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2-10-26 11:56:13 更新时间:2012-10-26 11:55:12
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展开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对话,实则就是三种互动,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在这三种互动的过程交互进行之中,去贯彻与实施新课标的“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人文素养。那么,这三种形式的互动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又是怎样的呢?
一、生本互动
生本互动就是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对话,即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去理解文本,去解读作品的内容,去理解作品中作者的独特感受、独特见解,从中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例如,每天的语文课上,学生基本都要面对一篇篇文章,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或集体朗读,这就是生本互动的过程。如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在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后,首先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文本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在写法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学生就会带着这些问题去仔细阅读文章,与课文展开对话,与作者进行交流。这种时候的阅读,首先是学生通过“文本”(课文)与作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学生阅读作品,通过生本互动,来解读作品,来解读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最终理解对这个世界的独特感受、独特思考、独特观察,这也体现阅读的实质。
二、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就是学生之间就文本所进行对话,即就作品的内容、表达的感情、语言的特色、结构的安排等等问题,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去探究解决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阅读分为“导读、仿读、自读”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教学程序为:确定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思维训练→归纳总结→反馈迁移,在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中,如“学习目标的确定”,主要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来确定。再如“思维训练”导读,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有价值的疑难问题,然后由学生群体讨论,合作互动,集思广益,最后取得一致性的意见,而得以解决疑难的;仿读,由学生依照导读中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学生小组成员互相讨论设计,提出有价值的疑难,然后由教师汇总具有共性的疑难,再交由学生小组讨论,通过生生互动而解决疑难;自读,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小组讨论,进行质疑、答疑,教师放手让学生在互动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在关键时刻进行精要的点拨。在这三个阅读层次的“思维训练”中,教师把课堂教学的更多的权利交于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互动中去自主学习,去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强烈的自我感、动机感的引导下,真正以一种自我意识到的学习目标去调控自己,从而赋予学习以高品质和高效率。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三者之间的交流、冲突、介入与融合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在这个对话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始终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把课堂教学的更多的权利交与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自主学习与探究。例如,我在语文阅读的三个层次的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互动确定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如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导读课,还是仿读课与自读课,我都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动,或共同解决教师事先设计的思维训练题,或围绕学习目标自行质疑、解疑,或全班同学集体互动讨论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
三种形式的互动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考虑教师的作用:
生本互动,因是学生与具体的“文本”之间的互动,所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不容忽视,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他们如何去阅读一篇文章,如何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任何去品味语言等等。这样指导实则是授之于学生“生本互动”的方法,有了方法,学生在生本互动时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去探求作品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才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与见解,学习才会有更多的主动性与自主性。
生生互动,是因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通过互动在合作学习中解决疑难,所以教师应做好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控工作,而绝非放任流之,避免随意性与盲目性。如“如读课”的教学中,主要的互动方法是“生生互动”,要充分体现“自读”中“自”的特点,让学生合作讨论确定学习目标、质疑解难等,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但这“放手”是有前提条件的,都是要求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围绕“文本”的内容而进行,如果教师不注意做好调控工作,所谓的生生互动也就流动形式,毫无意义的。
师生互动,因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所以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更多时间、空间、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去探究学习,教师只在必须的关键处适时点拨,绝不能越俎代庖。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景,促进学生能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