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员助理制”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4:55:00 更新时间:2025-01-08 09:22:47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职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实验员助理制”的探讨。旨在解决高职实验教学中人员匮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验教学;实验员助理制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巩固、加深课堂理论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持续进行,不可避免的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缺乏,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匮乏。同时,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疑会造成许多实验员工作岗位的空缺,直接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实验员助理制是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同步实施,通过自荐,竞选,系部初选,院相关职能处室审核备案,选出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学生做为实验员助理。选聘实验员助理可以很好的解决高校实验教学人力不足这一问题。
实验员助理制的提出背景
1.高校人力资源的匮乏。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校直接从事教学的老师与学生之比不应超过1:17,而高校扩招后,多数高校早就突破了这一规定。近年来,许多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从外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但仍未完全达到教育部的师生比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实验员数量也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实验教学被削弱,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力量已显得尤为迫切。
2.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法单一,缺乏创造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这种新形势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它摆脱了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时空观念的束缚,坚持时空开放原则。学生可遵照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在实验室里自由地进行实验和探究。这些实验教学改革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改革传统扶贫助学模式的需要。加强对学生勤工俭学的管理,加大对特困生的助学力度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勤工俭学的形式过于单调,大多为学生体力支出,学生智力资源开发不够,部分学生会感到“学无所用”。工作起来缺乏信心。实验员助理的推出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实验员助理制的作用
1.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员助理是具有教师和学生双重身份的“特殊学生”。如果只是一名普通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所要求的实验任务和实验步骤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即可。然而,作为实验员助理而言,一方面应明确自己职责,协助老师做好专业指导、组织管理和教学保障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学生视角出发,审视学科前沿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员助理经过在实验室日日夜夜的摸爬滚打,思想品质和专业素养得到质的飞跃。
2.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实验员助理制不仅使学生助理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专业水平、组织协调能力、成熟的表现等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同样也对其他学生起着激励和榜样作用。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最初对实验室会感到好奇、陌生,甚至会感到不知所措,通过实验员助理利用切身体会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低年级学生在实验室不会感到拘谨,并使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安全常识以及仪器设备的操作要领,避免少走弯路,从而激发低年级学生上好实验课的信心和热情。
3.减轻实验员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行实验员助理制前,实验员整天忙于琐碎的实验室日常事务,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更难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推行实验员助理后实验员可以从琐碎的实验室事务中解脱出来,可以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室的规划与管理、制度的完善等课题上来。可以抽出更多时间来进修学习,使他们能站在更高层次上,为教学与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4.优化勤工俭学形式,节约教学成本。将实验员助理制与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扶贫形式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品学兼优、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这些贫困学生的智力与专业技能优势,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完成学业。同时,推行实验员助理制后,原来缺岗的实验员由学生助理顶替,而学生助理的劳务报酬按勤工俭学的标准发放,可节约教学成本。
5.保障开放式教学顺利进行。实施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相适宜的实验员助理制是改革实验室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无疑会增加实验管理人员及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造成岗位的空缺。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安排实验室开放时间、实验分组和实验循环次数,可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弥补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所引起的教育资源的不足。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让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使他们能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实验员助理制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把握助理的定位。实验员助理是介于实验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学生”,他们是实验员的助手,可以全权负责一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由于个别学生助理对自身定位不准确,角色转换不过来,该管的不敢管,该严格的却不敢要求,因而在学生面前的威信与号召力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另外,个别老师也存在模糊思想,轻视学生助理的作用,将他们视为杂工,不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关心爱护他们。也有个别老师盲目地拔高学生助理的能力,将本应属于自身负责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推给助理,影响教学质量。
2.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实验员助理一般是从高年级学生中选聘,这期间他们仍要一边上课,一边在实验室工作。但有个别学生助理放松了学习,甚至以到实验室工作为由而缺课,使学业受到影响。另外,个别实验员助理兼职太多,工作精力不集中,未能很好履行职责。
鉴于上述情况,应采取如下措施:(1)完善实验员助理的选拔机制,学生助理的社会兼职不能太多;(2)建立健全对实验员助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培训制度;(3)引入实验员助理导师制,将实验员的工作业绩与学生助理表现捆绑在一起,真正做到实验室各项工作要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实验员助理制在我国高职院校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证明,在高职院校推行实验员助理制是可行的,它有利于弥补教育人力资源的不足,对于新时期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但要严把选人关,加强对学生助理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使之能更好地履行实验员助理的职能。可以依靠学生,但不能依赖学生,学生助理只能是教师资源的有益补充。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高职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以专业培养为目标,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实践教学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咏梅.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2):101-106.
[2]黄瑞,守成,尹晓霈.加强实验中心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128-131.
[3]朱群峰等.“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9):132-133.
[4]刘锋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J].高教论坛,2007,2(1):56-57.
[5]梁上燕.对高校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反思[J].成人高等教育,2007,1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