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范文免费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0 11:49:44 更新时间:2013-11-20 11:53:29
本文是一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范文,论述了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筹资困境及对策分析,选自期刊《财经界》杂志于1983年创刊,国内统一刊号是:CN11-4098/F;国际标准刊号是:ISSN1009-2781。业界认为《财经界》杂志是新理念的第一推力,新财富的在手利器,是管理财经期刊网络传播中国阅读排行前10名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投入不足、外源融资渠道不畅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商业银行观念、改进金融服务,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截止到2006年10月,我国中小企业有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59%,上缴税收占50.2%。作为六成GDP的创造者、七成就业的吸纳者,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活力源头之一。与此相矛盾的是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其他融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缘。
中小企业在稳定经济、容纳就业、出口创汇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或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枢纽,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国家发改委提出,“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其九大任务之一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然而,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并没有随社会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环境等的改善而趋于宽松,反而日趋窘迫。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严重不足,融资难题成为困扰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剖析,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
二、我国中小企业筹资困境分析
(一)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投入不足
1.企业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还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因而,中小企业主要通过企业自筹(内部向职工集资)和向关系人借贷等内源融资方式作为其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方式在绝大部份中小企业中处于首位。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平均每户注册资本约80万元。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制约,其内部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须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弥补自己的不足与缺陷。
2.创新资金投入微薄,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技术创新是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江苏省对527家企业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度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合计89.09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52%。按照国际标准: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低于3%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低于2%意味着这个企业将被淘汰;而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则应达到10%以上。中小企业研发等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渠道不畅
1.银行信贷融资难
(1)风险收益不对称降低了银行贷款融资的积极性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或者收集、鉴定这些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将可能成为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信贷,而中小企业也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如此一来,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此外,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银行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大型金融企业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小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
2006年,江苏省527家样本企业科技活动经费资金来源较2005年增长了30.52%,而其中来自于银行贷款的资金却比2005年下降了7.27%。278户曾经向银行申请过自主创新项目贷款的企业中,高达48.6%的企业没有获得相应贷款,获得贷款的143户企业中有71.3%的企业获得的贷款额度在申请额度的50%以下。截至2008年底,江苏全省100多万户中小企业中(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多家),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仅有2万余户,且中小企业占银行总贷款比重不到10%。江西省九江市的企业调查资料显示,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项目贷款尚是空白,为解决自主创新投入不足问题,有部分企业把获得的其他贷款的部分用于自主创新投入。
此外,民间借贷因为资金成本高(有调查表明2008年第三、四季度高达50%~80%)、融资渠道狭窄且资金量有限而具有较高的风险,客观上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我国中小企业作为六成GDP的创造者、七成就业的吸纳者,占全国企业总数99%,其占贷款资源却不到20%!我国中小企业所占贷款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是极不对称的。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种种限制,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刻不容缓。
2.直接融资门槛高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从股权融资来看,作为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沪深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所能问津。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要求,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并要求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且连续赢利。因此,平均每户注册资本80多万元的广大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资格争取到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的指标。从债券融资看,目前我国企业的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差的中小企业就更不用说了。靠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来解决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现实。
2004年5月中小企业版在深圳交易所正式启动。建立中小企业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为中小企业创造了直接融资方式,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这种发展向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方案,实际上只能解决部分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资源禀赋结构的特点都将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很难象高科技型企业那样成为高收益、高成长的企业。因此,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案,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没有太大帮助的。
此外,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单一,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结构单一,缺乏成熟的市场交易机制,与资本市场相配套的**机构、监管体系、政策环境和法律体系等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及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障碍。对江苏企业的调查资料显示,527家样本企业中仅有62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中仅有15%的企业选择上市融资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融资渠道;自主创新项目得到过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只有13家企业,高达97.5%的企业都无缘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
(三)现代企业制度、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制约筹资能力
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化管理不规范。据调查,有8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没有会计报表。有的企业甚至有四本账(银行、工商、税务、自己)财务信息失真。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由于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担保机构600多个,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00多亿元。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介入很少。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不符合担保的高风险性,有可能使担保规模过大,使担保变为福利。当银行考虑到一旦出现代偿额过大或集中代偿的情况,担保机构无力代偿时,反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此外,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贷抵押折扣率过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可抵押的物品少,但现行的金融对抵押品的折扣率过高,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
