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师评职称发表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11 17:48:11 更新时间:2013-11-11 17:21:11
一个优秀的小区环境,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楼盘的文化品味,渲染扩张其独特个性,强化楼盘的买点,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房地产市场上让人眼前一亮、脱颖而出,给楼盘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增量和源源不绝的客流,这一点已经是勿庸置疑的。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步伐,建设高档次、生态型的园林小区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性标志,这对园林绿化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提出一些加强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与技术,以及其对园林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区园林绿化,目标管理,质量控制,技术
引言
国内建设工程的增多以及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态化进程愈来愈受到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投资比重亦逐渐加大,城市公园的概念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而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
1.小区绿化布置
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居民创造优美清静的生活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1.1居住区绿地的布置原则
(1)小区内的各项绿地要统一规划,合理组织,能让居民方便地使用。
(2)绿地内的设施与布置符合绿地的功能要求,布局要紧凑,出入口的位置要考虑人流的方向,各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活动之间要有分隔,以避免相互的干扰。
(3)要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对坡地、洼地、河湖及原有的树木、建筑要注意利用,因地制宜地选择用地和布置绿地,以节约用地和节省建设资金。
(4)绿地的布置要能美化居住环境,既要考虑绿地的景观,注意绿地内外之间的借景,还要考虑到四季景观的变化。
(5)植物配置要发挥绿化在卫生防护等方面的作用,改善居住环境与小气候。树种选择和种植方式要求能投资少,有效益和便于管理,树木的形态及布置能配合组织居住区的建设空间。
1.2小区绿地的组成及要求
设施完善的居住除住宅外大致还配合有小型公共绿地、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等组成,因此居住的绿地也与之相联系。
(1)小型公共绿地:居住区内如有起伏的地形、河湖可利用,或不宜建筑的用地,可辟作小型公共绿地,供附近居民和儿童休息,游玩或文化活动之用。其设施一般都比较简,以花、草、树木为主,有条件的也可适当点缀小型园林建筑亭、廊、花架等,这类绿地要求与周围居住建筑密切联系又要保持安静。
(2)宅旁绿地:必须密切注意到防风、防尘、减少太阳辐射热,以及保证良好的光照、通风和美化等功能上的要求。布置方式均受居住区内建筑形式,建筑密度,间距大小,建筑层数以及朝向等所决定。在朝南一面的种植要注意不影响采光和通风,东西两侧可种植高大乔木以遮挡夏季烈日的照射,北面、西面、可种耐荫植物,并阻挡冬季寒风。
(3)小区道路绿化:小区内道路绿化与城市街道绿化有不少共同之处,但因交通人流量不大,道路宽度较小,一般为3—6米,类型也少,树种选择中,小乔木为宜如女贞、三角枫、五角枫。
2.实行目标管理及控制
针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环境及一些特定条件,对项目部进行目标管理,坚持以控制论原理和理论为指导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控制,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目标(合格工程,确保树木、花卉和草皮种植成活率达100%)、安全控制目标、进度控制目标以及现场控制目标。通过对上述项目目标实行动态管理,随时随地处理及排除所发生的影响目标的不利因素,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3.质量控制措施
3.1建筑材料和苗木进场质量:
加强材料和苗木的检查和验收工作,主要移栽树木的品种规格在采购前经业主及管理单位签证确认。对绿化苗木要做到“四验”,即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一律剔除,把好工程质量第一关。
3.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1)材料的采购:按照施工要求定出采购计划,采购的材料要具备生产时间、合格等级、合格证等。特别对可能影响结构质量的原材料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他的各项指标,针对本工程质量及要求,严格按规定要求及施工图要求进行采购,并进行分顺序验收,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对主要装饰性建筑材料、移栽的树木及品种规格,在采购前经业主及监理签证确认。
(2)进场入库的台帐:每月保管员上报报表,以加强材料计划的质量管理。建立材料保管验收制度及技术管理制度,库内及现场的材料堆放有序,做到每一种材料均有材料牌。注明产地、规格、品种库存量及是否已进行验收等内容。并且收集各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及时的提供给项目资料管理员。
(3)材料领发:建立领用小票制度,由施工管理人员签发领料小票,注明品种、规格数量等,严格领料制度,对号建立领用台帐,每月上报。
3.3加强施工各阶段工程质量控制
(1)事前控制阶段: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和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施工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坚持现场标高,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2)事中控制:主要有完善工序质量控制,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质量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严格各工序间交换检查,做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验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对完成的部分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3)事后控制阶段: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维修。
3.4各施工因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计划进度,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置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种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在施工中树立起工程质量为本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说工期和质量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把质量放在首位的概念。
(2)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发放施工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中图纸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前提下,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技术人员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在班组每一个人,而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采用二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要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特殊工程必须持证上岗;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施工管理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中的计量管理的保证措施:计量工作是整个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计量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各种计量设备的检测工作,并指定权威的计量工具检测机构(经业主及监理同意),按公司的计量管理文件进行周检管理。同时,按要求对各操作程序绘制相应的计量网络图,使整个计量工作符合国家的计量规定要求,使整个计量工作完全受控,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4.结语
市场经济下,企业要生存,质量是法宝。只有持以控制论原理为指导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控制,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目标、安全控制目标、进度控制目标以及现场文明施工控制目标,才能确保工程达到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王焘.城市绿化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2]陈祺.园林工程建设现场施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247.
[3]陈科东.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