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师职称论文园林工程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06 15:04:32 更新时间:2013-11-06 15:53: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而招投标制度渐渐成为当前我国工程建设活动所采取的主要交易方式,而公开招投标已然成为当前政府与市场、市 场各个主体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并且提高了园林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防止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腐败并为此创造良好的环境。
摘要:在当前城市园林工程项目增多的情况下,也随之带来许多问题,其中招投标工作是杜绝问题的根源,因此本文通过对招投标的历史和概念进行阐述,并对在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当前城市园林工程的管理工作起到一定有益作用。
关键词:园林工程,问题,对策
一、招投标的概述
(一)招投标的历史沿革
招投标制度起源于英国,并在在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并得到了立法的肯定。到目前为止有将近200多年的历史,并得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肯定,成为一种高级而成熟的交易方式。我国在1902年采用招标方式,但是在旧中国该制度也无法持续下去,而在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是计划经济,也不使用招投标这种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入市场经济,招投标也一并引进来,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在《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赛的暂行规定》中首次提出,为了改革现行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对一些适于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的办法”。1981年间,吉林省吉林市和深圳特区率先试行工程招标,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示范作用,揭开了我国招标投标的新篇章。[1]自从后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招投标制度的文件,并且对此进行完善,尤其是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更是标志着我国的招投标制度步入法制阶段。
(二)招投标的概念
所谓招标是指招标人对工程、货物或服务项目,事先公布采购的条件和要求,以一定的方式邀请不特定或一定数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而招标人按照公开规定的程序和条件确定中标人的过程。[2]
投标就是指投标人通过秘密方式对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报价进行销售的行为。主要是按照要投标单位所发布的文件里的标准,然后根据此标准估算出自己的报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给招标人,并参加竞争以及取得中标的过程。
招投标所秉承的原则就是“诚实信用、公开、公平、公正”,该原则就是要求发挥招投标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并发挥竞争的作用,促进公平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城市园林工程中的招投标的主要问题
目前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招投标一般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程序,就在这些程序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施工单位的问题,城市园林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施工工程,需要长期规划,而目前在招标过程中,所能邀请的施工单位是有限的,一般为至少三家,最多也就6家的样子,而且邀请哪些施工单位主要还是由招标单位决定的,但是在实务中哪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施工质量高的施工单位入选的机会反而少于哪些实力弱的施工单位,导致目前出现很多园林工程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标底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虽然招标投标在我国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但是目前并不系统规范,主要表现为标底在编制过程中不规范,错算漏项比较多,这样就导致很多造价是脱离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影响,极易导致工程造价与市场造价不对应;在实务中很多实力不强的企业通过采取降低工程的类别、无风险的包干价等方式来降低投资而去故意压标,这样的标底固然与所要求的园林工程标底相距甚远;标底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导致报价和标底的背离,也会引发一些投标企业不正当报价。
第三,评标活动的问题。评标是必须邀请一些人员来参与,一旦人员的参与难免会出现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有关规定,评标委员会使有招标人代表、技术和经济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专家要占到总的人数的三分之二,且成员是5个以上的单数组成。但是在实务中,专家的聘任不是依据专家德才,而是聘期一些官员来充数,大大减弱评标的公正性;由于人为的因素出现,必然会导致评标的结果不具有确定性,主要是评标的专家本身可能就与某些投标人有着一些关联,可能为了使得这个关系人上位,而对其他标书评价平平。
第四,合同问题,招投标工作中最后都是要落实到合同,但是在实务中,招很多招标单位不依照合同办事,随意在合同中更改和补充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条款;而一些投标单位在出现问题时,也不按照合同办事,也不依据合同来维权,而是企图通过非正常的手段来维权;在工程中合同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不足,而该类合同都是极为专业、极为复杂且专业性极强,相应要求一些管理人才的素质要跟的上,但现实就是完全跟不上,影响了合同管理水平。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一,针对施工单位问题,主要是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施工单位网络系统,将一些实力强的单位发布在网络上,尤其是列入政府单位的施工名单中,超过50万的工程就要进行网上发布,做到公开透明,对于违法招标的单位依法制裁。
第二,针对标底问题,主要是通过培养一些专业人才,强化这些人员的业务和政治素质,并且选择一些在实务中工作多年的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从而依靠这些人才开考察整个工程,并编制促符合市场造价的标底。在把这些标底通过政府的工程造价部门进行核查,从而保证标底的正当性。
第三,针对评标活动问题,主要通过建立一个评标专家数据库,主要是收录一些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专家,而且这些专家都是具有极强的法律素养和业务素质,最为重要就是有着极强的职业道德修养。更要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作为评标委员会人员,必须设立负责人来管理评标委员会,从而在人员上保证公正性,才能做到评选出的单位是真正适合该工程的。
第四,合同问题,首要就是加强招标和投标的单位的法律意识,培养合同意识,重视合同文本,尽量做到意思自治,符合双方的利益。最为重要就是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法律、法规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使各方主体尽快纳入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化轨道上来。
三、结语
在当前我国城市园林工作中还出现种种问题,真正的招投标制度的实行还很漫长,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招投标制度,并不断加快制定法律法规,保证我国园林工程中的招投标能够合理规范,真正做到“诚实信用、公开、公平和公正”,从而以此推动我国城市园林行业的有效发展,并为打造宜居城市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舒美英,杭州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5
[2]舒美英,杭州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5
[3]胡朝明,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9,8(24)265-266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