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21 11:32:17 更新时间:2012-08-21 11:38:16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民用建筑大量兴建,客观形势要求对房屋建筑施工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质量监理。本文从针对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对出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质量控制的途径。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质量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做好质量控制,就需要管理部门从各个阶段抓好关键环节。 当然,也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1房建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
房屋建设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 , 它具有非常广的涉及面,同时又具有以下特点。
1.1影响因素多。房建工程质量受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机械、材料设计等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气象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另外投资成本、 建设周期和管理制度等因素都会对施工项目产生直接的影响。
1.2易产生质量变异。工程施工项目不像产品生产那样,有着固定的流水线以及稳定的生产环境,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偶然性因素。比如,材料性能的变化、机械性能的磨损等都会造成而质量的变异。此外,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机械故障等都会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做好工程的质量控制,防止质量变异。
1.3质量检查不可逆性。房建工程施工项目完成之后,不能像其他的产品那样,通过拆卸和解体的方式来更换其中的零件,同时,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也不能像其它产品那样进行“包换”。
1.4 质量监控有一定的限制性。房建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会受到资金和进度很大的制约,一般地,如果投资大并且进度慢,质量就会好,反之质量就会差。因此,在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当正确的处理投资、质量和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出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施工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建筑施工涉及到众多方面,造成质量通病的原因很多。要想在施工过程中杜绝质量通病的产生,必须在充分调查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从而为克服质量问题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下面分析一下日常的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几种质量问题,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2.1 混凝土干缩裂缝
造成干缩裂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混凝土成型后,受到风吹日晒,加快了其表面水分蒸发,由于养护不良,外部发生了较大的体积收缩。此外,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变化不大,只有小幅度的收缩,因此,混凝土表面虽然收缩变形,但内部比较稳定,出现拉应力,造成了混凝土表面出现了开裂情况。2)用以配制混凝土的粉砂含泥量较多。3)长期露天堆放混凝土构件,造成了经常性的表面湿度剧烈变化。4)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振捣过度,水泥表面形成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2.2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露筋、蜂窝、麻面混凝土除了发挥着抗压的作用,还具有保护钢筋的任务。一旦混凝土发生了露筋、蜂窝、麻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会逐渐地侵入到混凝土内部,对钢筋进行腐蚀,大大地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减弱混凝土的抗渗等性能。如果钢筋发生了腐蚀,体积膨胀,外层的混凝土会逐渐地剥落,减少混凝土和钢筋的有效面,由此对结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留下质量隐患.混凝土产生露筋、蜂窝、麻面的原因主要是: 1)模板拼缝不严、 厚薄不均,支撑不符合要求或变形,在浇灌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润湿模版,浇筑混凝土时,漏振或振捣太久,振捣不均匀。2)可能是拆模侧面太早,没有让混凝土成形,达到一定的强度。3)可能是钢筋位置不正确或者保护钢筋的混凝土厚度不合格。
2.3 墙面抹灰裂缝、空鼓造成墙面抹灰裂缝、空鼓和起麻点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未清理干净基层;抹灰前未浇水湿润;抹面层时底灰未干到一定程度;干缩率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没有结实的固定;配制原材料和砂浆质量不好,没有充分的熟化石灰膏等。
2.4 屋面渗漏屋面漏水和渗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钢筋混凝土刚性和卷材防水屋面,都很容易出现这些问题。混凝土刚性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基层清理不干净;结构变形;油膏嵌缝不严密;分格缝设置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防水层较薄;施工振捣不密实;施工前期干燥脱水,施工完成后缺乏必要的养护;不合理的女儿墙、山墙等局部构造;施工处理不当等。卷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没有干净地处理好基层;找平层不干燥、不平;涂刷不均匀;接头、压边不严密;局部构造不合理以及温差过大等,最终导致了沥青老化,逐渐的开裂,一直到最后的漏水和渗水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途径
3.1施工前质量控制以预防为主
正式施工前质量控制先要清楚施工单位的技术资质,检查工程开工前的准备情况,具备开工条件由监理人员签证认可后才可开工,对工程所需原材料、 构配件的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并在抽检送检原材料时需一方见证取样,清除了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隐患,联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对个别关键和施工较难部位共同协商解决。
3.2施工中质量控制以坚持标准为原则
3.2.1对工程施工进行预检复核,防止发生差错或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对建筑工程位置检查其方位桩和标准轴线;基础工程地基开挖后要认真鉴定地基土的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电气工程检查变电、 配电位置、 高低压进出口方向、 电缆沟和电缆支架的位置、 标高、 送电方向,排水工程检查供水管道的规格、 位置、 标高及供水方向,检查整个场地综合排水和污水处理情况。
3.2.2施工操作质量的现场巡视检查。对不按规程、 违章作业、 偷工减料等不符合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施工操作行为,监理人员应当场及时纠正,消除隐患,情况严重或屡犯不改的可按合同行使质量监督权下达停工令,或在每月的结件证书上有权行使结件结算扣除,并责令其整顿好后才能复工。
3.2.3工序质量交接检查。对主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施工单位生产班组完成自检、 互检的基础上,还要求监理人员进行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前道工序质量经检查签证认可后方能移交下道工序,一环扣一环,使影响每道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都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每道工序质量。
3.2.4对施工成品的质量保护要经常进行巡视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有些分项工程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正在施工,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对已施工完的成品要采取妥善措施加以保护,避免造成损伤而影响质量
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好的工程质量才会树立良好的信誉。只有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个环节,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谢红霞.论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2006,7.
[2]裴国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 (19):232~233
[ 3]林旭东. 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 科学之友,2010 (2)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