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意向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16 09:00:23 更新时间:2012-11-16 09:18:2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着力发展一批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目标,着眼于未来,设计具有战略性、时代气息和乡土风貌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本文主要阐述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相关情况,并根据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设;问题及措施;意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经济已经从原来“以城带乡”模式发展到城市反哺农村阶段,特别是在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新农村规划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规划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新农村规划建设概述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统筹城乡规划,科学协调农村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不仅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更要从实际出发,从民生问题出发,积极、主动了解民情,统筹规划,体现农村的乡土风情和特色。然而,由于部分地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深度不够,相关规划设计的能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不便等因素致使新农村整体建设周期长、功效低、社会和经济效益不理想,甚至埋没的乡村独有的特征,严重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违背了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初衷,不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1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1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发展落后
在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是限制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内在阻力。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农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而农业生产往往受到土地、自然资源、气候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农村的道路、给排水设施、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外出务工,掏空了农村的劳动力,而农产品价格浮动较大,进一步削减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另外,农产品生产方式粗放,深加工能力差,产业化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偏低。
1.1.2 新农村规划编制体系薄弱,缺乏区域整理规划意识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快,而国家未能编制科学、可行性的农村规划建设方略,致使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缺乏区域统筹规划意识,特立独行,加之农村规划建设中对各项农村现状资料搜集与调查不够深入,基础性数据和地质资料不足,且未能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制定可行性的规划建设方案;此外,新农村规划建设仅仅局限于农村自身的发展,忽视区域经济的发展。
1.1.3 农村建设土地利用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土地规划建设缺乏专业性和可行性分析、论证,特别是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报告和评审意见,总体规划建设混乱,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土地集约利用率较低,农村出现大量的闲散地,并且乡村居住区没有集中的污水排放和垃圾填埋区域,致使乡村环境恶化,不当的使用农药、化肥等进一步加剧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从而导致农村生态系统失衡。
1.2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应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改善农村现有经济结构和居住环境。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应以人为本、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标准和主要内容,确保新农村规划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向前推进。
1.2.1 充分体现新农村规划的特征
新农村规划建设都是依托城市规划,统筹区域经济,以城带村,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科学制定符合农村居住特征的规划方案,充分展示乡村的自然环境,并配合市政基础建设,统筹规划,尤其在农村排污、农田保护、环境保护与开放空间规划,科学规划乡村住宅区与道路,便于农民的出行和居住环境的改善。
1.2.2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代农业、新型农民形成三位一体农村战略体系,新农村规划建设必须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深入调查并认真研读国家相关规范,科学选取与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符的规划标准,实事求是的开展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农村规划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村民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高上,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另外,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及时给予专业的指导,使富有特色的乡村风貌得以保持。
1.3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应积极制定新农村规划建设纲要,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规划体系,以人文本,自下而上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面貌,并科学制定完善的土地制度,科学构建农村的新经济模式,加大基础性投资的力度,科学规划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和给排水设施,并重视农村住宅结构设计,推行绿色节能建筑,并加强农村投资和融资的力度,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力度。
2 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意向
2.1 科学编制农村总体规划
我国相关规划部门应积极制定国家新农村规划建设总体纲要,并积极搜集大量的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前瞻性、指导性作用,科学规划,确保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可使新农村建设有计划、协调地发展,统筹规划,并科学编制农村总体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科学统一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口径,积极推行通俗易懂、实用的技术经济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规划建设标准体系服务于新农村的规划。
2.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全力推进工业集聚区的发展
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程度,大力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覆盖力度,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共赢的协调发展新模式。加快新农村面貌建设,改善村民的供水安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力度,改善居住环境,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在建设新农村社区时,统筹考虑农村工业的发展需求,有选择性的设立工业小区,利用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农村工业竞争力,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并大力推行节能型住宅,并努力提升土地利用率,充分保留乡村特有的风土人情,充分体现乡村特色。
2.3 科学建立责任目标考核体系,促进新农村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村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历史发展过程,村庄的分散、小、乱、差、弱等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加强新农村建设管理的力度,科学执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方案,加强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力度;不断优化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机制创新,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积极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权责分明,提升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管理水平,确保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科学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结论
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时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进行不断的探索,寻找适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设路线,积极主动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攻略,并不断学习国内外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充实和优化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策略,进一步缩短城乡经济差距,提升农村经济实力,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丹,林琳.东北新农村规划村庄整治建设浅析[J].山西建筑.2011,(01).
[2] 张俊杰,邹伟勇.基于《城乡规划法》视角下公众参与村庄规划的实践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3] 朱哲.从规划的角度看新农村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4] 孙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山西建筑.2011,(26).
[5] 刘虎星.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1,(03).
[6] 沈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规划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06).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