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师论文发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09-23 14:21:19 更新时间:2013-09-23 15:52:07
生物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科教导刊》杂志是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795/N、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813、邮发代号:38-290。主要发表教育、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县的高中部于去年开始实施了新课程,这无疑带给老师们新的课程理念,提供了教学改革和专业成长的平台。但也带给老师很多困惑和与传统教学思维的碰撞。特别是生物教师,在一起时,总是互相倾诉着自己在教学中的苦衷。甚至埋怨起新课程,但埋怨归埋怨,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中,本人认为应该辩证地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如有不足或错误之处,望各位同行给予改正。
一、处理好教材利用与教案编写的关系
我们利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这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每节中各个板块(如试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想像空间、相关信息、科学、技术、社会等)间的逻辑顺序不是很强,但大部分板块都与《大纲》的目标有一定联系,都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我们应了解教材的编写的特点,理解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应根据编者的意图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补充和修正,每位教师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式不同,编写的教案也于千差万别,但我们的相同之处是备课的时间大大增多了,比以前更累了;可是,我们还是“爱你的”,因为只有你才能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和条件。
二、处理好“义教”与高中的关系
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学,生物课程标准有两个突出变化:(1)既重视了结论性知识又重视了过程性知识,这是第一次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强调了过程性知识,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了过程性知识,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出变化。(2)提出了加强核心知识、核心概念的观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10大主题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三个必修模块是生物学中核心知识或核心的主题。这“10大主题”和“三个必修模块”的关系是非常的密切,因此我建议:
1、注意知识和能力的衔接和补缺。高中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并经常性地到初中听课,了解教学实际和学生状况的基础。针对课程实际、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确定好高中教学的起点,并及时补缺。然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科学地组建生物教研组,把初中和高中的生物教师安排在同一教研组。切不可分开,如我校的初高中生物教师就分开,初中的史地生为一组,高中的理化生为一组,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教研的效果却大打折扣。还有高中的教师最好能下初中任教一轮,再上高中效果可能会更好。
2、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应有不同的侧重和递进。高中侧重于思维探究和自主探究,更注重科学思想和观点的形成过程(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更注重假说——演绎、系统分析和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初中侧重于验证实验,技能训练和引导式探究,更注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训练。
三、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高中生物新课程采用模块设计方式,模块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模块教学也有不利的因素,如:
1、模块间的知识内在联系被削弱;原教材从第一章到第九章,层层递进,前后章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新教材除了《分子与细胞》为共同的基础外,其他模块之间没有必然的前后关系。
2、模块内容与课时的矛盾:每个模块课时相同,而选择内容的量与度却很难把握。
3、遗忘问题:不同模块间知识联系的内容,有时要等一个学期。
4、教师与设施的问题:选修I模块最为突出,特别是高二年,必修年级与选修年级共存。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建议:(1)高度重视必修模块教学,把核心概念与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必修模块选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其中的生物学核心概念、原理,以及技能,方法的形成,都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共同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兴趣前提。(2)不要忽视选修模块的教学。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四、处理好活动与讲授的关系
高中生物新课程大大地增加学生活动,尤其是探究性活动的数量,这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现课程目标是非常有利的,但无疑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和教学课时的紧张,这正是平时生物教师在一起时“埋怨”的“热点”,因此,提高课堂活动设计的质量,讲究组织探究性活动的策略,是高中新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探究性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是顺应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潮流,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然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费时费工,且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可组织探究。片面地强调探究性学习而排斥其他教学策略和方法时,就会导致教学时间紧张,教师该讲的少讲或不讲,因此,我们倡导探究教学时,并没有否定其他的教学方法,而是主张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在我们这种教学设施简陋的学校进行探究性教学呢?这正是我们颇感困惑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用心,有些问题就能解决:比如我们可选择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它是一种在教师创设情境下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学习概念,不需要学生动手做实验的纯思维探究,是一种思维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们还可以选择可以自己进行改造成切合本校实际的探究活动。如“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用“牛尿”代替“生长素类似物”。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和“用重捕标志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可查用小旗代替植物,用粉笔头或种子代替动物,动物的运动用人工搅拌代替进行调查。既方便又简洁。……
总之,在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关系还很多,比如新课程与原教材、新课程教学与高考的关系等,这些关系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总结。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总第98期
4、《福建教学研究》2007、5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