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0配网运行中存在的成因及措施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2-10-11 10:38:03 更新时间:2012-10-11 10:43:02
摘 要:文章针对10kv配网运行中存在运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关键词:lOkV配网运行 预防措施
Abstract: The paper for the 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e run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alysis,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lOkV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 preventive measures
1 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
1.1社会环境原因
随着珠江三角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配网安全运行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交通碰撞、基建工地机械破坏(含开挖)、山坡林业树木碰触、偷盗电力设施等几个方面。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农村10kV配网跳闸、摇她的次数占总数的10%级以上 其以山坡林业树木碰触、基建工地破坏以及交通碰撞为甚。几乎每月均有发生,在这些薄弱方面加大技术管理措施对降低10kV配网的故障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1.2 天气等人力不可抗拒原因
广东沿海也是台风的高发区,据气象局的不完全数据统计,过去1O年间,该地区每年平均发生2.8次影响范围在100km以内的台风。可
见,雷击和台风对中国南部沿海lOkV配网的影响非常大,也是配网运行中存在的两个最大原因。
1.3.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
运行管理中影响配网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巡视不到位、消缺不及时。巡视不到位主要是部分巡视人员技能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消缺不及
时,消缺管理流程不清晰、责任考核落实力度不强。这些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点艘一般缺陷往往得不到及时消除,长时间的隐患运行以至扩大为紧急缺陷直至发生lOkV馈线或设备故障。
1.4 农村lOkV配网的内在原因
农村10kV配网中,仍然运行着一部分多年的老型号高能耗电力设备,如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阀式避雷器、P-15T型针式绝缘子、sc——210型瓷横担、s7型的高损配变等,部分运行时间已十几年。一方面这些老型号的设备相对现行的运行要求,技术标准偏低;另一方面,这些运行已久的设备,其内部绝缘、瓷支柱老化情况严重经高温或风吹雨淋后易发生放、漏电故障,导致馈线跳闸或接地重合闸成功率非常低。因而导致抢修率居高不下。
2 农村10kV配网的预防事故措施
2.1针对社会环境原因采取的预防措施
广东沿海地区大部分线路架设在公路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繁忙对线路的危害极大,车辆碰撞杆塔导致线路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尤
其在夜间。因此,对路边杆塔设置必要的警示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多年来的运行经验,建议采用醇酸反光漆,离地面20cm起往上粉刷杆塔,红白颜色相间,各2道,色带高度为20cm则可。
基建工地对配网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基面开挖伤及地下敷设电缆;②施工机械、物料超高超长碰触带电部位或破坏杆塔。采
取的反事故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各种传媒长期、广泛宣传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性,诠释破坏电力设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肇事者应负的责任;有开挖可能的地下线路,适当设置”沿线地下有电力电缆,动土开挖请联系”之类的警示牌.基建工地增加巡视的次数,发现工地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可能,则发出警告传票,并抄送当地安委会备案。这种做法也适用于经常向线路抛扔杂物的厂区、住宅区。林业绿化树木:一类是街道两旁成型的绿化带,另一
类是种植场的林业树木。沿街道架设的线路建议采用杆高为15m的电杆,加大导线与绿化树木的距离,有条件的采取电缆敷设,或采用JKL—GJYJ型的绝缘钢芯铝绞线架空;对种植场的林业树木,规划时线路走廊尽量避开较高树型的植物带威在种植户种植前进行宣传沟通,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lOkV配电线路导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面内的区域留5m的线行走廊。
2.2针对天气原因采取的预防措施
根据近10年来的运行经验耐张点的悬式绝缘子在雷击时极少发生闪络故障,故障发生点集中在针式绝缘子上进一步提高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有助于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建议将传统的P一15T型更换为PSQ一15T型、57-2S型的柱式绝缘子。新架设线路推荐使用双瓷横担(加强型S-210、SQ-210)的装置形式,以加大绝缘子的爬距。线路改造时也可以按这个思路实施技改工作。
安装线路避雷器,部分特殊线路段加装避雷线。提高绝缘子的绝缘等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不足以保障线路在遭受雷击后能安全运
行,配套措施是增加泄雷通道,而安装线路避雷器则是一个经济、简单、有效的措施。线路避雷器安装地点的确定原则是尽量安装在周围无高层建筑物、地方开阔的线路段上,尤其是雷击多发区周围有高层建筑物屏蔽雷电的线路段可不用考虑安装,以节省投资。雷电高发区的确定,可参考气象部门已确定的雷区分布图一方面可借助网上雷电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骸实线路是否处于雷击多发区。线路避雷器建议选用非线性、无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推荐使用残压为45kV或50kV的避雷器。至于避雷线广搬则在大跨越、高杆塔的情况下才予以考虑。定期检测接地网,确保接地网的接地阻值合格。确保了足够数量的泄雷通道后还应保证泄雷通道畅通无阻'而合格的接地网是保障泄雷通道畅通的一个关键原因。接地网的阻值检测期,建议每两年一次,运行时间较长的,可适当缩短至每年一次。对阻值不合格的接地网。视运行时间和实际检测的阻值情况,可分别采用重新构造接地网或增打地极的方法处理。
2.3针对运行管理方面原因采取的预防事故措施
在运行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巡视维护及消缺两项工作。巡视维护方面应针对不同的天气、季节特点,每月度制定巡视计划,落实责任人,
确保巡视到位。巡查发现的缺陷或隐患应设专人进行分析归类,按先急后缓、是否需要停电等的条件制定计划落实消缺工作。同时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网管理办法和奖惩规定,单位领导和上级部门加强监察巡视的作用,对巡视不到位、消缺不及时的予以重罚,对有功人员给予奖励扮调动巡检人员的积极性。
2.4针对10kV配网内在原因采取的预防事故措施
对于重载10kV馈线和公用台区应每月开展负荷监测工作。按照目前珠三角典型10kV馈线结构(出线电缆为YJV22-3×300,主干架空导线为3xlA——240),除负荷长期稳定的馈线外对最高负荷电流超过300A的馈线建议采取预警制度,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转接负荷;对可能接入点负荷的馈线,最高负荷电流虽不超过300A也要纳入整改方案落实负荷转接工作。公用变压器最高负荷率超过85%的亦应采取预警制度转接负荷,必要时可加装低压综合监测仪或多功能电子表进行负荷监测。这些措施可有效避免因过载压负荷,也是避免接头、连接线夹等因过载发热烧毁的积极措施之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10kv配网运行管理中,只有认真的做好配网运行事故的原因分析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才能更好的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