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分类运用研究---以大理双廊为例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2-10-31 11:36:22 更新时间:2012-10-31 11:29:20
摘要: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于景观生态分类的三个基本模型,对研究地大理双廊区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建立符合当地景观生态特征的景观生态分类体系。并以实地调查结果为依据,将所研究区域的各个景观单元按其生态属性进行分类,将整个双廊景观划分出3个主要类型和7个亚类。此分类将对后续景观生态格局研究和城乡规划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关键词:景观生态;分类;研究
1、引言
景观生态分类(landscape classification)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生态规划、评价及管理等应用研究的前提条件,是景观生态学与应用研究的纽带。
景观生态分类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景观生态分类思想的实质就是将各种景观类型依据景观系统内部状况在内的物质、能量分布及其交换形式的差异、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以及人们依附于景观的生产和生活所展现的文化现象,按照一定的原则,分析归纳景观的自然属性、生态功能和空间构型特征,用一系列的指标表征这些差异,进而划分和归并景观类型,并构建景观生态分类等级体系。
2、大理双廊概况
大理市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部,洱海东北岸,东靠宾川鸡足山,南接挖色镇,西临洱海,北连上关镇,在北纬25°41′ - 26°16′,东经99°32′ - 100°20′之间,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县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976米,最高海拔3958.4米,最低海拔1550米。双廊气候类型与大理相同,属低纬度高原型季风(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干湿季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恒温”、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明显等特点。年平均降水719.2毫米,年日照2061.0——2439.4小时。
3、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研究和制定
3.1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研究
Westhoff (1997) 依照由植被和土壤特征所反映的景观自然度,将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亚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而Marrel将景观中包含栽培植物的差异包括分类依据在内,对该系统进行了补充,划分了自然景观、近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农业景观、近农业景观和文化景观。
纳维Naveh (1993) 提出的总人类生态系统(total human ecosystem)概念,涵盖了整个生物圈,将最小景观单元定名为生态小区,集中了生物和技术生态系统,最大的全球景观叫生态圈、从视觉上和空间上贯穿地理圈、生物圈和技术圈。他所建立的景观生态系统分为开放景观、建筑景观和文化景观,分别有着不同的能源、物质和信息输入,构成了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景观驱动力,并进一步根据能量、物质和信息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观、农业景观、乡村景观、郊区景观和城市工业景观。
Forman 和 Godron (1986) 根据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程度,把景观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耕作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景观5类。
3.2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的制定
综合以上景观生态分类体系后,通过对大理双廊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具体的景观生态属性和特征,归纳总结大理双廊当地的各种资料,制定出符合大理双廊具体实情的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表1双廊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 ||
类 | 亚 类 | |
1.自然景观 | 1.原始的自然景观 | |
2.近自然景观 | ||
3.半自然景观 | ||
2.经营景观 | 4.人工自然景观 | |
5.人工经营景观 | ||
3.人工景观 | 6.物化的人工景观 | |
7.非物质化的人文景观 |
按照人类对自然影响强度的等级本体系将双廊景观分为了3个大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7个亚类:原始的自然景观、近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人工自然景观、人工经营景观、物质化的人工景观和非物质化的人文景观。
4、大理双廊景观生态分类体系制定
