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09 11:50:54 更新时间:2013-11-09 11:38:46
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论述了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选自期刊《文化纵横》杂志于2008年10月创刊,逢双月出版,是国内鲜有的高端思想评论类杂志,其宗旨为“文化重建”,并致力于中国文化重建和价值重生,在时代变迁和世界秩序变动中展现中国新的文化形象和自我认知。
摘要:从回顾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历程开始,分析了当前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影响的几大主要因素,并力图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明确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历吏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发展
重庆是国家审批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保护方式、保护内容也随着各个时期保护观念的改进而逐渐完善。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我们的保护观念应该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新课题。
1回顾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前,重庆市虽然没有明确的保护机构和保护文件,但从1952年~8O年代中期,全市开展了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文物调查,三峡地区洪水考古调查,四川盆地恐龙化石调查和占窑址调查等文物普查工作。
1)1990年重庆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文物委员会,是重庆市第一次在法律上得以认可的文物保护机构,有关部门参与协调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整个重庆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才得以开展。
2)1992年旧城改造应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传统。
3)1993年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
4)1998年《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通过。
5)2002年历史街区的划定对重庆的影响。
6)2005年《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颁布。
7)2006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2当前影响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发展的主要因素
2.1全球变暖引起的自然灾害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山丘地带,属于“川东伏旱区”,极易发生旱灾。汛期的雨量充沛,也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是全国四大地质灾害多发地之一。
2.2快速的城市化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经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城市化速度迅速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人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商业用地、居民住房等都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增加。随着200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重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以来,重庆市又计划主城面积l0年后将扩大一倍,城镇化率将接近80%,城市人口将新增800万以上,成为西部最大的城市群,这些目标不仅给重庆市主城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和旧城改造问题,而且也造成它们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保护矛盾和冲突等问题。
2.3过度的旅游开发
“遗产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有效形式之一,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但“旅游拥塞”所引起一系列对生态的破坏、商业过度的开发以及非物质遗产的错意等,都造成了历史文化遗迹的品质下降。
2.4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物保护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一面方既要强调传统工艺,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并用。但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给人们带来了浮躁的一面,片面追求效率无疑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
3建议采取的措施
3.1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1.1应对机制
1)加强政府在山地灾害防治中的领导;2)把山地灾害防治纳入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3)加强山地灾害的科学研究,提高灾害预测、预报能力的研究;制定减灾规划,建设减灾示范工程;加强山地灾害的基础研究。
3.1.2解决措施
1)保护好文化遗产的环境,尽量避免干旱带来的岩石裂缝和地下水减少弓l起的地面沉降;2)洪涝灾害要从泄洪处开始治理尽量让洪水多渠道排泄,地下管网系统也要扩容,并加高防洪堡坎;3)做好地质勘查,在容易滑坡处加固护坡;4)提高抗震设计的强度。
3.2改善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2.1改变城市发展模式
1)2007年9月出台的《重庆市主城区组团隔离带规划》明确了各组团隔离带的范围及用地,并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逐条提出r强制性和指导性的空问管制要求;2)避开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并赋予各个新城区以合适的职能,完善其相应的各种配套设施,尽量减少新城区对老城区机理的影响及其依赖;3)对老城区进行有机更新,维持老城区的城市机理,保护比较完好的老街区整治、改善旧街区的环境与内外设施条件,减少由于设施老化引起的生活不便。
3.2.2增强城市建设的地域文化特色
1)弘扬“巴渝文化”精神,延续历史文脉古迹;2)以“陪都文化”为主体,保护重要的陪都遗迹;3)保护具有古老历史文化的重要历史地段、历史街道和历史街区;4)突出山水城市的景观特质保护以“一岛、两江、三谷、四脉”为特点的名城格局;5)建立展示和再现历史文化的博物馆、陈列馆系列;6)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和保护发展民间传统工艺、风土民情、土特名产、风味小吃等其他非物质历史文化,并加强历史文化娱乐宣传、信息展示建设。
3.2.3交通改造尊重旧城的肌理
1)在保持旧城传统街道肌理的前提下,制定旧城的交通政策和道路网规划,形成与旧城保护相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
2)梳理旧城保护区内部交通: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从旧城保护区外围线以外经过,并与保护外围区衔接;避免现代交通设施带来的建设性破坏;通过性交通可采用轨道交通与地面外围Ⅸ处的交通相接;合理增设旧城区内部传统街道的步行通道和步行区以及供休息的设施、绿化和场所。
3.3给“过度的旅游”降温
3.3.1减缓旅游拥塞
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应在高度发展的旅游活动的背景环境下采取严格的占迹遗址及其环境的保护措施,并限定每日旅游人口数量、旅游地总人数以及定时定量进行相应的修缮。
3.3.2限制建筑功能置换及人口置换
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置换,历史文化建筑的置换形式有:博物馆,展览馆等;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置换形式有:商业。而这些功能置换引起相应的人口置换,原始居民大多迁出,因此历史信息遭到了变更和破坏。对此我们应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限制,保证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3.3.3限制性开发,加强乍态平衡建设
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即以保护性利用为前提,严格执行遗产保护措施,整治错位开发,拆除超载开发,严禁破坏性开发,减少对历史文化遗产地人文与自然的生态环境破坏。
3.4让科学技术服务于遗产保护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让科学技术为历史文化遗产服务,尽量避免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遗产发牛冲突。
3.4.1创建数字考占新理念
如周公庙遗址的考古人员创建了“数字考古”新理念,首次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综合应用于大面积遗址考古的全过程。他们准确测量遗址地表信息数据,建立了“周公庙遗址田野考古调查数据库”。
3.4.2文物保护技术注重应用和推广
我国的文物保护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技术研究的力度依旧不够大。如重庆湖广会馆的保护就在漆木竹器等木质文物保护方面采取r较为先进的保护措施,但缺乏具体实施的推广应用中心,另外铁质等其他文物如何保护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4.3文物信息化建设
国家科技专项“中国珍贵文物数据库”的顺利完成,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中国数字博物馆)立项工作也已启动。文物调查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四省联网;启动了馆藏文物腐蚀调查;考古发掘首次采用网上申报等,斟家还将继续完成“两库一平台”(“可移动文物库”“不可移动文物库”与“文物遗产保护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并启动中国数字博物馆,增强文物安全监控系统。
4结语
重庆正处于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并且在升为“全罔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更是加快r建设的步伐。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入的关键时刻,如何让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重庆成为具有浑厚历史底蕴与独特文化品质的“魅力之城”,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重庆市的广大开发商和人民大众也逐渐在转变遗产保护观念,但是大量的工业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仍然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盾,遗产保护资金的筹集方式单一,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混乱等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