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技术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12 09:06:54 更新时间:2012-11-12 09:22:53
摘要:随着防水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防水领域会形成由防水设计、防水施工、防水材料生产、防水材料专业检测机构组成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提高各个环节的责任感,并逐步推行一套完整的防水工程保证期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浅谈了当前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
0 前言
防水及其施工技术在建设施工工程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建筑施工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引入可以保证与发挥隧道、桥梁、道路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且相对延长建筑的寿命。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也在大量涌现其产量不断增加,一些质量相对较高的新防水材料大量的涌进国内外市场。伴随着防水材料的更新,对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做到良好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的降低建筑物的渗透率,才能更好的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壮大。
1、建筑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分析
1.1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和功能
保证建筑和构筑物不受浸蚀,内部空间不受危害的分项工程施工。通过防水材料的合理应用,可防止浸水和渗漏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2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筑蓬勃发展。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任务不断增加。防水施工的任务是必须保证防水工程无渗漏,质量优良。防水工程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年限,涉及人们生产、生活、工作的正常进行。严重的渗漏,不仅危害着建筑物,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甚至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防渗防漏,提高防水工程质量,是防水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其中防水工程的规范作业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1.3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直接关系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防水工程最终是通过施工来实现的,而目前建筑防水施工多以为手工作业为主,稍一疏忽便可能出现渗漏,国内外渗漏工程的调查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前几年从各地收回的80多份调查表统计中显示,造成渗漏的原因,施工占45%,材料占22%,设计占18%,管理占15%。这说明施工是主要方面,是关键。
2室内地面涂料防水
(1)地面防水构造要求。防水层要设置在面层的基层下面,室内铺设防水层要在室内设施施工作业前进行。对有防水要求的房间等,结构层设计标高一定满足排水坡度的要求;排水坡度要从垫层找起,垫层坡向地漏的排水坡度2%。地漏处的排水坡度要在3-5%。防水面坡向地漏,使地面水从地漏排走,地面水渗到防水层再排入地漏。管道孔要预埋预留。管道(含套管)与楼板的缝隙,必须用刚性防水砂浆勾抹,保证穿过楼板孑L洞的防水效果,套管与地面防水层间的缝要用优质建筑防水密封膏封堵严密,形成整体防水层。防水基层一般用1:3的水泥砂浆抹平,找平层要抹平压光无空鼓,表面要坚实,不能有空鼓、起砂、开裂等现象。找平层的坡度以1-2%为适合。基层面含水率要适合防水材料施工标准。
(2)涂料防水施工。施工环境温度要适合防水材料的技术规范,应在5℃以上。防水层要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lOOmm。涂膜涂刷要均匀,不得漏刷。涂刷第一遍防水涂料后,要在铺设玻璃纤维布同时涂刷第二遍防水涂料。总厚度要符合产品技术性能规定。玻纤布的接搓要顺流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要大于lOOmm。两层以上玻纤布的防水施工,上、下搭接要错开幅宽的I/2。防水层完成后,经蓄水试验无渗漏,就可铺设面层。蓄水高度不超过200ram,蓄水时间为24—48h。
3屋面卷材防水
(1)卷材铺贴要在好天气进行,不可在雨、雪天作业,有5级及其以上大风时不可施工,如作业中途遇雨、雪时,要做好卷材周边的防护工作。低温作业要符合相关规范。
(2)屋面防水层卷材铺贴时,要做好节点、附加层和排水比较集中点的处理,再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进行。多层卷材的屋面,各层卷材的铺贴方向要相同。
