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3:59:50 更新时间:2025-01-07 15:51:49
欧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 113004
摘要: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领路人。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逐渐走向群众的生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由原来的传统育人发展为网络育人,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转变过程中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辅导员 挑战与机遇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渗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代高校学生可以使用网络了解时事政治、学习红色历史、也为网上交流、购物、娱乐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类学生正是脱离父母准备迈入社会的关键时刻,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但新媒体让当今高校大学生沉迷其中产生强大的依赖性,面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懂如何分辨并表现出自制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遇到事情犹豫自卑不敢独自面对、意志力不坚定、不擅长交流、拜金等现象从而影响未来选择和人生发展。
辅导员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和学生交流最多,工作在一线的人。所以面对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思路,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借用网络的便利性,将传统育人和网络育人相结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领者,和学生一起共同进步。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
在广泛应用新媒体的时代,学生大部分信息来源渠道已经不在受限于老师或者家长,而是来源于信息丰富的网络世界,但是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会导致学生的关注点和日常行为出现偏差,所以让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学生受网络影响出现的情况如下:
老师上课形式单一没有创新、内容乏味,所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课玩手机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所以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和朋友或老师相谈甚欢无话不谈,但在现实生活中会表现出自卑、无话可聊不愿袒露自己的想法,造成老师无法摸索出学生的想法,不能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网络上流传的视频或者探讨的言论会使刚离开家步入高校社会的大学生出现“玻璃心”,无法接受老师或者同学善意的批评与指正从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身心发展不平衡。
由于网络言论自由、传播速度快,每位大学生每天都在接收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正面信息也有负面信息,但是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一时分不清信息的好坏,会出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认知偏差。
由于网络世界的多姿多彩,会导致大学生无法适应现实生活的乏味,不愿参加学校或者学院组织的活动,参与性差、积极性不高,导致老师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面临挑战。
网络逐渐成为学生情绪的发泄口,当在生活中或者学校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去寻找解决办法而是一味的将自己的不满、怒气发到微博、贴吧、知乎等一些公共平台上来寻求网友的慰藉。所以作为辅导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澄清谣言,给予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创新能力差,遇到自己无法完成的作业不去思考而是第一时间到网络上寻找答案。
由于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出现自负心理,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缺乏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导致真正毕业外出工作时发现能力不足,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岗位。
学生来源的知识不在是由老师讲授,而是通过网络学习,这会导致学生认为老师教学的内容简单不够灵活,没有网络上教的出彩,从而使老师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不足。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没有意识到传统育人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00后大学生,所以出现网络育人工作滞后,不能紧跟时代潮流,一些年纪较大的辅导员对网络新事物的学习接收能力没有那么快,所以再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机遇
有挑战就代表着有新的机遇,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教育行业也出现了新的转机。
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创新工作模式,不在是传统的育人方式,而是积极使用网络的优点,使用网络的交流便利,将年级或者班级同学整合起来,与学生有效沟通,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并针对性的进行线上答疑。时刻关注学生qq空间或者微信朋友圈发表的言论,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日常想法。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线上线下都无死角进行。
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环境,我们可以在工作之余学习更多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层次学生开展丰富的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暂时远离手机,参与活动其中、乐在其中,这样可以再无形之中加强老师和学生的联系,缩短距离感,能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想法及建议讲给老师。
网络的飞速发展也让辅导员办公更加高效,如传统教育时学生请假、离校审批、教室申请、图书馆书籍查询等都需要学生将纸质版材料拿给辅导员审批,这样不仅造成了纸张浪费也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但新媒体时代可以让我们减少此类问题,学生只需要在学校规定的软件上选择自己想要操作的功能即可完成相关申请,让学生和老师都提升了效率。
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学校学生无法返校上课学习,所以出现了钉钉直播、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在线网络教育平台,学生可以在此类教育平台上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或者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即使脱离学校也可以实现自主在线学习。
通过新媒体学习新时代习近平思想,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重心,以学生为本。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班风、学风、舍风建设、加强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微信公众号、qq空间宣传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积极传播新时代新思想,宣传正面能量、占据网络阵地,把控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辅导员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线上线下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模式,丰富教育手段,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习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方面的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建立终身学习意识,做好高校学生的“守护者”,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兰明尚,郭丛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35-36.
李诗佳.从思政意识形态管理视角分析高校学生管理[J].知识文库,2018(22):176.
李媛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4):34.
黄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13):210.
姓名:欧洋
出生年月:1997年1月 性别:女 籍贯:江苏省沛县 最高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