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2-09-11 11:46:12 更新时间:2012-09-11 11:47:11
摘要:目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衰退而面临经济滑坡、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活动和空间结构是城市构成的重要载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机制,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意义重大。石嘴山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逐步枯竭,石嘴山市目前正面临着因煤而困的局面。尽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是石嘴山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的关键,也是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本文就石嘴山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了初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同处于转型时期或即将面临转型的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起到示范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优化;资源型城市;石嘴山
1.引言
资源型城市(Resource-based City)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一般指依托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并以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具有专业性职能的城市,相近的概念有矿业 (Mining City)、工矿城市Industrial and Mining City)等。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方式增长最显著的城市类型,面对资源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过度依赖资源的产业结构将难以为继。如果不及时进行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将会严重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健康运行。城市产业结构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城市化的演进和城市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用地不断出现新的类型和新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石嘴山市是一座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逐步枯竭,国家布局的矿井相继闭坑,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市目前正面临着因煤而困的局面。2008年,石嘴山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07年12月,石嘴山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09年石嘴山市被列为自治区级统筹城乡试点城市。目前,石嘴山市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调整时期。因此,研究石嘴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关系,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而且对于其他资源型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
2.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联系
2.1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人口由农业类型向工业及后工业类型的转化,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也是城市物质形态演变的主要原因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
2.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在城市内部的表达方式,即在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的描述。它在内涵上是指城市经济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是根据城市经济结构所形成的地域表现。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和演变不仅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基础和文化传统,更取决于城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人们管理城市的能力。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可以影响城市内部各经济要素的集散、配置效应,并且关系到城市能取得多大的外部集聚经济效益和产生多大的吸引力与辐射力。因此,构筑和完善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
2.3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内在联系
2.3.1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空间载体
城市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的调整发展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土地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发展资本,其本质也就是空间资源。土地资源是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约束条件,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应该同其他要素一起优化结构和布局。
2.3.2产业结构调整时空间结构优化的动力
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产业布局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之一。土地利用是联系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本纽带。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用地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用地不断出现新的类型和新的需求,产业的发展演进将引起运输条件、技术手段、土地市场和住宅建设等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对各类产业用地都产生明显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它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从根本上对包括城市用地结构、市域城镇体系和区域城市群体在内的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3.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逐步枯竭,国家布局的矿井相继闭坑,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市目前正面临着因煤而困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3.1大型矿井相继破产闭坑,资源濒临枯竭
经过50年开采,累计为国家经济建设输出原煤近5亿吨,已建成矿区煤炭资源日益枯竭,2000年以后,国家先后批准了原石炭井矿务局一矿、三矿、四矿、石嘴山矿务局一矿、三矿破产闭井,现已全面停产。全市煤炭生产能力由高峰时期的近1500万吨下降至2008年的不足600万吨。
3.2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较大
随着矿区煤炭资源逐年枯竭,煤矿及相关企业的停产、半停产和倒闭破产,石嘴山有3万多煤炭职工下岗或转岗,涉及煤炭职工及家属10.7万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不能就业,滞留社会,成为影响石嘴山地区社会治安的巨大“隐患”,给石嘴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群访群聚事件呈明显上升态势,对全市的社会稳定构成巨大的威胁。
3.3煤炭生产矿区塌陷严重,居民生活得不到保证
石嘴山市正规采煤已达50多年,目前已形成沉陷区面积41.35平方公里,涉及住户30359户,占城市总户数的20%;人口10.2万人,占城市人口的24.2%;住房面积219.8万平方米,占城市住房总面积的26.5%;受损供水管路126.48公里,占总供水管路的29.4%;公路89.78公里,占总公路里程的29.9%。
3.4企业办社会遗留的历史包袱沉重
由于早期城市建设随资源开采企业布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石嘴山市的城市布局过于分散,在矿产企业建设的同时,也办起了一个个小社会,学校、医院、城市管理、公安警察机构等一系列社会服务性机构。随着大型矿井的相继闭坑,企业所办社会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极大地增加了财政的压力,财政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强。除此之外,历史形成的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点多面广,战线过长,由于投资不足,欠帐太多,难以补还。
4.石嘴山市经济转型中的产业发展方向选择
在产业转型方面,石嘴山应把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作为转型的根本,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精心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接续产业,坚持传统产业与接续产业的有机统一。
