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设计论文范文参考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11 15:42:47 更新时间:2013-11-11 15:42:46
2012年在“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中,合肥市“幸福指数”为43.4,高居首位。全国规定小区绿化率必须达到20%,但安徽省合肥市小区平均水平已经达 到了25%,处于中上水平。近年来,物价上涨,房价更是如此,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人口日益膨胀,人们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
摘要:城市人口日益膨胀,人们面对城市生活的种种压力,身心疲惫,都希望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对于人居和人聚的两个相关园林设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居住小区的绿化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居和人聚的质量。我们在考虑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时候要对居住小区的绿化进行生态的可持续的设计,这样使人更加与自然相接近,缓解现代人在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在设计时,尽量考虑能达到以清洁空气、美化环境、调节身心为目的的植物。
关键字:居住小区,绿化,可持续发展
1.城市小区绿化的发展趋势
设计师在园林绿化设计时应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所谓以人为本就是首先要了解小区住户的要求,即小区的绿化及设施要最大程度地考虑小区居民生活和休闲的要求。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每个人都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追求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也要考虑小区的主体——人的需要,必须了解了这种需要,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也是当下城市小区绿化的发展趋势。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大跃进大家有目共睹,对环境的破坏也越发明显。合肥的东区是老工业聚集地,大部分小区都是原先的职工宿舍。小区环境恶劣,甚至有些无绿化而言,但人们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2011-2012年度,合肥市城区绿化大会战实施项目222个,投资估算19.7亿元,完成绿化面积1200万平方米。目前,合肥成千上万的树木花草都在等待“安家”,不少县区都已经明确规划,道路、公园、老旧小区、学校等将成为绿化重点区域。政府再次重申要坚持可持续发现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第一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1982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可持续发展”瞬间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3居住小区的健康理念
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人们物质文明得到满足的今天,最想拥有的是健康.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在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单调的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围绕下,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必须重视身边的环境问题,重视环境问题的首要第一步就是创造一个更适合的人居环境,从单纯的对形式和视觉的追求中走出来,注重生态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将大自然带进小区,带进你我身边,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论证、合理规划,为你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合肥新加坡花园城坐落在合肥市西边大蜀山脚下,董铺水库之滨,地处省城交通主干道——长江西路上亲水是花园城的一大特色。它呈优美的U字形,向董铺万亩水面张开怀抱,同时,小区内还建造了130亩的人工湖,布置如喷泉、瀑布等各种水景。400亩配套生态园是小区的又一特色。由入口生态景区、人工湖亲水景区、天鹅湖景区、生态运动区、自然森林风光景区、自然山水景区6个主题景区组成的400亩生态园犹如一个皇家后花园,让住户随时随地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楼盘进行绿化规划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整体绿化率要大于60%,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25%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是不能通过数字来衡量的,但是怎么样的设计能让绿化率最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实施,是当下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和挑战。在设计过程中将车库转入地下,这样有几大好处:一是减少噪音,二是增加安全。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小区内有限的的土地最大限度的用于绿化户外活动场所,这样更符合现代小区设计的要求也迎合了人们对于现在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
在对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例如合肥市高新区的桂花园,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及地面绿化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链,成了合肥小区欧派设计中的代表。
由于现在的小区多是小高层或高层,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此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在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人居”与“人聚”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小区道路绿化对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保证行车安全,美化道路景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道路环境的特殊性又影响着道路绿化苗木的成活、生长、成型以及保存。
本论文根据本人多年对城市道路设计的体会,提出一些针对小区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想法,以期待通过总结经验,能够对以后的小区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起到有利的作用。
参考资料
1.陈岳堂.园林环境建设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
2.黄厦.园林环境营造的几点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2003,(1).
3.毛学农.园景观的教育功效[J].理工高教研究,2002,(5).
4.朱新民.浅谈小区园林景观的构成形态[J].山东环境,1997,(6).
5.李震,刘润生.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谈水体在现代小区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