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钢琴曲的演奏风格
所属栏目: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2-09-24 10:47:29 更新时间:2012-09-24 10:26:28
钢琴是欧洲近代史上器乐发展中最重要的乐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日益繁荣,中国人们逐渐接受了钢琴这件乐器,并且十分喜爱它。随着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从本世纪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间几经曲折,历经沧桑。一批又一批的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献身艺术事业的作曲家、钢琴家在不断的探索与不懈的努力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中国民族风格钢琴曲。
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深层意义上讲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对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提炼须以中国传统乐曲的钢琴化改编为实践基础,在传统乐曲的钢琴改编实践中,为了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作曲家们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系列表现手法,如中国化和声、织体等,这些技法是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具体表现,“中国风格”是对这些技法的概括和综合提炼。因此可以说没有对传统乐曲的钢琴化改编,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就难以形成。
中国钢琴曲的演奏风格大致由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而定,本文主要阐述以下几种中国钢琴曲的演奏风格。
一、有民间音乐的钢琴曲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受到地理、历史、审美、风俗等多方面的影响。根据汉族民歌分风格改编的钢琴曲,多以这类民歌为素材,将单声旋律改编为多声织体,利用音区、音型、和声的不同变化来达成新的音响效果,使民间旋律产生了新的色彩,其发展手法多以装饰变奏为主。
如汪立三的《兰花花》。《兰花花》原是陕北民歌,钢琴曲以民歌为主题,在比较短小的结构内,形成了叙事性,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对比,乐曲的主题音调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广板。音乐的主题能够立刻把听众带到陕北高原,那么辽远,那么迷人,也会想到兰花花是那么纯朴,美丽。乐曲用变奏手法展开,通过织体的改变,和声的力量,节奏的推动,讲述了那令人激动的故事。结尾深沉而又有遥远的感觉,仿佛暗示这是过去的故事。王建中的《绣金匾》、《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周广仁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等也是根据汉族民歌改编的钢琴曲,都达到相对高的艺术成就。
根据汉族民歌风格改编的钢琴曲还有《黄河》钢琴协奏曲,此曲是段承宗、储望华等人根据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首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以磅礴气势展开黄河上船夫与波浪搏斗的情景。粗狂的划船声,狂号的浪涛风声,在钢琴连串的琶音与乐队的呼应下,到达乐曲的第一个高潮。然后,引入钢琴的华彩乐段,经过短暂的喘息,在钢琴强劲的跑句带引下,全曲又再返回乐曲开始时的紧张搏斗场面。第二乐章《黄河颂》以《黄河》大合唱中的同名独唱曲的旋律作基础发展,描绘出黄河与中原大地的河山美景。乐曲逐渐加以展开,层次与力度逐渐加强,终于形成歌颂性高潮,以强有力的和弦终结全曲。第三乐章《黄河愤》,以《黄水谣》的曲调作骨干,中间插入《黄河怨》的材料。全曲结构宏大,情绪变化多而富有深度。钢琴在与乐队呼应交织下,从愤恨的高潮滑落,在带有无奈伤痛的和弦中结束。终章《保卫黄河》以铜管乐奏出短促庄严的引子,带出钢琴的华彩乐段。由钢琴奏出《保卫黄河》的主题曲调。进入高潮时,庄严雄浑的曲调营造出一个恢宏气势的胜利高潮,终结全曲。这部作品从思想感情的深度,乐曲的规模和乐器性能的发挥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二、根据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曲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文化方针的改变,音乐创作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中国风格的钢琴曲。这些作品中,以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为基础改编的钢琴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陈培勋先生改编的《平湖秋月》,王建中先生改编的《百鸟朝凤》、《梅花三弄》,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夕阳萧鼓》、《阳关三叠》等。《阳关三叠》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
钢琴曲《阳关三叠》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黎英海以清代古琴曲《阳关三叠》为蓝本于1978年改编创作成功的。与原古琴曲相比,钢琴曲《阳关三叠》变化最大的是第三叠。这里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为了表现离别时那种惆怅、伤悲和“寸衷难泯”的复杂思想感情,钢琴曲做了更为大胆的变奏,突出钢琴音色中的强大穿透力和厚重感,使跌宕的旋律直探人心。这些作品在追求民族风格和模仿民族乐器音响方面做了不少尝试,手法丰富,标志中国钢琴曲创作达到新的水平。
三、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钢琴曲
这类作品的音乐主题往往源自于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民间音乐,音调与节奏很有特点——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及旋律线条的平稳进行与大跳的结合等。
如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 (维吾尔族);桑桐的《内蒙古民族主题小曲七首》(蒙古族)权吉洗的《长短的组合》(朝鲜族) 、月下(选自钢琴组曲《彝寨风情》)、吹起木叶跳起舞(选自钢琴组曲《壮家欢》)、民歌钢琴小曲四首、江南情景组曲(选曲)等等。这些都表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能歌善舞、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与淳朴热情。民族化是作曲家永远的追求,任何一个伟大的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必然是深深扎根于民族的广沃土壤之中。
四、中国戏曲风格的钢琴曲
中国戏曲具有民族色彩、独特风貌,曲艺已有千年历史,例如:京韵大鼓、单弦、琴书等九个曲艺品种,秦腔、豫剧、花鼓戏等十五个戏曲品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璀璨的花朵。戏曲、曲艺在音乐方面,有许多养料可供我们吸收,有许多能量能充实我们。一些钢琴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对戏曲、曲艺的调式、音阶结构、旋法规律等特点的研究,寻找典型的旋律动机,用重复、模进、变化、发展等手法,以旋律中的和声内涵作单一调式、复合调式、混合调式、调式交替等民族和声技法的多方面的运用和尝试,并运用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去表现新颖的题材和塑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努力做到使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音乐与风格特点一致,并赋予音乐新的形象和色彩,从激发演奏者的情绪,使之兴奋而不感觉枯燥,例如:遐想(京韵大鼓风格)、听爷爷唱得弦子(单弦风格)、武童(京剧风格)、友谊之舞(豫剧风格)、仙女的传说(黄梅戏风格)等等。
中国钢琴曲的演奏风格多样化,但民族风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综上所述,钢琴音乐欲在中国有更广阔的发展,在世界乐坛占有地位,民族化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