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检测中心,提升我院实践教学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3:58:50 更新时间:2025-01-07 14:54:52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三创”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院依托检测中心,在实践探索中,为学生搭建平台,提高其竞争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检测中心;大学生;提升;三创能力
1. 引言
我校是一所面向基层、以工为主,培养本科层次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性高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后简称我院)涉及的土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三创)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更应该是新的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2. 实践教学现状和当代人才培养的差距
1)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单一,除完成基本的实验教学外,其余实践活动大都以参观、访问、调查和劳动等。与专业特点脱节,与当代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2)实践的组织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规范化的管理与服从化影响着创新教育的开展。学生为符合规定的模式要求,刻意改变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特长,以满足要求的价值标准从而遏制了学生独立思维方式和个性发展,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实践的保障很难落实,虽然各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足够的重视并加大了投入,但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还是满足不了教学等的需要,所以很多思想只是停留在研讨之中,很少用于实践,自然也就制约了实践的“三创需求”。
3.依托检测中心,提升我院实践教学
常州常工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检测中心”)是在常州工学院土建中心实验室基础上由江苏省建设厅批准成立,并通过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了的土建壹级检测单位,是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专职检测机构。共具备74项414个参数的检测能力(涉及各项常规检测、节能检测、环境检测、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沉降观测、桩基检测、建筑水电等多个领域),为很多知名工程项目(文化宫地下广场、怀德广场、莱蒙都会、市民广场综合楼、鹏欣丽都、延陵东路3#地块改造工程、清真寺移建工程、常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改项目一期、常州青洋大桥工程、东方大道等不同的领域)提供了检测服务。这些丰富的资源(社会资源、技术资源、项目资源等)正是为培养大学生“三创”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这些年来,我院依托检测中心,不断创新、改革,大大提升了我院的实践教学。
3.1转变固有的观念,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除完成基本的实验教学外,其余实践活动大都以参观、调查和劳动等,并且实验教学内容大多为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很少有涉及现代教育观念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这些年,我院依托检测中心的资源,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工程实际,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构建了基本型、提高型、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使实践教学“三创能力的培养”的功能得到加强。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检测内容和手段的日新月异,及时更新实践的项目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比例;其次依托检测中心创设的环境,使学生较早的参与到了科研和创新的活动中去,如这些年,一些学生结合有关工程实际,参与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工程项目,通过项目的申请、前期准备、分组参与训练等一系列过程,提高了他们的三创能力。
3.2扩展实践内容体系,构建个性化的开放实验环境
3.2.1实践内容的开放
随着检测中心能力的提高,资源日益丰富、设备不断更新,从不同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实践环节的理性认识,提高其动手能力、专业兴趣和工程意识,了解现代建筑的内涵。由于实验装置功能的高科技化,实验的内容也可多样化,为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原有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新编了一本《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具体项目见下表: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 甲醛、氨、TVOC等有害物质的测定 了解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及其来源和危害;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技能;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技能
现场结构检测实验 检测梁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了解易出现结构安全问题的飘板、悬臂梁、大跨度梁板等现场结构检验方法
现场粘结强度检测实验 饰面砖与基层的粘结力和粘结强度 了解影响饰面砖与基层的粘结力和粘结强度的因素,完善对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建筑沉降观测实验 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场地的沉降测量、位移测量和特殊变形测量 了解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在静荷载和动荷载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
大体积砼测温检测 大体积砼浇筑时进行温度监测,随时跟踪大体积砼内温度变化 掌握建筑测温仪测温方法;了解大体积砼测温的目的并能简单分析处理测试工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大体积砼的浇筑质量,保证整体建筑物的基础安全。
现场热工性能检测实验 采用人工模拟冷热箱环境控温的办法,测试现场检测墙体传热系数 掌握检测仪表的常规操作和测试;理解传热热阻的概念及计算;了解数据误差处理的一般方法。
道路弯沉检测实验 利用弯沉仪量测路面表面在标准试验车后轮垂直静载作用下的轮隙回弹弯沉值 通过实验,熟悉评定路面强度的基本指标,根据弯沉值评定各类路基路面的整体承载能力。
钢结构检测实验 对已有工业建(构)筑物钢结构的评定、加固设计及施工与验收,需对其进行检测。 掌握超声波探伤仪的操作。熟悉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及抗滑移系数的测定。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探讨哪些因素对试验结果有影响。
由上表看出,扩展的实践内容主要是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薄弱环节和业余时间来选择实践内容。通过扩展的这些实践内容,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主导思想溶入到这些实践训练中去,让学生提前进入主动实践阶段,以高起点的实践内容达到学生知识综合运用以及三创能力培养的目标。
3.2.2实践时间的开放
依托检测中心的资源,打破了仅在上课时间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惯例,只要学生有需求,我院都会竭尽所能合理整合资源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在每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都不设置时间的规定,允许失败后反复重试,直至成功。在这种人性化、自由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灵感,充分施展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三创能力培养的目标。
3.2.3实践资源的全方位开放
实验室里的一切资源(设备资源、工程资源、技术资源等)对学生全面开放,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结合具体工程,学生从封闭的实验室走向一个开放的广阔的“社会实验室”,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现场体验领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有了充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机会,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还对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三创能力有了很大帮助。
3.2.4实践主体的开放
从《建设工程检测实验》的项目设置中可以看出,其内容涉及到了我院的不同专业领域(交通土建、建筑工程等)、不同的年级阶段(如建筑沉降观测实验大一过后就可进行,现场结构检测实验要到大三过后才能进行等),并且对学生实践的组织形式不加任何约束,可以独自完成,也可多人组成团队合作完成。充分体现了我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宗旨,学生在这样一个模式中,充满了学习主人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学效果也有了较大提高。
4、结语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探索,我院已经形成了以检测中心为支撑的开放实践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优质资源的效益。学生在这个模式中不仅提高了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能力,同时还开辟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紫婷.构建分层次创新活动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1-14
[2]杨瑞霞.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44-147
[3]何建新,习胜丰.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138-141
[4]康伟,闫芳.高校实验室开放有关问题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6):78-80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