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要点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22 09:46:16 更新时间:2013-01-22 09:49:12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岩土参数合理提供关系到基础设计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技术人员对规范理解不透、执行不当,有些是规范本身存在不足。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重要性;问题;措施
1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涵
岩土工程勘察应正确反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并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检查和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建议合理的勘察报告。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2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给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可供设计使用的重要资料。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对工程的基础形式、结构方案有着重要的影响。反之,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近年来由于对岩土工程勘察重视力度不够,造成的重大事故屡屡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亡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严重不良的影响,工程各方应足够重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3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缺少勘察纲要。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目前勘察中,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有的项目虽有勘
察纲要,但往往是按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编写,没有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有的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3.2勘察手段单一。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常运用综合的勘察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问题。可目前许多勘察单位仍旧按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因而显得手段比较单一。勘察报告内容多停留在定性评价,而定量评价数据较少。
3.3勘察质量不高。
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第一,为了能争取任务,压低预算价,为了盈利,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其次,是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钻探时,为了抢速度,往往是2—3m才提一次钻,结果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软弱透镜体地层。另取样时,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而原位测试工作或室内试验工作只做少量的工作,以此作为依据编造,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3.4忽视面上的研究。
勘察成果就某种程度而言,是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地区性的研究成果,就难以了解该地区各地基土层的特点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地基土就难以给予准确评价。目前我省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因缺乏地区性的经验成果,其结论及建议过于保守,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如高层建筑根据勘察资料,采用筏形基础即可,由于勘察单位缺乏当地经验,建议采用桩筏基础,结果不仅延长了工期,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又如某地区有一层含砾粘土层,无论原位试验,还是室内土工试验,都表明该层土承载力标准值较高。但该层土具有蠕变特征,遇水及扰动后强度迅速下降。但在一般条件下,如果不了解当地经验成果,而建议该土层采用较高的承载力值,将导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3.5忽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目前工程建设的发展主要三个特点:工程愈来愈复杂(建筑层数增加,结构及功能复杂化),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愈来愈差,岩土问题愈来愈复杂。新建工程周围往往早已高楼耸立,工程建筑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愈来愈强烈。有的勘察单位对此认识不足,岩土报告中缺对环境条件论证与评价,特别是高层建筑往往均设地下室,如果环境条件及环境地质不论述评价清楚,则对基坑侧壁支护的设计、施工、就无从着手。目前有较多的勘察技术人员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基坑开挖时使用的很多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4 岩土工程勘察的优化措施
a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其次,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最后,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描述,缺乏深人分析的现象发生。可见,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b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我国推行岩土工程体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岩土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地质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等缺乏了解,习惯于工程勘察的原理及方法。因此,要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当务之急是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
c重视地区性研究,尽早制订地方性勘察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总结几十年来勘察经验成果制订而成的法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由于成因环境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就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言,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稍低一些,而规范是从工程建筑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所建议的指标,对大多数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
d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岩土问题,必须作充分论证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5结束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勘察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切实做好勘察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志芳.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建筑设计管理. 2011(12)
[2] 姜明友.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8)
[3] 陈晨,李晓元,刘博.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11)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