线路项目也非常重要,比如室外事故油池基础要其他基础都低,应该先做深基础等。只有全面了解施工顺序的流程,才能抓住工程施工的主要矛盾,才能分清主次。在工程组织思路清晰的情况下,编制监理规划。监理规划是项目监理部开展项目监理的指导文件,同时也是体现监理公司监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文件。建设单位通过监理规划全面了解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分工、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措施、工作程序程序、工作制度、监理资源投入和管理等内容。一个内容全面、针对性的监理规划能够让建设方对监理工作能力充满信心,并直接影响业主对监理方的信任程度。监理规划的编制是工程事前意识的阶段性成果,能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也是监理主管机构对监理单位监督管理的依据;也是业主确定监理单位履行合同的主要依据。
组织协调是指系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实现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一致性。工程建设监理目标的实现,需要监理工程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监理程序的有效执行,此外,还要求监理工程师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组织协调,使影响监理目标实现的各方主体有机配合,使监理工作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地方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方面的利益,涉及到人、机、物、料、环等因素的配合。因此,协调工作能在工程建设中起到重要的整合、协调、润滑剂作用。监理要想在工程建设中履行好自身职责,只能通过协调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虽然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程监理制,但建设市场依然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如“三边”工程对工程质量的危害较大,因为要赶工期,部分建设方无奈采取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形式进行工程建设;其次就是低价中标,层层转包或非法分包现象仍然存在,协调层面增多。有的承包人为了取得工程项目,往往不顾一切的压低标价,最终造成低价中标的事实。有的虽然不属于低价中标,却因层层转包、非法分包,层层剥皮,真正干活的队伍为获得所剩无几的利润,投入的管理力量不够,自检体系和质量体系不落实,由监理工程师去充当“质检员”,造成依赖性;因此,如何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这是一个摆在每个监理工作者面前的课题,也是项目总监和监理工程师必须通过的关口。在这种形式下,监理要按期完成监理任务,主动的组织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监理工作要尽可能的采取主动、事前、事中协调,尽量的避免事后补救的控制方法。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超前意识,对某种工艺等应有预见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建设方、设计方、承包人引起重视,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扼制在萌芽状态,尽量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比如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协调,规模较大的工程参与的设计单位多,对于设计界面的划分、设计标准的统一、交图时间、设计遗漏、图纸差错、现场服务等问题,通过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对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等会有良好的效果。同样,在设备、原材料的订购方面也要有超前的协调意识,监理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建设单位的资金安排、工程建设进度等方面的情况协助建设单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合理的安排,使设备到货与工程进度之间紧密衔接起来,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状态的预控,它可以解决传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影响,尽量大可能避免偏差已经成为现实的被动局面,降低偏差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使目标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监理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是随着施工阶段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施工阶段控制的重点内容和方式都不一样。因此,要求监理工程师在项目“三控制”上要有超前意识,提前预见每个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将预防方案和措施考虑在前,避免和限制一切不利因数发生的可能性。首先,在施工承包单位进行正式开工之前,监理工程师要检查承包方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对施工资质、人员资质、施工测量器具等进行全面审核,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方法等进行认真审查。审查其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体系管理是否健全;审核施工单位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名单是否符合投标的承诺、是否满足工程建设质量等级要求;主要施工组织技术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如何;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质量通病的防治反面有无相应的预防及质量保证措施;其主要的项目施工方法是否可行、适用、经济合理等。其二,参与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及监理组织的图纸会审工作。在施工前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事先消除图纸中的质量隐患。特别是对发生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的地方必须加以重视,对图纸会审纪要中的内容,最好提前标注在图纸上,避免发生遗漏。第三,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施工承包单位要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试验,经监理方审查确认后,方可签署验收文件等。
总之,要做好监理工作,首先事前控制工作要做好,最终做到既要维护业主权利,也不能损害承包单位利益。监理工程师要尽可能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当然,事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有着密切关系。学习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针对建设工程风险对策,事前选择是否要采取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做到遇事能够分析发生的原因,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能够防止事态的扩大。监理工程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尽职尽责,即帮助承包人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合同内工程内容,又使业主信任和满意,这样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履行好监理合同。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