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论文发表范文赏析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09-12 14:40:09 更新时间:2013-09-12 14:06:06
园林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很多城市都会修建一些公园,更有的生活小区里也会有园林般的环境,虽然我们不会经常见到颐和园那么壮大规模的园林,但是大大小小的园林在各个城市还是很常见的。《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由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担任主编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1984年创刊,邮发代号:2-772。
摘要:现如今,城市的园林绿化程度成为评价该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城市园林绿化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和是否“宜居”的重要尺度。本文笔者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市政园林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现状,重点对做好城市园林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现状,要点,质量控制
1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的建设重点开始逐渐从基础设施向生态环境转移,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作用和环保意义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否能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宜居需要,并通过运用植物群落和人造景观的合理布局,发挥出有益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的多种功能,成为了摆在市政园林工作者面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的市政园林建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就其施工管理方面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施工者观念陈旧,认为绿化施工不过就是种树养花和照搬图纸,生态园林建设的概念不明确;其次,施工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一些工作者缺乏技术和创意,管理不到位,使原本精良合理的设计无法在现实中体现出来;此外,绿化施工缺乏有力的监理措施,各种规范要求不严格,对于很多技术要点没有强制性规定,失去了对施工质量和工程品位的有效控制。
2市政园林建设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前期的准备工作
按照《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园林建设应严格按批准的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进行施工,并对各项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通过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完全掌握其设计意图。同时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调查,充分掌握相关数据和资料,并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计划,保证开工后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特别是在实施园林工程的招投标制度时,更有必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组织计划中应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并厘清各方的工作位置、时间、进度、人员情况以及各项需要协调配合的事项。
2.2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园林的建设施工可以为分为土壤施工、苗木栽植以及园林造景等环节,下面仅对施工中的一些重要技术要点做一简述。
2.2.1园路
园路一般分为联系全园的主要道路(包括人行、车行、消防、救护等)和沟通各景观点的次要道路(如林荫道、滨江道等),此外一些功能性园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较流行的有休闲小径和健康步道等,它们为居民的休闲和健康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丰富了园林建设的内容和层次。
在园路的铺设中,应严格依照设计图纸的位置及道路宽度进行施工。根据不同的地质和气候环境选取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材料进行铺设。块料路面的铺砌应注意:广场内的同一空间,园路的同一走向,应以同一种式样进行铺装,不同地点则用不同的方式铺砌,组成全园园路,达到通过铺装来表达园路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的效果。一种类型铺装内,可以不同大小、材质及拼装方式的块料组成。块料的大小、形状,应与环境、空间相协调,并应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表面粗细适度,既要能够过儿童车,走高跟鞋,也不致在雨天跌倒受伤;块料尺寸模数,应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最后,还要加固块料路面的边缘。此外,还应考虑到园路与周边植物的关系,在取得最大绿化效果的同时,又不使植物妨碍到通行和观景。
2.2.2灌溉系统
市政园林的灌溉水源一般以城市供水系统为主,管网中不同管径的干支管则首选防锈蚀的UPVC管、PE管,首部枢纽和喷头的选用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的控制系统加强灌溉的准确程度。选择管件时应针对城市绿地分散,形状复杂,管路多拐弯的特点,将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的比例上升考虑进去。选择管径时,应考虑到用水高峰期对水源水压的影响,安装必要的增压设备或减压设备,以保证喷头在正常压力范围内工作。在喷头的安装上,每块绿地由中间向四周布置喷头,射程要相互压盖1/3~1/4,一条支管上的两个喷头的压力差不能超过20%。喷头可布置在草坪拐角处的圆弧中心上,有些条状草坪还可布置矩形喷头。地埋式喷头的顶部可按低于地面5mm进行安装,绿地周边的喷头应与园路保持一定距离。由于城市绿地中有许多地处各单位、街道中,地下隐蔽工程较多,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比如管道边沟过马路的问题,就可以采用通过马路下打孔或铲子人工掏进的方式,提高施工的效率。
2.2.3种植工程
植物质量:要求苗木茁壮、根系发达且无病害,并从胸径、树高、冠幅等方面控制其质量;土壤质量:土壤的理化性质应能适应大部分植物生长,其pH值一般应控制在6.5~7.5之间,透气性良好,土壤肥力高;栽植技术:植穴深度及宽度应按土球四周及底部平均预留10cm~20cm宽度的标准开挖,以便回填客土。植物的栽植应首先种植大型主体树木,而后配置小乔木及灌木类;种植时植穴底部应先置松土10cm~20cm,回填应使用所定分量之肥料混合土分次埋下,同时灌水并充分夯实。
3施工组织与管理
城市园林建设工程的管理一般分为施工组织、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几个部分。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完善各环节的管理机制。施工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和土建、绿化班组组成的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并由经理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规范化、法制化、人性化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包括对施工准备、正式施工、养护管理及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工作的监管和控制,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在准备阶段,应落实分包协作单位、施工条件和任务以及苗木植物的订购;施工中应严格落实组织措施和技术标准,保证其充分体现设计者的意图,并在出现意外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施工的进度、成本做到实时控制,并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文明。在验收养护阶段,应落实预检、隐检工作;整理和审定交工验收资料,组织**工程交工验收;负责编写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总结资料;做好工程的养护前技术交底,编写保养计划,落实养护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木伟.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5).
[2]钟京旭.园林规划中园路的设计与施工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7).
[3]金玲,郑福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管理的重点与途径[J].科技风,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