三、纾解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对策
(一)转变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及方式,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对于进入成熟期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最为关注和期盼的莫过于能够及时获得银行贷款。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无论其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如何,银行信贷融资始终是中小企业的主要来源。
(1)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强化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商业银行要打破以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作为贷款标准的认识误区,除总行外,一级分行和作为基本核算的二级分行也应尽快分离和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
(2)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应把企业的行业发展,成长预期,管理团队和科技优势作为评估的主要因素,并以量化指标体现出来,再结合财务状况,综合评估此类企业。
(3)从政策上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可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对于向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实行诸如冲消坏账和补贴资金等措施,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4)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改善信贷融资能力。很多成长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性,对其信贷融资,显然具有风险。虽说这类企业也会带来高收益,然而这种高收益并不会增加银行信贷的利息收入。如果将收益的一部分变为权益融资,不仅可以给银行获得中小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也降低了信贷的整体风险。
(二)加强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庭成员占据重要的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意向其贷款和投资。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改造,解决家庭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的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充分认识和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多层次,多结构,多种所有制并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由各级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次,成立商业性担保公司。以法人、自然人为主出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实行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主要目地。第三,建立互助性担保机构。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联合出资,发挥联保互保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互助担保的优势来自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当面临风险时,政策性担保的通常做法是将风险转移给政府。而互助性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了解,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危机;互助性担保将银行或政府担保组织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互助性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通过互助性担保联系起来,在与银行谈判时能争取到较有利的条件;互助性担保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可以为政府与中小企业沟通创造新的渠道,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
此外,一些地方成立的信用再担保公司也可以借鉴。信用再担保公司为地方政府及政府控股单位共同出资的政策性国有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再担保体系的初步建立,进一步补充和加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健全和完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信用再担保公司建立后,可以把地方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组织起来,采取团体和银行协商的办法,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贷款利率。同时,还可以放大担保倍数。
(三)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灵活筹集资金
融资租赁(Financial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EquipmentLeasing)或现代租赁(ModernLeasing),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传统租赁以承租人租赁使用物件的时间计算租金,而融资租赁以承租人占用融资成本的时间计算租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优势主要包括:
(1)限制条件少,能迅速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能使中小企业保持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竞争力;与发行股票、债券或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相比,受到体制、企业规模、信用等级、负责比例、担保条件等限制较少。
(2)融资风险少,中小企业有权选择自己最需要的设备,掌握设备及时更新的主动权。由于租赁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租赁期满时,承租人有权选择归还或购买,设备过时的风险就由出租人承担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无力交付租金时,出租人只好收回设备。与债务融资下的破产清算相比,融资租赁的财务风险更小。
(3)保持中小企业财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一方面,避免了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过多占用,增强了中小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与股权融资相比,租赁融资可以避免对股权的稀释。
(4)能够产生节税效应。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租赁设备的折旧由承租人提取,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中包含的利息和手续费均可从税前扣除,从而使承租人得到了减税的好处。
融资租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融资方式,其方式也非常灵活。我们常见上市公司融资租赁的相关公告,例如,某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3.79亿元的一生产线部分机器设备,以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租赁公司,然后企业以支付租息的方式租赁使用该机器设备,租赁期满后企业再以一定的价格从租赁公司购回当初的机器设备。这种通过融资租赁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或抓住转瞬即逝的投资机遇及时筹集急需资金的方式,不失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方式的重要参考。
(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中小企业筹资渠道
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单一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主要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阻碍了创业投资尤其是本土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快速发展,大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来源匮乏而使发展势头受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以及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极其不利。另一方面则导致国内相当比例的创业投资企业转向海外创业板或其他市场上市,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严重流失。
我国资本市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二十年间,我国证券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各色俱全,B股、H股、QFII、QDII等基本俱备,未来推出国际板是大概率事件、加上正在主推的OTC市场,以及近年推出的股指期货等衍生品,我国证券市场各板块布局已经大致形成。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小企业板以及新近开设的创业板的制度安排与主板基本趋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主要发挥着收单和信息反馈两项基本功能,还只是经纪业务的性质,并未真正成为股份发行、挂牌、转让的平台,不具备融资功能。因此,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主板市场为主体,其他市场体系建设逐步降低企业进入门槛,逐渐增加风险强度,以满足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资本市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立体的、系统的工程,国家需要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法规政策,包括鼓励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使资本市场的作用更加明显等等。总之,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已经成为关乎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