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中的立体绿化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3-02-07 10:57:04 更新时间:2013-02-07 10:19:04
摘 要:城市生态学研究表明,城市中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及人文活动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立体绿化是解决人和建筑物两者与绿化争地的矛盾满足城市绿化要求的唯一最佳措施。
关键词:立体绿化;城市;前景
1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追求宽敞、方便的公共空间的同时,也追求舒适的景观环境,已成为一种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当一栋栋钢筋水泥的建筑挤满了我们周围每一寸土地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最缺少的原来是绿色。人们不得不面对由此而来的空气、噪声污染,空间拥塞,生态失衡等问题。这些促使人们对绿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城市生态学研究表明,城市中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及人文活动因素是密切相关的,环境绿化起着仅次于人的主导作用,可以说城市绿化功能上有如人体的呼吸系统,外貌上有如人体的眉发。上海世博园85%的建筑物在设计修建时都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装饰理念——立体绿化,即在屋顶、墙体等地面资源以外的空间实施绿化。其作用不仅仅是美观,它还能有效解决空气污染、热岛效应、耗能惊人、人们内心压抑这些“城市病”,是解决人和建筑物两者与绿化争地的矛盾满足城市绿化要求的唯一最佳措施,代表着未来城市的一大发展趋势。
2立体绿化的分类
立体绿化的主要形式及方法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体条件,选择各类适宜的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中,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表面。如屋顶、墙体、阳台、架廊、建筑小品、立交桥以及室内。把这些裸露面和可绿化空间用绿色植物覆盖起来,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2.1墙体绿化
墙体绿化是立体绿化中占地面积最小,而绿化面积最大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包括攀援类壁面绿化和设施类壁面绿化。攀援类壁面绿化是利用攀援类植物吸附、缠绕、卷须、钩刺等攀缘特性,使其在生长过程中依附于建筑物的垂直表面。攀援类壁面绿化的问题在于不仅会对墙面造成一定破坏,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布满整个墙壁,绿化速度慢,绿化高度也有限制。设施类壁面绿化是近年来新兴的壁面绿化技术,在墙壁外表面建立构架支持容器模块,基质装入容器,形成垂直于水平面的种植土层,容器内植入合适的植物,完成壁面绿化。设施类壁面绿化不仅必须有构架支撑,而且多数需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2.2阳台绿化
阳台是建筑面上的重要装饰部位,既是供人们休息、纳凉的生活场所,也是室内与室外空间的连接通道。用各种花卉盆景以及盆架把阳台绿化装饰起来的方式称为阳台绿化。在阳台、窗台上种植藤本、花卉和摆设盆景,不仅使高层建筑的立面有着绿色的点缀,而且像绿色垂帘和花瓶一样装饰了门窗,增添了生活环境的生气和美感。
2.3架廊绿化
架廊绿化是现代城市利用街头绿地,改变居民区及公共地带,进行立体绿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攀缘植物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借助于各种形式,攀缘各种建筑小品(构筑物)并组成景观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
2.4篱笆与栅栏绿化
篱笆和栅栏是植物借助于各种构件攀缘生长,用以维护和划分空间区域的绿化形式。作用主要是分隔道路与庭园,创造幽静的环境,或保护建筑物和花木不受破坏。
2.5屋顶绿化(屋顶花园)
屋顶绿化是指植物栽植或摆放于平顶的一种绿化形式。是在一般绿化的基础上,进行园林式的小游园建设,为人们提供观光、休息、纳凉的场所。建屋顶花园首先要考虑屋顶的承重和防渗等问题。在降雨量较大或干旱的地方,对屋顶花园的灌溉排水问题要给予特别的注意。植物的选择应该以草坪草、花灌木为主,适当点缀一些小乔木。宜选择顺根系较发达,而直根不发达的植物,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抗风抗旱能力。植物的规格和重量都应予以控制,以维持其限量生长。土层厚度应该在45cm左右,栽培基质应该专门配置研究,要求保水、重量较轻,以农田土、腐叶土、蛭石、保水剂等。
2.6室内绿化
室内绿化是利用植物与其它构件以立体的方式装饰室内空间,构成景致。从最初的盆花、盆景开始到现在,山石已引入室内厅堂。园林式的小花坛、瀑布与水池也在各种现代化的豪华建筑内屡见不鲜。
3立体绿化的作用与功能
3.1环境生态功能。
和其它绿化相同,立体绿化能起到防风吸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减弱太阳辐射等作用。联合国环境署一项研究表明,有绿化的屋顶,室内温度夏天可以降低2至5度,冬天可以提高2至5度,能吸收30%的粉尘,吸收并储存6%的雨水。如果一个城市的屋顶绿化达到70%以上,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硫含量将下降80%,热岛效应会彻底消失。
3.2景观特色功能。
立体绿化能隔离空间,增加绿视率,对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立体景观艺术效果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利用屋顶修造空中花园、建设空中绿洲,对改造城市景观,营造“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特色风貌,具有独树一帜的功能。
3.3经济效益功能。
在土地资源日益宝贵的城市中,植树造林需要的土地成本很高,而立体绿化需要的空间资源,特别是屋顶空间是免费的。以太仓为例,每平方米拆迁补偿费已达7000-8000元,而在屋顶建1平方米绿地仅几百元,不足地面绿化成本的1/10。同时,屋顶绿化在夏季可使室内温度下降,可降低空调负荷20%以上,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3.4社会效益功能。
屋顶绿化,尤其利用宾馆、综合楼和娱乐平台建成的“空中花园”,形成空中览胜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开放空间,在视野与开敞感上远胜于地面绿地,又具有与地面绿化相仿的清新、舒适和安全感。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利用屋顶绿化建成的“空中花园”,已成为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城市开放空间之一。
4立体绿化的发展前景
在德国,1982年就产生了屋顶绿化相关立法,所以发展得较早、较快。而我国立体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上海已建设100万平方米的空间花园,但是和它所有的屋顶面积比起来还不到1%。北京市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在坚持实施屋顶绿化,到现在完成了100万平方米,依然不到全市屋顶总面积的1%。成都市的立体绿化做得比较突出,完成了3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市民人均1平方米的水平。其次深圳、厦门、南京、杭州等城市也相继开展了立体绿化工程。通过这次世博会,立体绿化吸引了很多城市管理建设者的关注,他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城市建设规划,把立体绿化写到方案中。可以说,我国立体绿化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镇的人均绿地面积等的需要,真正进入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和建造范围。很多民众对立体绿化的理念并不清楚,屋顶绿化需要社会各个阶层人士,尤其是政府的支持。政策上的“瓶颈”还有待突破。经济方面,对于屋顶绿化补贴,国内的相关补贴资助并不多。而暂时居高的造价将随着绿化技术、社会绿化需求等各方面的发展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中国林业出版社[M],2004
[2]庞广强,黄江红.城区应大力发展立体绿化[N].贵州日报,2008-03-11
[3]王仙民.屋顶绿化[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