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梁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2-12-01 11:04:18 更新时间:2012-12-01 11:20:17
摘要:出现裂缝是预拌混凝土日益凸出的问题,而且一旦出现裂缝就很难彻底解决。导致预拌混凝土梁板裂缝的主要因素在于混凝土生产、施工。本文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梁板裂缝防治的措施,同时着重指出施工工艺和养护方法不当是使混凝土梁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预拌混凝土;二次抹压;裂缝;养护
前言
近几年随着预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全面普及使用,一些工程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预拌混凝土梁板裂缝问题的发生率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造成预拌混凝土梁板裂缝的因素很多,现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浅谈预拌混凝土梁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1原材料方面
1.1原材料
由于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商砼企业为追求利润,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等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1.2碱骨料反应
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需要具有三个条件。首先是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混合材、外加剂和水中含碱量高;第二是骨料中有相当数量的活性成分;第三是潮湿环境,有充分的水分或湿空气供应。
碱骨料反应条件是在混凝土配制时形成的,即配制的混凝土中只有足够的碱和反应性骨料,在混凝土浇筑后就会逐渐反应,在反应产物的数量吸水膨胀和内应力足以使混凝土开裂的时候,工程便开始出现裂缝。
2施工工艺方面
2.1预拌混凝土中私自加水
预拌混凝土罐车由于受交通影响,混凝土到达现场时塌落度损失大,和易性减弱,为了运送方便,罐内加水。另一种情况,工人为了在抹面时省力好收,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拿水管随意给混凝土加水。加水改变混凝土原有配合比,导致水灰比变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商品混凝土现场加水后搅拌不均匀,产生浮浆,导致混凝土形成薄弱层,强度不均匀,最终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加水后导致混凝土密实度降低,造成混凝土自防水能力下降,尤其是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加水的情况。
2.2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未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在实际工程中,施工工人将混凝土面一次收好后,未进行二次抹压,甚至没有任何养护措施,结果板面初期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从一次抹平至二次抹压,是混凝土逐渐初凝的过程,有较长一段时间,只要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混凝土就会失水,形成缺陷。这些缺陷不消除,在混凝土继续失水的情况下,孔道进一步加深,裂缝进一步扩展,出现开裂。我们发现,在湿养护不够及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例如传统湿养护),只有一次抹平而没有二次抹压,混凝土的开裂将很严重。实施二次抹压后,开裂程度大大减轻。因此,除非实施即时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不能生成失水缺陷,否则二次抹压工艺是必须的。
2.3预拌混凝土未及时、充分养护
对普通混凝土而言,早期收缩很小,早期的洒水养护主要是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因此,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1],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浇筑后12小时以内。但对大量掺用减水剂的预拌混凝土,经相关试验证明[2],初凝后8小时内的收缩急剧增加,而在实际工程中最大量的楼板裂缝也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后几小时以内,因此,掌握好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预拌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如果继续按照浇筑后12小时再进行洒水养护,就失去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产最佳时间。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施工养护经验,没能根据现在预拌混凝土的特点在混凝土刚初凝(失表面水前)就采取合理养护措施,有效降低收缩,减少开裂。
其次,混凝土充分养护主要是要保证在整个规定的养护期间混凝土都不失水,不失水则养护是充分的,否则就是不充分的,养护越充分则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少,不充分则存在的缺陷就多。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在浇筑后第二天开始洒水,每天2、3次,既不及时也不充分,造成众多裂缝。
2.4过早拆模、过早受力
预拌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一般在15-40%,有关实验结果表明[3],掺有粉煤灰的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虽然后期强度增长较快,但前期强度相比较低,尤其三天抗压强度;而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加大,早期强度更低。
实际施工中往往满足进度要求,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就拆除模板支撑,致使预拌混凝土在强度低的强度下,过早承受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甚至断裂。再者,在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还未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就开始后续施工或者堆放临时荷载,而此时混凝土尚处于凝结硬化初期,抗拉强度低,过早受力会导致在薄弱部位产生不规则放射网状裂缝。
3防治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的半成品质量。
3.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进行二次抹压工艺
二次抹压最好采用圆盘式抹光机,消除表面缺陷与密实表层的效果比抹刀好,效率也高。二次抹压后,必须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湿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再次失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早期水化良好, 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质量,为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打下早期质量基础。
3.3保证及时、充分养护
从施工实际来看,要保证前3天不失水,其中最关键的是第1天,因此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养护,都要保证第1天不失水。有条件可以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混凝土表面应全部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大面积混凝土或表面不便浇水或覆盖时,可涂刷薄膜养生液进行养护。
3.4杜绝过早拆模、过早受力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选用优质粉煤灰,并严格控制粉煤灰掺量。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
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对混凝土生产企业而言,在于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合理的配合比、科学的搅拌和及时准确的运输;对施工单位而言,在于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包括正确的浇筑、振捣、抹面、养护等。工程参建方应相互协作、紧密配合,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生产和施工中要综合、系统、全面地考虑影响混凝土的各种因素,防患于未然,保证每个环节不出问题,这样才能浇筑出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谢芳,宁娜,王忠远 浅谈商品混凝土养护的关键问题[J] 科技信息,2010,(8):393
[3] 赵若鹏,刘元鹤 掺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研究[J] 混凝土,1995,(3):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