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文化产业的科学审视与战略论证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0-30 14:55:37 更新时间:2013-10-30 14:38:36
摘要:《黑龙江文化蓝皮书》是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由黑龙江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协同攻关,填补地方专题研究空白的一部很具科学性、权威性的“皮书”。是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局限于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描述、统计,更注重于对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机制、体制、市场的评估和分析,探寻符合黑龙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体现出龙江学人对黑龙江文化——文化产业独特的考量视角。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业,蓝皮书,文化市场,黑龙江省
“皮书”,是指就一个或多个领域的专题发布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因封皮颜色而被称为“白皮书”、“蓝皮书”、“红皮书”、“黄皮书”、“绿皮书”。最初,仅指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官方文件。自上世纪技术革命、民主化浪潮兴起,人类面临的间题与公众参与、了解社会事务的热情,使“皮书”突破官方专有的局面,出现了精英思想库、非政府组织等发布的各色各样的“皮书”。新近由艾书琴、曲伟主编的《黑龙江文化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是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由黑龙江人文一社科研究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协同攻关,填补地方专题研究空白的一部“皮书”。“皮书”的权威性,在官方,自然来自所代表的国家或政府;在精英思想库和非政府组织,“皮书”的权威,即便有政府支持的背景,但更大程度上来自其分析研究的科学性,报告的准确性、前瞻度与对策的可行性。《黑龙江文化蓝皮书》,显然属于后者。
披读《蓝皮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它从“皮书”的特性出发,尽可能地展现相关专题的宏观视野,尽可能地动用科学、技术手段阐释、论证主题。这种做法,就是努力使“皮书”成为“皮书”,而不是其他。别小瞧这貌似常识的努力,恰恰是这一“常识”,才是“皮书”科学性的第一要素。为了实现这一点,《蓝皮书》的编撰者们,除了严格规范全书的体系结构外,在具体操作中,力求从本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描述和分析。比如,《蓝皮书》在编撰的时限上给定出“2005-2006年度”,按通例,此时限外的事件、统计数据等资料,不予纳人。但《蓝皮书》的主编考虑到,这本书系黑龙江省的第一本“文化产业报告书”,它除了具有一般“皮书”应有的属性,承载一般“皮书”应该承载的信息外,还负有作为拓荒书应有的背景回溯,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资料。出于这种考虑撰写、编人的《边疆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的确立与推进》(陈静、王世波等执笔)、《黑龙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大事记(2003-2006)))(王黎明撰)等文献就显得十分必要。由此背景衬托的《黑龙江文化产业:2005-2006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刘伟民、吕温风执笔)就更能解读黑龙江文化产业“奋力崛起”的原因,洞察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与特点”,了解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开篇之作,凭借大量的权威统计数据,运用精炼的语言,对这期间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展开宏观描述、分析,起到了
统领全书的概论作用。同时,它也为全书的“皮书”属性奠定了基础。围绕开篇之作,《蓝皮书》以“条”(省部门行业)、“块”(地市实践)纵横的方式,及《黑龙江省“十五”文化发展部分情况数据统计》(任玲、刁乃莉撰)等统计资料,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描述、分析体系。这种宏观与微观“条、块”的呼应,既是“皮书”体例规范的要求,也是产业分析类“皮书”纲略目详、互补阐释特点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拓荒性黑龙江“文化产业报告”,在实现上述“皮书”架构、体系的同时做出创新努力。这种努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了“学者探索篇”,对与文化、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体制、资源、人才、对外交流与宣传等七个方面展开“思考”;二是设了“专题研究篇”,对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产业发展的优势比较、文化经纪人等专题,进行对策性探讨。从这两方面所关涉的内容看,“学者探索篇”所探讨的方方面面,基本上关注的是黑龙江文化产业的主要环节的状态及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其实,这方面的理论探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评估,即对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外在生态与内在机制的主要环节进行评估。例如,陈静、邹佰峰等人撰写的((关于黑龙江文化发展政策的思考》在梳理、肯定黑龙江省近些年出台的文化发展政策、法规的同时,对“黑龙江省文化发展政策的现状”展开了分析。