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2 10:05:24 更新时间:2013-11-22 10:42:14
进入21世纪以来,职业院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区域之间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国家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重视职业院校发展。职业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当代职业教育》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职业教育刊物。ISSN:1674-9154,CN:51-1728/G4。
[摘要]文章指出了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外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概述,阐述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内涵、目的、类型及原则,建构职业院校学生三维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习能力评价,理论,原则,模式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需要利用评价手段来判定的。学习能力评价是复杂的问题,评价必须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做好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理论研究对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概述
1.国外的目标分类教育评价与多元化评价。20世纪30年代后,布卢姆(BenjaminBloom)受到泰勒的评价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目标的分类得到进一步发展。布卢姆将学生外显的、具体的行为作为目标陈述对象,将泰勒原理中的目标和评价之间的关系论述得更加完善。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根据多年对人类心智的研究,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
2.国内的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近年来,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能力评价的理念与方法进行了解释和阐述。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人们对课程评价理念与方法的研究主要围绕“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等一些概念展开。刘川把发展性评价描述为“根据一定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解释,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不断积淀、发展、优化其自我素质结构,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素质得到生动活泼、和谐地发展”。高凌飚教授从评价发展历史的视角,对过程性评价理念的内涵作出了分析,认为“过程性评价既不是对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侧重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评价,促进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融合。这种倾向于‘过程’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是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基础。”
3.国内的多元化评价。吴迪指出,多元性应该是素质教育评价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霍力岩教授认为,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概括为四点:情境观、动态观、多元观和独特观,提出“从符号到场景: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从静态到动态: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从单维到多维: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发展;从统一到多样:尊重并评价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纵观各方面的研究文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在宏观指导层面,各种教育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
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内涵
从国内外的研究看,一是评价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二是研究方法由理论走向实证,评价的因素多元化;三是职业院校评价体系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结合对部分职业院校进行调查的结果,通过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综合统计分析各评价因素变动对事物变动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要从专业知识、社会认同、学生学习能力的自我认知等方面进行评价。学习能力的专业知识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专业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社会学家塔吉尔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社会认同定义为职业院校学生认识到其属于特定的社会教育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教育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学生自我认知是学生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看到自我的不足,不过高地估计自己,恰当地认识自我,对自己有较为合适的满意度,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这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职业教育的质量首先表现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则是通过评价体现的。学业评价由考试文化转向评价文化,考试和评价作为两个部分逐渐自成体系。职业院校学生评价应该是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判断,而这些信息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段时期的观察、访谈、记录、抽样、测试和积累来收集的。评价的核心思想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评价应该能够明确学生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目标、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并能给学生提供积极地展示专业产品和就业能力的机会。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方面,学生评价有两个最基本的目的:一是判断学生是否获得了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评价关注于学生学习的产品,对学生的作品和项目直接进行评价;二是诊断学生的技能状态,并设计恰当的教学。如果要弄明白学生在哪里出了问题,就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进行评价。访谈、观察记录、学习日志、自我评价、行为核查表以及社会实践等都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的评价策略。通过评价提供有效、准确、真实的信息,然后再通过这些评价信息了解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以及潜在的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诊断学生的学习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
四、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兼顾性原则。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教学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项目课程学习、教师评教、素质课程知识学习、参加活动获奖与成果、就业等客观指标必不可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公正地反映了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提升了职业院校在社会上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职业院校如果把学生自己的认知纳入评价体系,学生就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学习习惯、学习目标、自我调节等自我认知应该列入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较而言,客观指标通常是较易定量化的指标,计量方便,但不足以囊括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所有影响因素,主观指标则是对客观指标的有益补充,是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评价。只有采用权威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才能让用人单位信服,从而使得用人单位参照该评价结果选拔人才,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学习、实践和锻炼。
2.评价发展性与指导性原则。学习能力评价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能力的评价在于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获得他们对评价活动和情景的认同,引导他们表现出真实水平。评价应该给学生提供正确可信的结果,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有清楚的认识。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价,可有效地推定学生的学习动力、态度、方法、效率、思维创新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明确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信息,使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适应性原则。任何考核评价都要真实反映教与学双方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在评价观念的变革上,强调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度量出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是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学习活动整体能力的评价,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方案要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的大环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制定要全面、科学、合理,要真实反映企业、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此外,评价应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进行,以学生完成一系列真实的学习活动任务的表现来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从事该项目学习活动的能力,因此,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关系到能否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
4.评价标准的学习性原则。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要体现出行业、工种与岗位学习活动对不同人才的学习能力需求。注重具体学习岗位活动能力的评价,在制定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方案时还应把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列入评价范围。工作适应能力,即学生能按工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对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的能力。
5.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全面化原则。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校内教师、行业企业、社会和学习证书认证机构,还包括学生自己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元的评价主体有利于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信息,制定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全面衡量职业院校学生经过学习、实训后所具备的从事某一学习活动任务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评价的全面化必然要求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内容全面化是指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果,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非智力方面的发展。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时,除了要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以外,还要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素养、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创新能力等列入评价目标:不仅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而且对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进步进行评价。这种多角度的评价,前提是承认学生学习多元智能的存在,实质是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充分发挥与提升,从而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空间。
五、实施职业院校学生的三维度评价模式
1.结合专业知识成绩评价,准确定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专业知识成绩评价要以学习中形成性评价与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习惯、态度、技能、基本知识的掌握等做好评价;期末时,将日常评价与期末考查相结合,将评价结果呈现在学生的综合评价表上,其中有等级评价,也有质性描述,以便对学生不足之处附上具体的改进方法。
学习环境、教师素质、实训的条件等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制约较大,建议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要加大从行业一线引进师资的力度,保证课程内容常讲常新,任课教师都尽可能参与实践教学,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同时,还要积极利用一些社会资源,如行业专家给学生开讲座,让学生与社会无缝对接。职业院校把培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评价为手段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把学院的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增加到实践性环节中,以此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2.融入社会认同评价,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要求学生取得社会认可的成果作为学习的持续动力,职业院校学生努力取得各类成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取得各类技能证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发研究中学习。参与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促进学生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推动学生在研究中学、在实训中练,在教师引导下带着问题开展自学,去实验室、图书馆或实践基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进行制作设计,应把评价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情况纳入大学生社会认同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改变单纯地根据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从根本上建立起有利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崭新职业教育制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
3.纳入自我认知评价,培养健康的心态。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通过评价,不但要促进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学生自己知道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理学理论认为,积极的学习状态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职业院校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调动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状态,鼓励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技能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各类专业学习中,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学习资源查阅各种学习资料,或询问身边的人,观察周围生活的环境,调查了解各行业专业人员,拓宽学习渠道,整合精品课程资源,获得大量的知识技能,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
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甚至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职业院校应多开展一些职业生涯的讲座活动,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自己的潜能。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打造“校内、校外、顶岗实习”三个实训平台,加大实践力度,把实训做真,用职业标准要求学生,使其时刻处于真实的模拟训练情境中;教师、学生与行业专家三结合,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实训模式和考核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评价问题涉及诸多方面,因而在实际运用中,建议职业院校学生管理部门选取适当评价因素建立数据库,还可以引入系数,对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评价模型进行修正,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