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论文混凝土施工方向论文范文一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3-08-01 10:39:35 更新时间:2013-08-01 10:51:16
本文选自国家级期刊《科技致富向导》,《科技致富向导》杂志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山东省科协主管主办的国家级正规刊物,杂志融新闻性、科技性、创新 性、可读性、针对性为一体,以“引领科教新潮流,展现科技新成果”为宗旨,坚持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与探讨,汇集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实战 派的宝贵经验,集学术性、前沿性、实践性为一体,为科技、教育工作者打造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个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增大,重型运输车辆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公路路面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地区因为地理、地质条件的限制在公路施工中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随着新工艺、新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不断推广和应用,许多的技术难题已经被攻克。
关键词:锚杆锚索,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施工,工程应用
一、预应力锚杆、锚索在公路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锚杆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锚杆的承载能力和边坡稳定安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施工条件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认真组织施工。锚杆施工包括施工准备、造孔、锚杆制作与安装、注浆、锚杆锁定与张拉等五个环节。
1.施工前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施工前的调查和施工组织设计两部分。施工前的调查是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必要资料,其内容有:①锚固工程计划、设计图、边坡岩土性状等资料是否齐全;②施工场地调查,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情况;③施工用水、用电条件调查;④边坡工程周边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各种状态调查;⑤掌握作业限制、环保法规或地方法令对施工造成的影响;⑥其他条件的调查,如施工用便道、气象、安全等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书包括工程目的、工程概要、设计锚杆规格和锚固力要求、工程进度、组织编制表、使用机械、临时设施、使用材料、作业程序及人员配备、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管理计划、应交付工程验收的各种技术资料、施工管理程序图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施工工艺
(1)准确放出各锚杆孔的位置,搭设脚手架,架装潜孔钻机并稳固。用仪器测定钻机导向架的倾角,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倾斜度。
钻进过程中如遇到严重塌孔,应立即停止钻进,进行注浆固壁处理((注浆压力0.1~0.2MP),注浆36h后重新扫孔钻进。钻孔采用回转钻进方式,钻进时采用泥浆循环护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继续超钻20~50cm。钻孔完毕后,用高压风清除孔内残留物。锚杆钻孔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孔径、长度和倾角,采用适宜的钻孔方法确保精度,要使后续的杆体插人和注浆作业能顺利地进行。在钻进过程中根据实际地层变化情况,随时调整钻进参数,以防止造成孔斜偏差。
(2)在锚杆制作上,棒式锚杆的制作十分简单,先按要求的长度切割钢筋,并在外露端加工成螺纹以便安放螺母,然后在杆体上每隔1~3m安放隔离件以使杆体在孔中居中,最后对杆体按要求进行防腐处理,这样棒式锚杆的制作便完成。而对于多股钢绞线的锚索,其锚固段的钢绞线呈波浪形,自由段的钢绞线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护处理。
(3)锚固的注浆是锚杆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注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锚杆的承载能力。锚孔一般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沙浆灌注,浆液的拌合成分、质量和灌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锚杆的粘结强度和防腐效果。一般要求有:①按设计规定选择水泥浆体材料。②注浆作业应连续紧凑,中途不得中断,使注浆工作在初始注人的浆液仍具塑性的时间内完成;在注浆过程中,边灌边提注浆管,保证注浆管管头插人浆液液面下50~80cm,严禁将导管拔出浆液面,以免出现断杆事故。实际注浆量不得少于设计锚索的理论计算量,即注浆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③二次高压注浆形成连续球型锚杆的注浆还应注意:一次常压注浆作业应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浆液;对锚固体的二次高压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0MPa时进行,注浆压力和往浆时间可根据锚固体的体积确定,并分段依次由下至上进行。
(4)锚杆锚索的张拉与锁定:该锚索加固边坡防护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标准强度为Rb=1860MPa。锚索张拉控制力为520.8kN,超张拉10%。锚杆的张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张拉设备使锚杆杆体自由段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对锚固结构施加所需求的预应力值。在张拉过程中应注重张拉设备选择、标定、安装、张拉荷载分级、锁定荷载以及量测精度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3.锚杆锚索验收试验
锚杆验收试验是在锚固工程完工后为了检验所施工的锚杆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而进行的检验性抗拔试验,该试验起到鉴别工程是否符合要求的目的。通常验收试验检验的锚杆的数量应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一个边坡不得少于3根。验收试验最大试验荷载:对于永久性锚索应为设计轴向拉力值的1.5倍;对于临时性锚索应为设计轴向拉力值的1.2倍。荷载分级施加并测读各级荷载下的伸长值。试验结果进行计算机处理,并绘制试验荷载一位移曲线。
4.锚杆锚索的蠕变试验
在软粘土中设置的锚杆,在较大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蠕变变形,为了掌握软枯土中的锚杆的工作特性,国内外的有关标准都对锚杆的蠕变试验作了相应的规定。我国有关锚杆标准规定,凡塑性指数大于20的土层中的锚杆,均应进行蠕变试验,且试验的根数不应少于3根。
二、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外加剂后掺法:①拌合时先向搅拌机加入细集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在加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均匀后在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②拌合时先向搅拌机加入细集料、粗集料、部分拌合水喷淋搅拌均匀后,在加胶凝材料和剩余水及外加剂,并继续搅拌至均匀。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小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小于2分钟,也不宜超过3分钟。外加剂后掺法有利于发挥外加剂的利用率。
2.净浆裹石法:用部分胶凝材料以极低的水胶比拌合成净浆和石子进行第一次搅拌,然后在加入砂子,用其余的胶凝材料和正常的水胶比进行第二次拌合。第一次拌合时在砂石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胶比很低的水泥浆裹层,第二次拌合形成的混凝土中的界面过渡层的Ca(OH)2生成量不再富集,取向性不再出现,空隙率大大减小。2.3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混凝土浇筑的自由倾落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有辅助器具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离析。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法进行,浇筑时间间隙不超过90分钟,不得随意留施工缝。
三、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公路建设施工中涌现出许多新工艺,这为提高公路性能和质量创造了可能。但我们不应满足于当前的技术,而应当不断探索、分析,寻找出更加完善、科学的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韦营,道路施工新技术的运用,科技信息,2007
[2]张红春,平原区高速公路新技术应用与管理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杨渡军,公路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徐永杰,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