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文资源大全电力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3-09-07 13:39:53 更新时间:2013-09-07 13:43:53
月期刊网给各位作者提供中国论文免费资源下载,参考。电力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电源技术应用》杂志(PowerSupplyTechnologiesAndApplications)创刊于1998年4月,由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亲 自题写刊名,中国电源学会、陕西省电源学会联合主办,是电源行业第一本面向应用、具有较强学术性、实用性和信息性的中级技术刊物。多年来一直坚持“致力于 电源科技的发展进步,传播业界信息,推广名优产品,百分百面向应用”的办刊宗旨,依托中国电源学会的行业优势,立足电源领域,跟踪报道业内领先技术及管理 理念,在目标读者群中确立了独有特色、与众不同的媒体形象,成为电源行业领域知名的品牌期刊。
摘要:低压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质可靠的供电将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本文从分析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因素入手,阐述了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重要作用,对策研究
1、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作用
低压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实现销售、提供服务的基础,直接与客户和企业的利益项链。据统计,海西公司用户停电故障中的80%是由于配电网故障引起的。因此,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低压配网用户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它指在统计期间,10kV配电网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供电可靠率=[1-∑(每户每次停电时间))/(总用户数×一年的小时数)]×100%。低压配电系统直接与用户相连,是电力系统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10kV配电网覆盖每条街道,再通过低压配电网延伸至每个用电客户,一旦配电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试验,就会造成系统对用户供电中断,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配电网的发展有些滞后,不能适应广大客户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低压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高低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2、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2.1低压配网受主网架结构影响可靠性偏低
由于海西地区电源支撑点分布不均衡,现有的配电网变电站电源点较少,导致低压配网网架不合理,10kV线路供电半径过大T接用户多等,影响低压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2.2低压配网设备老旧、技术标准偏低,故障跳闸频次高,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
海西电网现10kV配网中,仍然运行着一部分产权属于用户的老型号设备,如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阀式避雷器、针式绝缘子等。一方面,这些老型号的设备相对现行的运行要求,技术标准偏低;另一方面,这些运行已久的设备,其内部绝缘、瓷支柱老化情况严重,经高温或风吹雨淋后易发生故障,导致馈线跳闸或接地,重合闸成功率往往非常低。以海西地区2012年统计数字10kV配网因设备原因造成馈线跳闸、接地共23次,重合成功率仅为8.7%。而且由于用户设备疏于维护,设备发生故障直接导致馈线跳闸、接地的情况比较普遍,影响低压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
2.3非故障停电,未按计划时间停、送电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
非故障停电原因包括35kV及以上的输变电线路或变电站改造、检修、预试以及配电网检修、改造等。35kV及以上输变电线路架设跨越时,要求配网配合停电;变电所主变过载或设备检修、改造等,都会引起配电网停电。特别是近些年的城农网改造以及市政工程,要求配电网配合停电的次数增多,线路停电频繁,影响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2.4负荷密度分布不均,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
用户密度与分布。用户密度是指每单位长度线路所接用户数。因用户负荷的不同,各回线路用户密度一般也不相同。在估计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时,可取平均密度。按现行供电可靠性统计指标,对同一接线方式,用户分布情况不同,可有不同配电质量服务指标。按用户分布模式分析,用户大部分分布在线路前段,线路中、后段故障可通过分段断路器隔离,从而前段线路可恢复运行,故有最佳的评估结果,用户大部分在线路中段的模式次之,用户集中在线路末端的分布模式最差。
3、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对策研究
3.1改善电网结构,增加电源支撑点,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10kV配网规划要与主网规划紧密结合,不仅要根据负荷预测和负荷分布划分供电区域,确定导线截面、变电站规模和配变容量,主网规划还应保证配网发展裕度、配网网架构成和运行方式变换的要求,合理设置电源支撑点,主干线增设联络开关,逐步满足低压配网中“手拉手”运行方式的需求,缩短配网线路供电半径,提高配网线路供电可靠性。
3.2加大配网设备改造力度,推广使用新产品,从技术入手,提高供电可靠性
用棒式绝缘子替换针式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因耐压能力差,在雷雨季节,经常发生击穿,引起单相接地,且故障点不易寻找,延长了停电时间,用棒式绝缘子后,情况大有好转。将无保护功能的台普通型分段开关更换成带有速断保护功能的智能型开关;将裸露在外的配变线路的分段分支开关及配变的开关桩头、刀闸的连接点全部进行绝缘包覆;安装智能故障指示仪,精准判断故障范围,缩短查找故障的时间。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的隔离用户故障,避免越级跳闸,跳闸次数显著降低,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2012年海西地区10kV线路可靠性指标统计:实施前1—6月10kV线路跳闸21次、可靠性指标99.82%,实施后7—11月底,10kV线路跳闸8次、可靠性指标99.90%。
3.3采用先进设备,实现配网自动化,提高供电可靠性。
采用先进设备(自身故障率低),通过通信网络,对配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故障发生后,能自动将故障段隔离,非故障段恢复供电,缩小停电范围。另外,联络开关与切换开关相互配合,可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电负荷转移到其它系统,恢复供电,从而缩短非故障线路的停电时间。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
3.4加强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3.4.1建立决策管理层、指标控制层和支持层三级保证体系。供电企业应成立可靠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和落实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及配电网络建设规划方案的讨论、制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相关规定和办法,切实完成可靠性指标。各有关部门可靠性管理人员组成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负责可靠性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使信息传递和有关资料整理、上报工作,及电网规划、设计、基建、施工、生产运行等相关工作有条不紊。
3.4.2提高检修计划的执行率,加强停送电管理,实行每周生产例会制度,由分管生产的领导统一安排停电检修工作,加强部门间停电信息沟通,实现一次停电,多家配合,避免重复停电,严禁计划外停电,彻底杜绝随意性停电。及时制订上报月度计划、周计划,由调度部门统一管理和协调,编制合理的停电检修计划,使变电、线路、业扩、农网改造等停电有机结合起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则可能需增加对电网的投资,使电网的经济性下降,但若不采取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则包括停电损失在内的电网总成本可能反而会上升。提高供电可靠性,不仅是用户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龚亚峰.徐州城区配电网配电可靠性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
[2]区家辉.提高10kV配电网配电可靠性的措施[J].湖北电力,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