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17 09:40:28 更新时间:2013-01-17 09:24:2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指挥中心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监控技术、卫星遥感技术、视频会议等高科技手段,建设集音视频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及办公自动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指挥决策体系,为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卫星监测、指挥扑救、损失评估等提供技术保证和辅助决策
关键词: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科技;通信技术
正文:在林业系统森林安全防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造成预料不到的灾难性后果和危害。加强战勤保障管理工作,提高战勤保障能力,日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迫切需要,同时也被提到长期与火灾和各种灾害事故做斗争的林业部门重要日程。因此,准确界定林业部门保障管理工作的相应地位,最大限度发挥这支队伍的优势,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森林防火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仅仅具备完善的后方应急指挥中心是不够的,现场指挥车仍然需要强大并可独立指挥的临时指挥中心,应急指挥车作为应急指挥中心派驻现场应急救援的最高指挥场所。救援人员通过单兵系统设备将视、音频救灾现场的信息实时回传到救援指挥车,供指挥人员做出及时准确的救援计划,并进行调度指挥。同时将救援信息通过卫星系统或CDMA/EDGE多通道图像传输系统回传至总指挥中心供领导和专家做远程救援计划分析。此系统更具响应性、可部署性、高灵敏性、多功能性,对实施现场紧急救援指挥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要实现的目标
1、能够及时发现林火热点并迅速准确定位。
2、能够快速制定出扑火方案。
3、能够将扑火方案迅速传达到前线指挥部。
4、能够将火场音视频信息实时传递到省指挥中心。
5、能够进行扑火远程会商。
6、能够展示各类信息资源。
7、能够进行网上办公。
二、系统及功能设计
指挥中心系统主要有9个子系统构成——信息显示系统;卫星林火监测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移动卫星通信指挥系统;森林火灾扑救指挥标绘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会议系统(含视频会议);中央控制系统;运行保障系统。
1、信息显示系统。包括大屏幕、电视、LED、会议平台升降液晶显示屏幕、电视墙监控等显示设备组成。
通过显示系统,可以轻松实现直观、实时、全方位地集中显示各个系统的信息,各系统信息在大屏幕上可根据需要以任意大小、任意位置和任意组合进行显示,并且对显示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以便于指挥中枢准确、实时全面的观看和掌握各方面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大大提高了指挥调度决策(尤其在紧急情况处置时)的效率,增强了各信息显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2、移动卫星通信指挥系统。
卫星通信功能。利用车载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同步通信卫星的Ku波段信道,实现卫星天线始终高精度对准通信卫星,可在行进、静止中均可将有关音视频信息实时的传递到省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现场图像采集及传输功能。通过车载升降摄像机及单兵移动摄像机,实时采集事件现场的语音、图像等实况信息,能够通过通信指挥车传输到指挥中心和前线指挥部,供现场指挥的领导决策;同时,还能够通过卫星或公共网络实时回传到任意具备接受条件的站点;
现场通讯保障功能。除利用车载卫星设备进行音视频和网络通信外,还应利用车载自适应短波和超短波电台,建立专网网络覆盖通信体系,保障应急指挥的需要;
具备视频会议功能。把扑火方案等决策信息传达到前线指挥部,实现扑火远程会商,
计算机联网功能。通信指挥车能够通过卫星通信链路远程登录到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内部,实现信息的查询及交换;
车辆具有良好的通过能力及避震能力,配备有液压稳定系统,在复杂地形实现车辆稳固。
具备外部电源、车载电源、UPS供电、发电机供电等多种供电方式专为综合移动通讯车提供文字处理、传真、复印、打印、音视频播放、照明、供配电等现场勤务保障支持。
3、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包括信息接收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软件。
能够接收处理中卫星数据,可利用卫星达到7颗,监测密度实现平均每2小时1次,热点核实率达到90%以上。
能够全自动接收和处理,自动实现轨道报下载、轨道时间表生成、数据接收、处理、存储和分发等,正常情况下,无需人工干预。出现异常时,会自动报警,并有打印列表等辅助功能。
4、指挥调度系统。
综合通信调度系统是河北省森林防火办公室平时处理日常防火工作、紧急时处理突发事件的通信平台,实现应急平台各类通信系统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等功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各级应急平台的协同统一指挥。综合通信调度系统应在完成各专业通信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实现有线调度、无线调度、移动通信、多路传真、数字录音等系统的整合,完成跨网呼叫与调度,提供统一控制界面,为应急指挥提供通信支撑平台
5、火灾扑救指挥标绘系统。
具备基本地理信息管理、GPS跟踪导航定位、火情标绘管理等功能,用以火灾发生时或发生后在恶劣的火场环境下,精准快速生成火场态势图及相关报告文件,为指挥扑救森林火灾提供依据。
6、会议系统。
可以对各种音频信号进行扩声和发送,并且对音视频进行实时同步录像。同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与各设区市、直属单位之间的音视频互联互通,用以会商火灾扑救方案、下达指令、调动扑救力量。
7、计算机网络系统。
具备满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数据高速处理和大容量存储的需求,用以实现互联网、政务网、政法网等多网络的共同接入。同时确保各网络相对独立、物理隔离、独立运行。并为系统扩展预留接口,保证系统能够平滑升级。
8、中央控制系统。
对指挥中心各项系统和设备进行综合协调控制,将指挥中心所有信号、信息以多种模式分配到各项系统进行输入、处理、输出,从而实现各项系统功能的综合应用。
9、运行保障系统。
系统设计充分满足高可靠性、易维护性、环保节能、抗干扰性的设计原则,构建一个高可用性的整体指挥中心和机房环境,保证系统软硬件和数据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的消除环境因素对信息系统带来的影响。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林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面向防火一线需要,根据“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避免重复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广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森林防火科技水平,为森林防火工作做好科技支撑和储备,加快我国森林防火现代化进程!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