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10 09:58:52 更新时间:2013-01-10 09:02:52
摘要:随着房屋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升高,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其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关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从混凝土的养护、浇筑、运输、混凝土后浇带法工艺技术以及混凝土裂缝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对大家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国内房屋建筑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在房屋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的维持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其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好坏。但是,从目前国内蓬勃发展的房屋建筑业来看,仍然存在很多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不完善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楼板混凝土裂缝导致的渗漏现象,是当前最为普遍、严重的房屋建筑难题,包括裂缝所引起的后续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设计、施工人员。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关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首先浅谈了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艺、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工艺等内容,随后详细介绍了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后浇带工艺技术,最后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大家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有所帮助。
1.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艺
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操作是混凝土使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温差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具体来讲,在混凝土养护中,最关键的是保证降温的幅度以及保持内外温差在适当范围内。一般而言,在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期间,其保温时间要大于15天,同时,在保温养护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一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从而彻底达到相关温控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在后期阶段增强混凝土的硬度、强度,同时也有效的杜绝了裂缝问题的产生。
2. 混凝土的运输
完善的建材运输在房屋建筑中是很关键的,尤其对于混凝土来说,为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砂浆流失、泌水、分层等现象,应该对其运输条件更为严格,以彻底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笔者通过总结提出,在混凝土的运输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一定要保证混凝土在在完全凝固以后再进行运输,这是混凝土的运输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第二,在目的地进行混凝土卸载时,需要保证卸载高度不得大于两米,否则容易造成严重的硬度损坏;第三,在混凝土卸载过程中,要尽量维持混凝土出口角度垂直与卸载地面。
在实际混凝土的运输中,一般多采用专业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或者自卸汽车,其可以在运输途中同时进行原材料的搅拌。如果是在建筑工地进行原材料的搅拌,需要采用双轮手推车、小型翻斗车等。另外,对于高出施工地点,多采用混凝土泵、塔式起重机进行混凝土运输,少量混凝土的地面运输工具一般使用手推车。
3. 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混凝土的浇筑是房屋建筑中最基本的施工工艺,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往往会在浇筑表面出现泌水的情况。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中,我们需要及时、彻底的处理表面泌水,在保障动力泵顺利作业的同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混凝土水灰发生凝集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
4. 混凝土的后浇带工艺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可能发生混凝土自伸缩现象,即混凝土伸缩缝小于设计尺寸,这时施工人员可采用后浇带工艺进行处理。
4.1后浇带工艺的设计
一般而言,在后浇带工艺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由于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影响,在处理混凝土伸缩缝时,要保证其间距小于混凝土最大伸缩强度;第二,在实施后浇带工艺时,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将外部温度变化影响保持到最低;第三,适当提高钢筋纵向配筋率,以增强伸拉度。在实际设计中,还要根据不同施工环境来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比如,随着现在对房屋建筑抗震要求的提高,在设计防震缝时,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应该严格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4.2后浇带工艺的施工
后浇带工艺施工时,最关键的是保证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不变形,尤其是防止其疏松脱落;另外,在对后浇带进行清洁时,要特别处理钢筋的生锈、腐蚀等问题。在最后的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需要清理后浇带里的杂物,然后除锈,再将两侧的混凝土凿毛,厚涂上界面剂,在这过程中需要利用微膨胀剂来加强混凝土的收缩,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后浇带的强度大于两侧。收缩后浇带的过程一般要进行两个月左右,混凝土的收缩在这段时间内基本可以完成60%以上。对于高层建筑的浇带而言,如果高层建筑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发现高层建筑的沉降比较小,这时就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了。
5.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治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治理裂缝问题,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施工人员,应当在施工前准确掌握施工要求和设计方案,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严格施工操作,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在发生了混凝土裂缝问题以后,我们应当进行最大程度的补救工作。在实施补救措施前,首先需要仔细了解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所在,全面分析其发生的类型、性质。在掌握了裂缝症结之后,要根据不同的发生原因采取不同具体的补救措施。一般在实施补救方法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采用的方法应当从实际特点出发,安全可靠;第二,要全面估计技术方面的应用,杜绝大修大补,做到简单施工;第三,要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第四,必须保证修补后的混凝土裂缝在整体性、稳定性、抗压性能等方面和原来一样;第五,做好预防潜在的破坏措施。
根据笔者总结,目前在国内普遍采用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注入法。当出现的混凝土裂缝比较窄、比较深时,一般采用注入法来修补,即向裂缝内部注入修补所用的材料。其中注入法又可以具体的分为增强粘贴纤维材料加固法、外部钢板加固法、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截面加固法等。第二种,填充法。当裂缝比较宽大的时候,可以采用填充法来修补,也就是将修补所使用材料直接填盖在混凝土的裂缝里。第三种,表面修补法。当出现的裂缝比较小、影响到美观时,一般采用表面修补法,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密切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房屋建筑质量关键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只要相关人员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及时、积极的发现潜在问题,并预防处理混凝土施工中一些易发生的质量通病,就能最大程度的消除工程中的隐疾,搞好工程质量。同时,对于在裂缝的处理上,需要结合建筑房屋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总的来说,对于渗漏的处理,一方面要加强施工中的相应措施,另一方面在施工完毕后,要加强对其养护工作。只要在工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房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红旗.高层建筑房屋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9,(12).
[2]高建国,李小刚.浅谈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1).
[3]张登祥.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理论与控制技术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
[4]孙家瑛,眭少峰.上海长江隧桥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应力监测分析[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