(3)卷材铺贴应采用搭接法。搭接方向和长度要按照屋面坡度、风向、粘贴方法和卷材的材性决定。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要顺流水方向,垂直于屋脊的搭接要与年最大频率风向相同。上下层及相邻两幅的搭接缝要错开。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和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缝适合用与材料相容的密封膏封严。要尽可能减少搭接数量。
(4)底层卷材与基层粘结方式分为满铺法、空铺法、点粘或条粘法。当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要先选择空铺法、点粘法或条粘法,以防止结构变形拉裂防水层。
在做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注意好以下几点:①基层上涂刮基层处理剂。要求薄而均匀,一般干燥后,当不粘手才能铺贴卷材:②卷材防水层的铺贴一般应由层面最低标高处向上平行屋脊施工.使卷材按水流方向搭接,当屋面坡度大于10%时.卷材应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③铺贴方法:剥开卷材脊面的隔离纸,将卷材粘贴于基层表面,卷材长边搭接保持50mm,短边搭接保持70mm.卷材要求保持自然松弛状态。不要拉得过紧。卷材铺妥后,应立即用平面振动器全面压实,垂直部位用橡胶榔头敲实;④卷材搭接粘结:卷材压实后,将搭接部位掀开,用油漆刷将搭接粘接剂均匀涂刷.在掀开卷材接头之两个粘接面,涂后干燥片刻手感不粘时,即可进行粘合,再用橡胶榔头敲压密实.以免开缝造成漏水;⑤防水层施工温度选择5℃以上为宜。
4 刚性防水施工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与结构尺寸要符合设计或产品的规范。防水层要与基层结合牢固,表面平整,不能有空鼓、裂缝和麻面起砂,阴阳角要做成圆弧形。在预制混凝土板上应用刚性防水时,要以细石混凝土灌缝。在预制板的板缝较宽时,要在板缝内设置构造钢筋。板端缝要实施密封。
防水层要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应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要采用减小泌水性的措施。在防水层内不可埋设管线。
5 地下建筑工程混凝土自防水施工
地下建筑工程通常的防水方法有钢筋混凝土自防水结构与附设防水层。自防水混凝土可分为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它要求其抗渗能力不低于0.6MPa的特种混凝土。普通防水混凝土是通过采用小粒径石子及降低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和砂率等措施,减少浇筑混凝土中的毛细孔隙和缝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又可分为引气剂、减水剂、密实剂、防水剂、膨胀剂等类型的防水混凝土。
施工质量是防水工程成败的关键。自防水混凝土施工的各主要环节,要严格遵循施工及验收进行施工。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期间要保持基坑内土体干燥。地下水位要降至防水工程底板垫层下500mm;基坑挖土不适合超挖。防水混凝土用的模板要牢固、不变形,吸水性小,接缝严密;模板表面要平整;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可接触模板,要留足混凝土保护层,不可使用钢筋或塑料支架支垫;尽可能不使用穿透结构的螺栓或钢丝固定模板,要以可靠的止水措施,阻止渗水通道。混凝土应按施T配合比配制,机械搅拌不得少于2min。拌制完的混凝土要应时浇筑,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不可有初凝。防水混凝土必须充分做好养护工作。要在终凝前覆盖浇灌的混凝土,保湿养护应大于14d。防水混凝土拆模不应过早,拆模后对表面的轻微缺陷必须及时修补。防水混凝土冬期施工适合应用蓄热法或外加剂法,遵照冬期施工要求。防水混凝土施工要尽可能连续浇筑,不应设施工缝。如果一定要设施工缝,必须按照有关的要求留设在结构变形缝处或应力较小的部位。地下室顶板与底板不适合设施工缝,墙体不可留垂直缝。施工缝要用凹形缝和凸形缝、阶梯缝和带止水带的平直缝等。
6 卷材防水施工和防水涂料施工
(1)地下卷材防水施工。地下卷材防水一般全外包防水做法。按墙体与卷材施工的先后顺序,施工程序有外贴法和内贴法。施工效果以外贴法为主,当工期与作业条件许可时,应使用外贴法。主要技术要求:防水卷材的两幅卷材间搭接长度,要求长边要大于lOOmm,短边大于150mm,搭接处要做附加增强处理;用多层卷材(沥青类卷材)防水,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都要错开1/3幅宽,上下层卷材不可相互垂直铺贴;接缝处不可有气泡和皱褶,并要按规范做附加补强层,宽度要大于120mm。
在立面与平面的拐角处,卷材的接缝要在平面上,并距立面要大于60ram。转角处和特殊部位,都要增贴1-2层同种卷材或抗拉强度较高的卷材做附加层,附加层应按加同处形状贴紧密。应用外贴法,每层卷材都要先铺底面后铺立面;应用内贴法施工,卷材要先铺立面后铺平面。
平面防水作业结束后要浇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实现规定强度后就可进行基础底板施工;立面如果抹水泥砂浆,可在涂刷面油后马上粘粗砂或撒麻丝,促进浆粘结。
(2)防水涂料施工。防水涂料一般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反应型,在选择防水涂料时,要按照工程的防水等级、地下水位状况和结构环境来确定。
在防水涂料施工作业前,要把基层清理好,去除表面积灰、油污、铁锈等。涂刷涂料要分几遍完成,最后一次涂刷层一定等前层干燥后作业,二层涂刷的方向要与第一层垂直,同层涂膜的先后搭接要大于5mm。
