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提供交互式服务的探索
所属栏目:计算机网络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17 09:36:46 更新时间:2012-11-17 09:50:45
摘 要:从用户信息交互出发研究网络交互服务,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用户与信息的交互有助于用户的知识构建。通过对图书馆开展的基于用户交互的网络服务模式类型的分析,指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将成为国围绕资源进行的用户群体参与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关键词:用户交互;图书馆;网络服务
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逐渐网络化的今天,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与应用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如今图书馆服务的显著特点就是传统图书馆的物理馆藏空间与网络数字空间日益融合,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增进了互动交流,个性化服务更加丰富多彩,逐步趋向个人化定制的服务模式。近些年,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素养教育、参考咨询服务和学习交流空间于一体的新型信息共享服务模式,已经开始在许多大学校院和研究型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实践。不仅如此,图书馆的网络虚拟空间也相应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部分图书馆开始尝试利用多种网络服务方式并结合图书馆的自身资源为用户提供交互式服务,基于Web2.0技术的许多应用,如Instant Message(即时通讯)Blog(网络日志)、Tag(标签)、Wiki(共笔)、E-mail(邮件)、电子书和虚拟社区等网络应用新模式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网站的旧面貌,更为用户带来了丰富的互动式体验。
一、从用户信息交互出发研究网络交互服务
用户信息交互指用户之间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共享。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用户跨越空间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信息服务领域,用户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信息提供者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按照用户利用网络进行交互的行为来分析其交互过程,用户信息交互主要有获取信息行为、发布信息行为、交流信息行为和共享信息行为几种形式。对应于用户的信息交互行为,网络信息交互服务可以分为信息获取服务模式、信息发布服务模式、信息交流服务模式和信息共享服务模式。
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交互特征使得基于网络的用户信息交互得到迅速发展,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更多地转向网络平台,借助于网络搜索引擎、数据库等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及信息能力来获取和利用信息。用户通过积极参与网络性交互共同分享经验和知识,用自身的体验来评价或推荐相关信息服务,从而为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信息利用效率。
二、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基于用户交互的网络服务
1、图书馆网站的书评服务
书评服务一直是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之一,书评即对图书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图书介绍、推荐、评论。图书馆利用书评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的文献资料,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经济、满意的结果。图书馆现有书评工作大部分以网站形式运作,如在网上开设专栏——导读中心、读者园地、图书评论等,除介绍每种图书的出版信息外,还附上书评,吸引网上用户参与书评。网络书评服务允许用户对图书馆增加自己的阅读心得,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形成既能在网上查阅书评,也能在网上撰写书评的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的新局面。例如书生之家第三代数字图书馆就提供了此项服务功能。在每一本电子图书的页面,它都提供了留言功能,每个读者的留言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图书简介之下。美国Ann Arbor区图书馆也为用户提供读者书评服务。最值得一提的是OCLC于2005年10月正式开放的维基版(Wiki)联合目录Open World Cat(OWC)。OWC将联合目录的参与者由成员馆的编目员扩大到了整个Web用户,用户可以为书目数据库中的书目增加目次、注释与评论。而且,这里的用户增加的目次与注释都是基于维基可编辑的,也就是说,图书馆可以通过用户增加信息,也可以通过用户纠正错误。
2、图书馆网站的全文网摘服务