自然景观是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一类景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原始性和多样性,不论是由于地貌过程还是生态过程所产生的景观特有性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
经营景观包括的范围很广,许多森林、草原、湿地可归为此类。其中,人工自然景观表现为景观的非稳定成分:植被改造,物种中的当地种被被管理和收获,如采伐业、放牧业等。人工经营景观表现为景观中较稳定的成分:土壤被改造,最典型的是各类农田、果园和人工林地组成的农耕景观(郊区景观是一类特殊的人工经营景观,位于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段上,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但是双廊没有此种景观。);人工景观是一种完全由人类活动创造出来的景观,自然界先不存在的景观。人工景观的共同特征是:空间布局规则化、能量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功能高度特化,转化效率大;追求景观的视觉多样性。
在人工景观中,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成为景观的基质而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和风貌,人类称为景观中主要生态组分,通过景观的能流、物流强度大,系统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也增大,人类所创造的特殊的信息参透到一切过程中。
表2双廊景观分类体系依据和理由 | ||||||
景观类型 | 人工种植植物状况 | 基层土壤改变 | 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 植物群落构成变化 | 失去的乡土植物 | 得到的外来植物 |
原始自然景观 | 无栽植植物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近自然景观 | 少 | 很少 | 无 | 多数种类是自然的 | 很少 | 少 |
半自然景观 | 中 | 小而少的变化 | 其他生活型占优势 | 多数种类是自然的 | 少 | 少 |
人工自然景观 | 中 | 适当的变化 | 一部分人工引入植物 | 自然种类少 | 中等 | 中等 |
人工经营景观 | 多 | 受到人工改造的基层土壤 | 农作物为优势种群 | 自然种类很少到没有 | 多 | 很多 |
物质化的人工景观 | 超栽培植物 | 人工改造了的基层土壤 | / | / | / | / |
非物质化的人文景观 | / | / | / | / | / | / |
综合以上,将整个双廊景观划分出3个类:Ⅰ.自然景观、Ⅱ.经营景观、Ⅲ.人工景观;7个亚类:ⅰ原始的自然景观、ⅱ近自然景观、ⅲ半自然景观、ⅳ人工自然景观、ⅴ人工经营景观、ⅵ物质化的人工景观和ⅶ非物质化的人文景观;并在各个亚类中细分出不同的景观子类型,且在有些景观子类型中分出了景观最小单元。
亚类ⅰ:原始的自然景观中分出七种景观子类型,分别是:①山体上部森林景观;②天然崖壁;③湖泊岛屿景观;④山体天象景观;⑤湖滨天象景观;⑥岩石与水体结合的湖岸景观;⑦陆生植物与岩石驳岸景观,其下有一个景观最小单元:为藤本植物(本土)与岩石驳岸景观。
亚类ⅱ:近自然景观中分出四种景观类型。其中㈠:水生植物景观类型中包含有4个景观最小单元,分别为:1.挺水植物;2.漂浮植物;3.沉水植物;4.混合水生植物景观;㈡:陆生植物组成的湖岸景观类型中分出2个景观最小单元:1.乔木为主与灌木混合组成的湖岸景观;2.灌木为主与乔木混合组成的湖岸景观;㈢:陆生植物与岩石驳岸景观(本地野生植物为主)分出2个景观最小单元:1.藤本植物与岩石驳岸景观(有少量人工引入的品种);2.乔木与岩石驳岸景观;㈣:坡地植被景观,其包含1个景观最小单元乔木为主的混合植被坡地景观。
亚类ⅲ:半自然景观,包含五种景观类型。①陆生植物组成的湖岸景观,其包含一个最小景观单元:人工引入的陆生植物湖岸景观;②水生植物景观,它有一个最小景观单元:无根植物(蓝藻等);③陆生灌木与岩石驳岸景观(人工引入植物为主);④山体岩石植被景观;⑤坡地植被景观,包含一个最小景观单元: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的坡地景观。
亚类ⅳ:人工自然景观,包含两种景观类型:①人工开凿崖壁景观;②裸岩景观。
亚类ⅴ:人工经营景观,包含有两种景观类型:①农田;②果园。
亚类ⅵ:物质化的人工景观,包含六种景观类型。①风景园林;②庭院绿化;③民居建筑;④公共建筑;⑤文物古迹;⑥道路交通;⑦建筑装饰艺术;⑧广场。
亚类ⅶ:非物质化的人文景观,包括四种景观类型:①当地传统节日;②当地民族服饰;③当地舞蹈与曲艺;④当地饮食。
景观生态分类研究将对后续的景观生态格局研究提供依据,并对城乡规划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 -格局、过程、尺度和等级.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8 pp,2000
俞孔坚 李迪华. 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肖笃宁 李秀珍 高峻. 景观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2003
俞孔坚.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学报,1999
Forman, Ricahrd T.T; Godron, Michel 1986. Landscape Ec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USA.
McHarg I L.Design With Nature.John Wiley&Sons,Inc,1969(1992edition)
Forman R T T and 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John Wiley,New York,1986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