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城市绿化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30 09:44:29 更新时间:2013-01-30 09:03:29
摘要:近年来,国内城市绿化经历了草坪热、大树移植进城热、南方树种引进热等,引出很多教训。人们逐渐认识到,看似简单的园林绿化其实包含着很多科学道理。违背科学,单凭主观意志行事就会造成很大损失。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为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绿化工程 规划理念 养护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近年来,国内城市绿化经历了草坪热、大树移植进城热、南方树种引进热等,引出很多教训。人们逐渐认识到,看似简单的园林绿化其实包含着很多科学道理,违背科学,单凭主观意志行事就会造成很大损失。
一、园林林绿化中还有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城市绿化急功近利
近几年城市绿化中建设了诸多“形象工程”。有些是领导的灵机一动“拍脑袋”工程,有的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快餐式”工程,往往是“今天提出研究,明天设计图纸,后天就开工”。这些工程无不是时间紧,工期短,缺乏必要的论证调查和合理的规划,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造成浪费和粗制滥造现象。
大树进城,毁大于建。有关专家多年呼吁,要停止大树移植进城,但这几年在各个城市让然愈演愈烈。用于绿化的大树,甚至是古树,多是从农村或山区移植而来。移植一株大树的代价高昂,与同种小规格树相比,费用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它的移植成活率却难以保障,生态效益几近于无。
(二)、规划理念要更新
1盲目跟风,堆土造山。对于北方城市来说这种做法代价高昂,尤其是对干旱缺水的城市。绿地从建设开始就费用昂贵,绿化植被保水保肥能力差,每年要耗费大量的水和肥去维护,养护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成倍增加。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等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2重景观效果,轻生态效益。近几年城市绿化为了强调景观效果,在规划设计中,主动或被动选择大面积草坪和大面积的色带绿篱(如白三叶、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使得草坪和色带绿篱的面积比例过大,乔灌木的比例较小。而这些植物恰恰是养护管理成本最高,生态效益最低的品种。植物的作用具有多功能性,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还有造氧、遮阳、除尘、降噪以及吸收废气、保持水土、增加湿度等功效。现有的绿化设计多注重美化效果,弱化了生态效益。
3重人工绿化,轻天然植被保护。这也是当前造林绿化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绿化中,我们常看到有些地方嫌天然生长的林子不好看或者树种经济价值不高,毁掉后种上人工林,专家们认为,从生态保护角度看,这样做完全是舍本逐末。例如,我们在公路绿化时,常常是每隔数米种一棵树,看起来整整齐齐的。而在国外,那里的公路两边混合生长着各种植物,不讲究整齐划一,完全是一副自然生长的状态,透出一种浓浓的野趣。
4规划中的人性化。一方面,我们把“人性化”一词作为一个概念或口号,空喊了那么多年,却不能在项目中正确运用;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项目确实做了,却不能使群众理解。这正是因为不理解“人性化”的真正含义。我认为一个真正人性化的园林规划必须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方便群众之无所不及。简单的说:“老年人喜欢下下棋,年轻人喜欢运动,能让他们不必每天到处找场地;少年儿童喜欢戏水,让他不必只能去游泳馆;……”。这就是人性化。我们经常看到在公园中挂着这样的牌子:“禁止攀爬”、“禁止戏水”、“禁止踩踏”等。在我们国家不少城市草坪旁都竖有“禁止践踏草坪”的告示,不能踩踏草坪似乎成了一种常识和社会公德。这一点,国外的做法与我们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草坪就是给人服务的,人们在草坪上活动、休闲,可以放松心情,还能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激发起一种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我们不要一味的为了方便管理去束缚、压制人们亲近自然的天性。
(三)、养护管理不到位
1管理粗放。绿地的养护管理不够细致,苗木达不到设计中生长状态和景观效果。苗木管理失控,或存在疯长现象,侵占其他苗木生长空间,或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感受不到自然之勃勃生机。
2损绿毁绿现象严重。对于我们的城市来说,每一片绿、每一棵树都是弥足珍贵的。沿路一些单位为了出入方便,私自从绿化带挖路,或者一些商家嫌绿化带碍事,为避免树枝遮挡招牌,未经允许,擅自砍伐树枝或过度修剪灌木。更有甚者,采用剥树皮、注除草剂等手段,恶意损绿。部分门店将食物残渣、废油废水、煤灰等杂物倒入绿化带中污染绿地,行人为图方便穿越绿化带,时间一长,导致苗木死亡。还有车辆践踏碾压,病虫害危害死亡等时有发生。
3养护管理观念落后。园林管理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我们的日常做法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更新的观念误区。我们常看到勤劳的园林管理人员在认真地打扫落叶,清除杂草,其实,这要进行分别对待,硬质路面、草坪上的落叶要打扫干净,密林、灌丛下的落叶则无需清理。落叶看起来是无用的废物,掉在地上还影响美观,实际不然。生态环境专家认为,落叶对环境有多种益处,它覆盖在泥土上,晴天可以减少灰尘扬起,雨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为一些昆虫提供庇护场所甚至可成为蚯蚓等的食物,落叶腐烂后还可成为树木等的肥料。冬天,金黄色的各种形状的落叶还成为一种景观。杂草对大部分绿地来说是要清理干净的,但在一些防护林、护坡等地方,人工植被不易成功,自然杂草却是有益的。有人认为树下的杂草有碍观瞻,把它们拔得光光的。殊不知这样一来,泥土裸露在外弊端更多,晴天容易起尘,雨天容易产生泥浆。
二、城市绿化中的对策分析
(一)、遵从科学规律,提高认识水平
首先,我们的行政首长、行业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摒弃陈腐的长官意志,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懂则不为,多听取不同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再以长官意志代替科学决策。这样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也阻滞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其次,我们的园林工程师也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但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亦要向同行学,到南方去学,有条件的也可以到国外去学。我们的设计人员应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更要善于发掘自己的特色,提高设计水平,多出精品,丰富景观艺术效果。
城市园林绿化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只有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园林绿地的维护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我国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力量薄弱,城市园林绿化基础差,居民绿化意识低下等,这些决定了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增强自觉性与责任感。
(二)、遵循生态规律,城市绿化中的美化效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它的生态改善效果,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健康。为此,要防止盲目跟风、重走弯路,从观念上走出误区。在制定绿化方案时,平衡好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三)、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是现代城市的主体,城市绿化是人而服务的,园林绿化追求美是一方面,但是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而不应该把绿化与人对立起来。
(四)、加强城市绿化法规建设,保护园林绿化成果。管护工作并非十分高难、复杂,但却很繁琐,这就要求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公共绿地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落实管护责任,并应派员指导单位绿地的管护。
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而且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绿化要为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离超 王利伟 宋玉芝,城市园林绿化之我见,《河北农业科技》2008年第08期。
2.薛石波,浅谈低碳园林的设计与施工,《现代园艺》2011年第09期。
3.张忠贵 王继涛,走出城市绿化误区 加快大庆园林绿化步伐,《中国林副特产》2005年第03期。
4.李全欣;范强;蔺要伟,浅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第30期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