全文网摘服务通俗的说就是一个放在网络上的收藏夹。基于它在网络上的这一独特的优势,它能提供很多本地收藏夹所不能提供的功能。其核心价值已经从保存浏览的网页,发展成了一个新的信息共享的中心,能够真正做到“共享中收藏、收藏中分享”。对用户而言,信息不仅仅存在于图书馆中,网上或许有更多有用信息,可是,这些信息散见于各个网络,为用户查阅利用带来不便。全文网摘服务做为一种个人的信息整理平台,用户可以随时将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有用信息保存在图书馆的网站里,以后需要时只要随时登陆自己的网摘页面,不仅不用担心忘记网址的问题,也不用担心页面丢失的问题了。例如国内的昆山图书馆提供了全文网摘服务,它允许用户将网页保存在昆山图书馆网站并发布在自己的网摘页面。网摘以Blog的形式组织,提供RSS订阅功能。
引人注目的不仅是昆山馆的个人网摘服务,还有它的“部落”群摘服务。部落群摘允许相同专业或兴趣相同的用户组织起来,共建共享彼此的全文网摘,这极大的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交流。目前,该馆网站上已经成立了“程序发布与讨论”、“信息前沿”、“图书馆”、“教育文汇”等几十个部落群摘。
3、图书馆网站的为馆藏目录的书目添加标签(Tag)服务
Tag(标签技术)是用来描述内容分类信息的标识。作为一种大众分类法,它是自下而上由用户建立的扁平式分类法,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由专家建立的等级分类法有很大的不同。Tag是由用户自由选择关键词对网站进行协作分类的方式,这些关键词一般称为标签。通过用户添加标签,增强了知识管理的效果,以最松散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了细致、高效率的分类。因为Tag是用户自己建立的,所以它天生具有动态反映用户最新需求,符合用户的思维习惯。除此之外,由于Tag的共享性,围绕Tag将会建立有相同兴趣的社群,与传统分类法相比,Tag的灵活性、易用性更强。基于Tag的这些特征,人们广泛地将其应用于个人信息和Web资源的分类中。
图书馆开展的为馆藏目录中书目添加标签的服务,就是允许用户按照自己的需求为文献进行分类。所以,同一文献在不同人那里很可能会有不同的标签,它允许注册用户为馆藏目录内的书目添加不止一个Tag。标签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前景的,目前许多图书馆的文献集成管理系统都支持对其馆藏书目添加标签,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书刊检索平台(http://202.114.89.11/interlib/websearch/tags.)有一个标签管理页面,里面有标签云/标签列表等,输出的OPAC也支持读者添加标签,其作用主要是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管理自己利用过的信息资源,同时可以使其他用户通过标签查看彼此标引收藏的信息资源。
4、图书馆网站的Blog服务
Blog称为博客,通常是指某种定型化的网络平台,让使用者能够非常轻松地将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完全整合的个人信息发布系统,并可累积成一串可以追溯、回顾的历史,是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快速演变中的互联网新应用。Blog是一种非常好的社区化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具有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形式表现灵活,开放互动,展示个性等特点。由于Blog简明易用,许多图书馆都有建立了馆内Blog,由馆员记载馆内新闻、专题信息等,能够满足馆员与用户,馆员与馆员之间的互动,甚至可以实现虚拟参考咨询平台。Blog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共享精神,利用Blog技术,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任何所需的信息资源,倡导一种良好开放的资源共享的学术研究交流氛围,使现代图书馆将自己的共享精神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图书馆网站的用户参与资源建设服务
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已有图书馆开始改变独立建立数据库的想法,如英国利兹市图书馆在自建图书库的同时,提供用户评论功能,并开放用户上传功能。而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区图书馆的本地图片库“Picture Annanbor”更是完全由用户上传建立。中国NSTL可再生能源门户网站,也开放了用户提供资源的权限,允许门户使用者也成为门户建设者,这种方法保持了门户的动态更新和不竭活力。
三、图书馆基于用户交互的网络服务的意义
以往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用户检索信息的单向交互模式,而基于用户交互的网络服务模式构建了用户与资源的双向交流,通俗的讲,图书馆从“读”信息的服务模式转变为“读写”信息的服务模式。而且,图书馆服务模式从单纯的信息服务模式过渡到围绕资源进行的用户群体参与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从图书馆网站的书评服务到为馆藏目录的书目添加标签(Tag)服务、从用户参与共建资源到图书馆网站基于Web2.0技术的许多应用,可以看到基于用户交互的图书馆网络服务,从理念上充分体现出了邀请用户参与的开放性建设思想。在服务方式上,融合E-mail 、Tab、Wiki、Blog等网络应用新模式,为用户带来了丰富的互动式体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Ann Arbor District Library.[2005-12-30].http:www.aadl.org
[2]昆山图书馆.我爱昆山摘客.[2005-10-09].http://www.52ks.com/main.asp
[3]邢明旻.博客在参考咨询工作中的应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7(5)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