首先,该文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进行了总体评估。它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还是低水平的”。低到什么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只占2003年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的1.24%。在此总体评估的基础上,陈静、邹佰峰等人进一步对黑龙江省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出台、落实等环节逐一进行分析。分析中,他们一方面对影响黑龙江省“文化政策的及时出台和贯彻落实”的认识误区展开批评;另一方面,对文化发展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再如,“学者探索篇”对黑龙江文化体制的思考,其重要性不低于对文化发展政策的思考。这方面的评估、分析,是由吕妍、赵金凤、付国荣撰写的《关于黑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喻权中撰写的《关于促进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两篇文章完成的。在这两篇文章中,学者们对黑龙江文化体制展开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弊端是:(一)管理机制上,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管理行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不尽吻合;(二)管理系统上,“文化产业等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行业发展不规范;(三)资源配置能力上,“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体制整合文化资源的能力薄弱等等。针对文化体制这种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大省需要的实际状况,学者们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种种新思路。“学者探索篇”在对黑龙江文化发展政策、体制进行分析、评估的同时,还着力探讨了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人才政策与人才开发、培养机制,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的分类、评估与利用,文化生产力与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的强势等问题。《蓝皮书》的反思、评估特色,由此获得鲜明的彰显。
“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专题研究篇”,其创新之处,主要不在该部分的设置上,而在专题关注点的分布上。换句话说,“专题研究篇”不仅反映了当下黑龙江省政府乃至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点,而且也透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专家、文化人,乃至文化产业经营者的焦虑点(或曰“兴奋点”)。从这个视角看“专题研究篇”,可以清楚地看到,《蓝皮书》的关注点分布在三个层面:一是宏观战略层面。“兴奋点”落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及战略构想等三点上。应该说,在今天黑龙江建设文化大省、推进文化产业正处于形成气候之际,提出这三点,及时而必要。二是微观文化现象(内容)层面。此层面的“兴奋点”分布在“群体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翰墨劲旅”的书画创作等四点上,“群体精神文化生活”与“农村文化建设”都是当前社会突出问题。学者的关注不仅与社会吻合,同时也透出文化创造者、生产者对文化消费群体及农村文化市场的思考,意义十分明显。至于对“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及书画创作、作品市场化的注意,显然出于“现状焦虑”与“现状拓展”的考虑。因为,按常理,影视文化产业应是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而黑龙江的影视文化产业却举步维艰。从事此问题研究的学者,从促进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黑龙江影视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发展的制约“瓶颈”,提出相应的对策,体现了人文学者振兴龙江影视的积极情怀。三是文化产业—市场层面。这一层面的“兴奋点”分布在品牌战略、文化经纪人及外国经验借鉴等三点上。这其中的“文化经纪人”间题,不仅提出及时、重要,而且以“书画作品商品化”的过程为个案,分析文化经人在文化产品商品化中的作用,具有解析、演示意义。“专题研究篇”,亮点频频,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最突出的是关注点太散。除第一层面宏观三点相对集中、落点较准外,第二层四点落点实而散、层面印象不清晰,第三层只有星火闪烁,无燎原之势。从上述三层专题的关注内容看,这种差异倒也符合当下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即文化创造者、生产者的强烈渴望(第一层、二层关注点显示)与欠发达的文化产品商品化市场(三层关注点显示)的反差。
不难发现,《蓝皮书》在总结黑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的经验,展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已取得的成果,探寻符合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自然,这部书由于种种原因,确实存在编撰者在全书“前言”中所说的“缺陷和遗憾”,窃以为,对己有自知之明,且已自知不足之处者,何须赘论!相信《黑龙江文化蓝皮书》在迈出重要的第一步之后,将一步比一步更臻完美。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