在涂层中起加筋作用的化纤布要使用毛刷或刮板抹平。同层相邻化纤布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等于lOOmm,上下层化纤布接缝要错开1/3幅宽。防水涂料层完成后要经渗漏试验合格,要做好外层保护层,防回填土时损坏。
7 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基本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参考国外成功的经验,今后必须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符合环保标志产品标准要求和技术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以适应我国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建筑防水材料及其施工应用技术的战略要求。
当前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就是要重点开发和应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发展和应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努力开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和地下工程注浆堵漏材料及其施工应用技术;适当发展和应用防水涂料及其施工应用技术,不断提高各种防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防水工程中的应用比例。至02015年全国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各种新型防水材料的比例将达到90%以上。
在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将由性能单一的材料防水向卷材与涂膜复合防水或刚性与柔性相结合防水,以实现优势互补、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方向发展;屋面工程防水将由传统的屋面向节能与环保性能优越、防水层耐用年限成倍增加和便于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种植屋面(必须具有一层耐根穿刺的防水层)的方向发展;金属屋面施工将由螺栓(钉)连接向无穿透直立锁边以便适应温差变形需要的方向发展;地下工程防水将由以住纯剐性或纯柔性防水向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刚柔结合、细部增强的防水方向发展;防水涂料的施工将由简单的刷涂、滚涂向单喷头、双喷头或多喷头进行涂料与固化剂或涂料与胎体增强材料共同混合喷涂,以加快涂膜固化速度和便于控制涂膜厚度的机械化施工的方向发展;在卷材搭接缝的施工中,将由传统的冷粘法、热粘法向热熔法、热风焊接法、热锲焊接法和双面粘胶带进行粘结密封处理的冷热结合法(卷材与基层为冷粘法、卷材的接缝为焊接法)方向发展;在铺贴卷材防水层施工中,将依据防水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现场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满粘法、点粘法、条粘法、空铺法、湿铺法、预铺反粘法或机械固定法的方向发展,但卷材的搭接缝必须满粘,使其组合成为一个连续、整体和全封闭的防水系统;工程防水的领域将由建筑工程防水向混凝土桥梁、地铁、隧道以及水渠、河道等工程防水、防渗的方向发展。
在防水材料方面:将由纸胎石油沥青油毡或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向聚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卷材、自粘型防水卷材及与其相配套的辅料、配件、机具系统共同组合的方向发展;防水涂料和密封材料将由低性能的沥青基材料向各项技术性能较高和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性低的高聚物改性沥青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方向发展;在防水涂料中将由传统低固体含量(50%以下)的普通型乳液涂料(乳液粒径为1000nm~10000nm)向高固体含量(70%以上)、高性能的核壳结构纳米级微乳液(乳液粒径为lOnm—lOOnm)型或无溶剂型并可在潮湿基层进行施工作业的防水涂料方向发展;刚性防水涂料将由普通的无机涂料向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方向发展;混凝土防水将由普通混凝土向级配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或聚合物混凝土的方向发展;防水砂浆将由现场掺入防水剂进行拌制的砂浆向由工厂掺入多种可分散聚合物粉末与水泥、砂子等经过严格工艺配制并具有优异的抗渗与抗裂性能的干拌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将由混合型的队伍向防水专业化的设计与施工队伍方向发展;在建筑防水分项工程的施工中,将由传统的单独承包防水层的施工向包括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等容易直接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等项目在内的防水工程系统承包施工模式和实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的方向发展。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