4.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升现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借鉴新的技术成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石嘴山市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加大现有传统产业的整合力度。以园区为单位,按照产业类同,规模相当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大整合现有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努力形成互补式经济结构,逐步培育形成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分工明确、布局结构合理、园区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依法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环境污染大、资源浪费严重的小焦化、小炼铁、小水泥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依法关停,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4.2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特色经济是以区域发展比较优势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在很长一段时期中,仍然脱离不了对原有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石嘴山市的优势资源就是煤炭,面对主导的煤产业,还必须着力扩展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增值,通过存量重组和增量调整,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特色化。实施产业链扩展模式:①注意扩展产业与优势资源的相关性,要在已有优势产业的延伸上多下功夫,使之深化后的产业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②力求扩展产业的高级化准则,即要求深加工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需求弹性。③注意产业链剩余资源的再利用。
4.3培植新兴产业
新型产业植入模式对产业的选择要遵循2个基本原则:(1)产业的高级化准则。主要是要求所植入的新型产业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能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从而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至于很快被产业发展及技术革命的发展淘汰。(2)产业的辐射准则。主要是要求所植入的新型产业能真正起到城市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并具有对前向、后向及辅助等产业链的辐射扩散功能,从而能带动整个城市区域产业的发展。同时,要有步骤地关、停原有不适合发展的资源开发产业企业,通过“裂变式”的产业替代达到最终的城市产业转轨的目标。
4.4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实施电厂脱硫、热电联产、中水回用、废水回收利用等重点减排工程。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城市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标准。
4.5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为第三产业份额低,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资源枯竭型型城市转型一定要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石嘴山市人口总量少,拥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历史和人文景观等条件。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加快工矿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统筹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休闲旅游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将石嘴山建成西部地区度假旅游休闲的重要目的地。
5.石嘴山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5.1人口的集中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在保持资源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策略,增强城市的综合经济功能,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其中资源—加工型产业、第三产业是近期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地域上的聚集,产业多元化必然要带来资源型城市地域增长极的发展。大武口区为石嘴山市的中心区,也是石嘴山市的着重建设区,其建设的重点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及设施和高科技产业,将成为市域各城镇依托的核心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应逐步的扩大大武口城区规模,实施人口、产业向其集聚的战略,以形成一定的集聚优势和规模优势。
5.2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心城区凝聚力
在各种城市基础设施中,直接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有供排水、电力、道路、交通、邮电等系统。由于矿业城市用地分散,因此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以减少城市空间分散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城市文教卫生等公共建筑,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另一项标准,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风貌与精神。因此合理的规划与引导城市公共市政设施的建设,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5.3治理矿业公害,构筑绿色开敞空间
石嘴山市由于煤炭开采而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给城市用地、生态和景观带来了严重影响,故而对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成为石嘴山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这种地区的改造方式比较多,多数都是作为一种地层风貌的展示区域,不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考虑。首先要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全方位生态恢复;其次是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人工改造;最后对市区外围进行生态环境整体恢复。同时可在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建设完成后进行低密度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地层塌陷形成的地形变化,在不同高差种植花木,开辟行人步道,并在局部地基承载力较好地方引入水体,设计滨水空间,形成富有活力的生态区域,对城市景观气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5.4依托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群(带)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依托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凭借城市优势和特色,实现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的顺利更替,加快主导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及时制定产业布局规划,引导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带动区域结构调整。
第一产布局促进产业连片化分布,实现基地化建设。同时,注重培育特色农业乡镇,实现乡镇农业产品优势突出,逐步发展壮大区域产业优化布局。在石嘴山市逐步形成河套平原重要的粮食生产、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经济林、制种产业发展带,形成粮食、枸杞、设施农业、牧草、花木五大发展提升区,在五带五区的基础上,构建石嘴山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整体上形成点(基地)、线(产业发展带)、片(产业发展区)整体分布的大格局。
第二产业空间布局上实现“四大园区”工业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向四大园区适度集中,扩大发展规模,优化产业布局。石嘴山经济开发区依托大武口区明显的区位优势,主要发展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光伏产业等;陆港经济区以发展电力等新能源开发、新材料加工,改善传统工业构成,突出内陆口岸,货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物流信息服务以及综合商贸等诸多功能;宁夏精细化工基地以精细化工产业、陶瓷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平罗工业园区依托于较好的发展基础条件,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业与物流产业。其中。旅游发展方面,构建以“一心一带三线”旅游空间格局,着力打造以大武口区为中心,以黄河动脉为锦带,完善南北向 “西线山、中线湖、东线河”连通市内外的三条旅游热线,提升东西向石中高速市域旅游线路,构筑以旅游景区为主,其他生态保护区和景点相辅相成的旅游资源体系。物流发展方面,进一步提升宁夏陆港经济区在周边四省中的物流发展优势,以惠农陆路口岸为核心,建成崇岗镇煤炭物流园、石嘴山农贸物流中心和陆港工业物流中心,完善周边的公路、铁路网络,建立面向惠农区与周边八大工业园区,同时辐射宁、蒙、陕、甘四省各重点城市。
6.小结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而且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资源型城市都将先后进入产业结构转型期,随之而来,它们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通过积极的规划引导,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良好的空间支撑,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景海.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经济,2006,03-0086-06:86-106.
[2] 王磊.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武汉市为例[J]. 城市规划汇刊,2001(3):55-58.
[3] 江曼琦.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1.
[4] 赵仁康、许正宁. 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产业动力机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46-150.
[5] 刘云刚. 大庆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5):26-29.
[6] 尚正永、白永平. 淮安市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构想[J].生产力研究,2004 (5):112-114.
[7] 李荣、王兴平. 煤矿城市安徽淮南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考[J].规划师,2005.21(10):96-98.
[8] 朱玉明.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