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所属栏目:公路工程类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23 09:14:12 更新时间:2012-08-23 09:02:11
摘 要:农村公路建设既是一项民心工程,又是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更是一项技术工程。笔者在论述农村公路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意义;解决对策
1 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
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交通渠道,是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真正实现现代农村经济“物畅其流”的目的,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宽、事关“三农”问题解决,并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须慎之又慎,要坚持“政府主导、交通牵头、上下协调、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方针,加强领导,各方动手,群策群力。
2 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乡镇的工作任务重,农村公路建设由于难度大、问题多而很难列入乡镇的重要工作日程;
2.2质量监管缺失,道路技术等级低、安全设施缺乏、路况差;
2.3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大,严重匮乏;
2.4对农民群众自发修路的指导不够,农民的建设热情难以得到充分引导、激发,自发修的路不能发挥最好效益;
2.5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养护机制离规范化管理还有一定距离。
3 解决对策
3.1因地制宜,修实用之路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的原则,把效益摆在首位,优先发展“经济路”、“出口路”,解决农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量大小,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公路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而造成的资金浪费。
3.1.1设定合适的修建标准。农村公路不在宽而在适用,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单位一定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地形地质特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科学选用技术指标。县道和乡道一般应按等级公路标准建设,村道的标准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路面可以是沥青路、水泥路,也可以采用块石路、弹石路、砖石路等多种硬化路面结构型式。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就地取材、易于控制施工质量,利于后期养护的路面结构。
3.1.2高度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此外,要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把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加强环保放在重要位置,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尽量利用旧路,做到最小限度地占用耕地、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是惠及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民心工程”就成了“伤心工程”。对施工的全过程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3.2.1建立健全公路建设市场准入机制,严把工、料、机、站(场)四个重要关口,全面加强施工管理;对中标后进场的施工队伍的各项资质进行严格复核,严格执行招投标文件中的强制履约标准和承诺,不合格的人员、机械设备及材料,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
3.2.2监理单位要履职尽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监理程序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
3.2.3质监站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能,强化责任意识,把好安全质量监督关,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质监人员自身业务水平;要坚持施工单位自检、乡镇政府复检、县交通部门抽检的质量监管体制,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责任制,做到分层管理,逐级负责。
3.2.4严把监督关。严把廉政关。该县建立健全廉政制度,积极开展廉政宣传和警示教育,设立廉政告示牌,公布举报电话,并与各施工单位签订廉政合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各界的检查监督,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3.3多方筹措资金
3.3.1各地方政府要完善农村公路筹资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大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筹资、企业赞助、个人捐资等方式,切实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3.3.2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对中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用到项目,防止中间截留、挤占和挪用。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设资金应当足额、按时到位,不得留有资金缺口,并按照工程进度分期支付,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征地拆迁款;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进行公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3.4探索养护管理新机制
3.4.1“三分建,七分养”,这是公路养护的重要经验。对农村公路来讲,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尽快研究制定落实国办文件的具体意见,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养护责任,健全养护机制,稳定养护资金来源,特别是要落实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的投入。
3.4.2发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中三股力量的作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是人民政府,这是改革的关键力量,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公路管理局作为行业监管部门,必须履行相应职责,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指导;各级交通部门既有监管的职能,又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一线,最了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是加快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主力军。从目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来看,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必须要在党委、政府和交通厅的指导下,整合三股力量,特别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改革工作。
3.4.3建立一支养护管理专业队伍,负责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路政、路产维护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并对管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迅速地掌握乡村公路养护内容、措施、质量等基本知识,以尽快适应乡村公路养护工作需要,从而提升养护人员管养水平。
3.5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乡村道路的最大受益者,也是乡村道路的建管主体。要把修路的‘三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怎样修路,修怎样的路由群众说了算。通辽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修建农村道路过程中,他们有效实行以奖带投,以奖带补等激励手段,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把乡村公路建设交给群众讨论、决策,使农民群众真正理解到自己是公路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公路建设,人人关心支持公路建设的氛围。同时,当地政府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写亲情信,打亲情电话等途径,各地动员在外工作的干部、老板等回报家乡捐资修路。人民群众从公路建设中获取得了极大的实惠,对加快公路发展有着强烈的愿望,人民群众身上蕴藏着发展交通的巨大热情,因此各级政府要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按照“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农村公路建设。
参考文献:
[1] 贾海艳,陶颖.关于农村公路建设问题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 吕海澜.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南公路工程,2004(1).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