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何谓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及评职范文
所属栏目:职称评审
发布时间:2013-04-25 14:59:25 更新时间:2025-01-20 16:00:05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交通规律,讨论你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决策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与评价、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营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客货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目的,该学科有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管理工程演变而成。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在对专业研究内容继续划分,各大学、科研院所对研究方向的名称不一定统一,但具体就内容和方法而言几乎一样,故研究方向主要分一下六个方面:
1.交通安全
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揭示产生交通事故的机理和规律,科学的预测、预报交通事故,从而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2.交通规划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权衡规划区的经济发展,研究在一定交通资源条件下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动态平衡关系。在规划区内修建适度交通设施,选择合理交通方式,为出行和经济发展提供交通条件。
3.交通流理论与交通设计
运用数学、物理定律来描述交通特性,并根据用路者的特性改进交通设计方法,力求设计出符合人的生理、心里反映和行车规律的交通设施。
4.交通规律与控制
运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原理组织、诱导交通,以期减少拥堵、提高安全水平、最大限度的利用交通空间。
5.智能交通系统
运用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综合技术,研究具有职能特征的交通运输系统。
6.交通经济
运输经济(吉大)、交通经济(长安)、交通运输经济(同济)。
教材:《交通工程经济学》、《运输经济》、《交通经济论》。
职称论文范文。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类评职论文范文。本文是选自国家级期刊《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的职称论文范文:以镇江市为例探讨公交导向的带形组团城市适应性交通供给策略研究。
摘要:带形组团城市作为集城市形态和功能分区于一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对交通体系构建具有特定的要求。公交优先是引导带形组团城市结构形成、发挥交通系统效率的重要战略举措。论文通过探索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形态的关系,分析带形组团城市空间形态对交通系统的要求及TOD模式引导带形组团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以镇江市为例,从城市交通总体引导策略、交通模式选择、交通分区策略、公交导向的道路网建设、公共交通网络构建等方面研究基于公交优先的带形组团城市的交通供给策略。
关键字:带形组团城市,交通供给策略,公交优先
0引言
西班牙工程师玛塔(Auturo Soria·Mata)在1882年提出了“带形城市”的理论,主张城市沿一条交通干路发展,城市的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平行的布置在交通干线两侧,形成呈狭长带状发展的城市形态。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开敞式过渡,出现了沿主要轴线呈组团的带状发展的理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和人为因素等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带形组团城市,如深圳、济南、兰州、镇江等。这些城市往往基于圈层模式发展演变而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摊大饼”式的发展,但也存在其固有的缺点:一般靠一条或几条主干道来进行组团间空间连接,这极大增加了主干道的交通压力。此外,城市纵深太长,增加了城市公共服务和交通系统的消耗。
公交导向是引导带形组团结构形成、提高交通系统效率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建设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来缓解交通压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公交导向的真正实现必须依靠城市形态的支撑,只有建立一个适合公交服务的城市形态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带形组团城市这种狭长的城市结构,中心组团与其他组团间有明显的交通走廊,增强了公交出行方式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客运走廊高度支持,引导城市呈轴状发展。因此,带形组团城市在进行综合交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其特点,在城市形态与城市公共交通之间建立一种彼此适应、相互促进的关系,真正实现公交优先和公共交通对城市的引导,使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