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相关措施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3-02-27 09:49:37 更新时间:2013-02-27 09:01:31
摘要:能否做好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能够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安全、计量准确性以及相关用户的经济效益。本文的叙述重点在于从电能计量所的职责、相关的技术要求、在电器的安装前管理、电器安装后的验收、计量检定以及相关计量故障差错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方式和措施。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验收;检定;故障差错预防处理
0 引言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能够充分保障电能量值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安全可靠性,进而充分满足进行公正计费以及正确计算电力系统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的需要。同时还能够充分减少在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漏洞和隐患,进而降低电网线的电能损耗,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相关经济效益。
1 电能计量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以及技术装备
为了充分增强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首要条件是充分提高电能相关计量专职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进行相关技术装备的配置过程中应该充分遵守以下的相关原则:
a)在确定相关的高计量标准器应该根据所辖供电区域内的有关被检电能表、互感器的相关最高的准确度等级、测量的相关量程和规定的量值传递任务来进行确定,但要设置恰当的准确度等级。
b)在进行工作计量器的配置过程中,应该根据的因素是:被检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年检的工作量、本单位的相关工作定额。
c)必须配备齐全相关的计量标准器。
d)选择相关计量检定方法较为简便的计量标准器。
2 电能计量装置的相关技术要求
电能计量装置的相关技术包括二次回路电压降、电能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配置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专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确定、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等方面。
a)电能表、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b)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对计费用计量装置,应该小于额定二次电压的0.25%;对于其它的计量装置要小于相关额定二次电压的0.5%。
c)对于35KV供电用户,应该专用配置相关的互感器或者相关的电能计量柜;对于小于10KV的三相线路供电用户,应该配置统一标准的相关电能计量柜。
d)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对于安装在用户处的大于35KV的计费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应该装设相应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是可以装设相关的熔断器;对于小于35KV的费用电压互感二次回路,不应该装设相应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以及熔断器。在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应该选择铜质单芯绝缘线作为相应的连接导线。
e)对于专用互感器相应额定负荷,应该确保其实际二次负荷的25%--100%在相应的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之内。
f)对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确定,应该保证其在互感器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实际负荷电流能够达到相应额定值60%,最低值应该大于30%。
g)应该采用相应的过载倍数大的电能表,从而达到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的目的。
3 安装前的相应管理工作
要按有关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确定合理的计量方式。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审定,具体内容包括用户的电能计量方式、电能表与互感器之间的接线方式、二次回路专用互感器的相应的二次负荷及额定功率因数、计量器具的相关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的标定电流、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电能计量柜和电能表的相关安装条件、高压互感器与其它高压电气设备的之间的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等工作。最后一项管理工作是对电能计量器具的进行相应的订货计划与验收工作。
4 装后的相关验收工作
对于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后的相关验收工作包括:
a)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与技术性能、用户电能计量方式、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安装工艺质量与计量法制标志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
b)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一次与二次回路接线情况,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c)对二回路中间触点、熔断器以及试验接线盒的接触情况进行检查。
d)对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和电压互感器的相关二次回路电压降进行测量。
5 计量检定
5.1 能计量装置的检定类别与周期
作为计费用的电能表、互感器,应该在安装前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定工作,同时在一个月内进行相关的检验,并且对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同时应该定期轮换拆回进行相关检修以及试验检定。
对于电能表,单相表要每5年进行轮换,三相表应该每3年进行轮换。高压互感器要每10年进行相关轮换工作或者相应的现场检验,对于低压电流互感器,至少应该每20年进行一次轮换。
5.2 对计量标准器以及试验用仪表器进行周期性检定
感应式的标准电能表、电子式标准电能表、电能表检定装置、标准互感器、试验用仪表仪器、互感器校验仪的检定周期,应该按照相应的规程进行。
5.3 计量检定的相关管理
具体工作包括:相关计量检定计划的制定、进行计量标准的管理、对电能表互感器进行相应的检定管理、进行相关的现场检验管理、印模、印钳管理等。
6 故障差错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电能计量发生相关故障差错的工作重点下面的几点:电能表与互感器接线差错、互感器变比差错、电能机械故障与电气故障,倍率差错、电流互感器开路或匝间短路,电压互感器断熔丝或者相关的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发生雷击或者负荷过高产生烧表和烧互感器的现象。
6.1 根据计量的相关规程要求,对相关的计量装置进行完善
a)选择那些具有高精度以及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多功能电能表。
b)根据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相关误差,合理进行相互的组合配对,这样能够充分降低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c)合理进行选择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在选择时候要充分根据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相关情况。
d)同时在投产之前,要进行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进行测量。
e)对35kV以上的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35kV及以下的,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熔断器。
6.2 采用合理的计量方式,减少相应的计量误差
a)对于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相关电能计量装置,优先选择三相三线制的电能表。
b)对计费用高压电能计量装置要设置相应的失压计量器。
c)合理进行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d)采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
7 防窃电措施
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办法:在高供高计专变用户通常会采用高压计量箱;而在高供低计专变用户通常会选择采用专用计量柜或者相应的计量箱,普通三相用户可以采用独立的电表箱,而单相的居民用户可以选择使用相应的集中电表箱。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中国电力出版社
[2]《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DL698-1999)中国电力出版社
[3]《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645-1997)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