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2-10-23 09:30:50 更新时间:2012-10-23 09:44:49
摘要:钢筋混凝土工程在近年来得到了广发的发展,目前已经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重要的承受载荷部位。而后浇带施工作为保证高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建筑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探讨其施工技术对于现实的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后浇带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ilding and important loads parts. And then post-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as a guarantee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quality reinforced concrete of important technical link,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Post-cast strip
后浇带在高层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是为了防止现浇筑混凝土在收缩不均匀或者温度的的影响下发生有害的裂缝,从而在施工设计时在基础底板、梁以及墙的位置预留临时的施工缝。通过暂时的将建筑分为几部分,在结构内部收缩稳定之后在将预留的施工缝浇筑混凝土。高层建筑施工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实现伸缩或者沉降问题,施工期间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规定合理设置后浇带,同时采用相应的措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1.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1.1后浇带有助于沉降问题的解决
高层住宅建筑的裙房和主楼在设计中虽为整体,但是实际的施工中使用后浇筑带暂时的将这两部分分开,等到高层建筑的主题施工完成,大部分工程的沉降量在50%以上后再用混凝土将两部分连接为整体。设计之初要充分的考虑到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的进行强度校核;而在链接为整体后要考虑后期沉降所带来的附加内力。实施这种做法需要地基的情况较好,房屋的沉降在施工期间已经基本的完成,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调节时间差,控制主楼与裙房的施工时间差,使二者的后期沉降尽量接近。
(2)调节压力差。鉴于主楼的压力较大,可以通过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与加大埋深的措施,以达到减少附加压力的目的;低层的部分使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使得高低层建筑的沉降量接近。
(3)调节标高。经过计算确定主楼与裙房的高度差,预留出二者之间的沉降差,从而保证二者最后的实际高度一致。
1.2后浇带有助于温度收缩带来的影响
新浇筑的混凝土在后期的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即使已建成的结构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并且混凝土的硬化收缩大部分在工程完成后的1—2月内结束,而温度变化对于混凝土影响则是长久的。当变化受到约束时,结构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应力,甚至在构件中出现裂缝。而通过预留后浇筑带,施工后期的混凝土就可以自由的伸缩,减少了伸缩应力。
2.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施工后浇带的模板工程
(1)底板的支膜方式。后浇带中垃圾杂物要清理干净,实际的施工中可以通过将后浇筑带垫层的面标高向下移动200mm,然后残留的杂物置于后浇筑带的底部,然后使用水泥砂浆覆盖、抹平。之后再浇筑后浇筑带混凝土。
(2)墙板的支模方式。为了避免钢筋骨架偏位,要在后浇筑带的两侧钢筋的交接点设置拉钩;为了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保护层的垫块要挂到位。在留设后浇带时,要按照墙筋的间距,将松木板据称小口,然后固定于后浇筑带侧面作为侧模,锯口缝隙用胶带纸粘结并用木方加固。
(3)梁、板的支模方式。后浇带梁板底模的支撑可以采用门架或者是钢管架,只有在二次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值时才可以拆除。后浇带侧模使用20mm的厚松木支设,首先将松木板锯成小口,然后固定于后浇带的侧面,之后使用50mm乘 100mm的木方通长加固。
(4)施工后浇带施工缝处的模板。后浇带两侧的支撑除了要满足紧密与牢固的特点外。同时要保证易于拆除或者一次性的免于拆除。采用一次性的单层钢板网经常出现混凝土浆或者混凝土流入后浇带,給清洗带来了麻烦。施工中可以通过防水水泥砂浆在支模处设置一个5cm宽的阻挡坝;而对于不易清理、又厚又深的梁板要采用双层网制作一次性的模板。
(5)施工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处于后浇带跨梁内部的梁板由于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后浇带二次施工前本跨内的支撑与模板不能拆除,只有等到二次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时才可以实施从上而下的拆除。为此要有针对、有区别的对后浇筑带的模板进行拆除,防止拆除了尚处于受力状态的模板。
2.2施工后浇筑带的二次浇筑混凝土施工
二次浇筑混凝土模板的搭设要考虑第一次模板是否拆除,已有的就不用重新搭设,例如底板和梁板;而对于墙板要重新的搭设模板;混凝土要选用无收缩类型,其浇灌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后浇带确定具体的时间。
2.3施工后浇带的防水工程
施工后浇带的防水工程可以分为施工阶段的防水与使用阶段的防水,前者可以底板与墙板的处理来实现防水;而后者可以通过以下一系列的措施达到目的:设置止水带、无收缩二次浇筑混凝土、施工缝表面的凿毛处理以及空压机吹洗等。
2.4后浇带的设计要求
虽然现在关于后浇带的施工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专家在不同侧重面编写的标准也存在差异,但是基本的设计要求是统一的。
(1)后浇带的预留宽度一般控制在700—1000mm,实际中常用到的有800mm、1000mm、以及最大的1200mm三种宽度。
(2)后浇带的裂缝的连接形式多样,可以在x形缝、槽口缝、阶梯缝以及平直缝中选择。
(3)向预留缝中浇筑混凝土的时间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一般不少于28天。
(4)后浇带的设计强度原则上要与原混凝土的强度一致或者更高,这就要求灌注使用的混凝土的原料要与前者一致。
(5)养护的时间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可以自由的确定,可以为7天、14天以及28天不等。
3.结束语: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作为保障建筑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设定中要参考工程的具体性质、作用、特点,同时也和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的负责人必须尽职尽责的关注工程质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以及及时的发现出现的缺陷,从而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为此监理人员要亲临现场,对混凝土的配制、搅拌以及浇筑、养护等过程进行密切的监察。
参考文献:
[1] 张德才,于海滨.试论在工民建中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2] 王计友.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价值工程,2010(28).
[3] 刘锁利.工民建及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控.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30).
[4] 孙柏峰.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裂缝控制及降温保温工艺探讨.安徽建筑,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