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提前实现国家创新指标
所属栏目:最新公告
发布时间:2013-01-26 14:54:37 更新时间:2013-01-26 15:22:12
近年来,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大幅度提高,为被引次数的增加、扩大科技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的背后,是科研人员付出的艰辛努力,显示出我国科技工作者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国际论文总被引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这个目标的实现时限提前到了2015年。
“中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超过其他国家。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2011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已经进入世界前六。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估计,我国完全有望在2014年提前实现这个目标,甚至实现得更早。”武夷山表示。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分析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发表的SCI论文总量是美国的37%;到了2011年,这个数量又提高到40%。与此同时,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实现了同步进步——2011年,我国表现不俗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提高得很快,从上年的19.7%提高到了29.8%。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认为,每一个百分比的提高都是了不起的事。“可能有人会觉得,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拥有这么多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排名世界第二也没什么。但是仔细想想,这个‘世界第二’有多么不容易。”
武夷山给出了以下两组对比数据: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发表论文6701篇,全北京市发表论文3095篇,不及哈佛大学的一半。“那时侯,有谁能想到中国的科技论文总量在20年后会排名世界第二呢?”
今年到目前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哈佛大学发表的论文数量将近1.4万篇,北京各大学发表论文超过3.8万篇,是哈佛大学的2.8倍。
“这个数据就看我们怎么解读。跟20年前相比,北京的论文数是突飞猛进了。可是,北京有这么多高校,这么多科研院所,这么多医院,这么多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这么多’机构加起来发表的论文量,也不过是哈佛这一家机构的2.8倍。”因此,武夷山认为,一方面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同行之间的差距。
据武夷山介绍,在各个国家中,美国科技论文的发表量虽然遥遥领先,但近些年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其论文数量世界份额正在逐步下降,而欧盟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科技论文数量则出现了整体上升趋势。“表面上,我们似乎将长期止步于‘世界老二’的位置,其实,我们在数量上与美国的差距一直在缩小。”
相关链接:优秀科技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