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级农业经济期刊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2 15:13:06 更新时间:2013-11-22 15:13:04
【摘要】在瑶族历史中,茶山瑶的来源及迁徙至今未有定论。根据茶山瑶语言、族称、居住地、种植等情况,以及历史资料记载,其来源与壮族先民汉代百越有直接关系,并在南北朝时期以种植茶叶为官府服茶山徭役,始称为茶山徭人。后迁来的居民“入乡随俗”被同化。明洪武至万历年间,茶山徭先民多次起义失败后逐渐消失。此后迁来者亦继承茶山徭役、赋税、文化风俗及语言,成为茶山瑶。
【关键词】茶山徭役,茶山瑶,迁徙,继承,核心级农业经济期刊
一、壮族先民百越及茶山徭先民
(一)百越与壮族
茶山瑶在瑶族支系中属于人口最少、居住范围最小、被了解最少的一支,其来源及迁徙至今未有定论。据资料记载,过去居住在立山县、永安州(今蒙山,包括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山瑶地区)的茶山瑶先民,与壮族的先民百越有密切关系。
蒙山古为百越地。商周时期,南方百越兴起,居住在今蒙山一带的原始居民成为百越中的苍梧部落,留下20多个以百越语“毋”字所取的村庄地名并沿用至今。如文圩镇毋卵(夥)、毋磴;夏宜瑶族乡毋陈、毋因;西河镇毋塄(伦);蒙山镇毋仑;新圩镇毋粱、毋上垌等。
“毋”,在百越语中为“广”、“大”之意,“广大,百越语称羞绎纷毋,言既广又大也”。例如“毋卵”意为村前有圆土堆形如巨卵;“毋磴”意为村旁有大石级;“毋梁”意为地处大土梁等。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岭南属汉,百越族称逐渐消失。今蒙山一带原百越族人部分融入汉族,成为汉族先民,部分转为壮族先民,以壮语取名沿用至今带“拿(那)、蕾(屯)、六、板”等字的自然村名如拿(那)喇、蕾门、六桂、板寨等,共有200多个。壮语“六”即“山或山坡”,“拿(那)”意为田,蕾即塘或坑,“板”意为村。
瑶族聚居地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金秀、三角、罗香、长垌等乡镇,也有一批沿用至今的壮语地名,如忠良乡六业、蕾(屯)旺、拿金、板显;金秀镇六仁、六坪、六茶;三角乡六定、六坪、拿(那)坳;罗香乡六竹、拿(那)历、六对;长垌乡六架、拿办等。
明清时期,永安州(今蒙山县)西南疆界是“西至修仁东岸村九十里,至州治三十里;西南至浔州府平南县龙山脚二百里,至县治一百三十里(省志共计三百十里)”。包括今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罗香乡、金秀镇东部,平南县马练乡等地。
民国后,罗香、金秀镇东部、马练乡等地先后划出,1952年5月,岭祖瑶民自治区划属大瑶山瑶族自治区(今金秀瑶族自治县)。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版《广西通志》记载:“岭表诸夷,种落不一,皆古百蛮之种也。”“诸夷”,即对当时岭南少数民族先民的称呼,而“百蛮”,则是对汉代前居住在当地的百越和其他民族的泛称。“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
以上记载说明,古代岭表“诸夷”,虽然“种落”不同,但“皆古百蛮之种”,即百越族后裔的种族,与后来的“莫徭”有密切关系。
(二)壮族与茶山徭先民
从百越语和壮语地名分布情况看,今蒙山新圩镇双垌村毋梁、坝头村毋上垌汉代前为百越居住地,位于忠良口,距今忠良乡驻地不到20里。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山瑶居住地没有带“毋”字地名,一是说明汉代前尚未有百越人在此居住,二是可能已经有百越人居住,但以百越语所取的地名没有流传下来。
在壮语地名中,忠良乡六龙(今立龙)、蕾(屯)打、板显,金秀镇六拉、六段、六茶,罗香乡六竹、六对,三角乡六定等村,既是壮族先民百越在此居住时以壮语所取的地名,又是后来茶山瑶居住地。从这些沿用至今的地名中,至少可以肯定,汉代百越族称消失后,后来成为壮族先民的部分百越族人已经迁居这里。
另外,从百越语和壮语地名的分布中还可以发现,汉代百越族发展成为壮族先民后,原居住地逐渐被汉族人挤占而迁居山区。一支由今蒙山新圩镇双垌、坝头向西迁人今忠良乡,再向西迁到金秀镇东部和北部六仁、六坪、六茶、六段等深山;一支由今蒙山文圩镇及夏宜瑶族乡向西迁到忠良乡南部六干及罗香乡北部;其他由平南县向北迁到罗香乡南部,也有的由象州向东迁到长垌一带。
特别是金秀镇共和村的六茶和罗香乡的山茶,前者在壮语中意为山茶,壮语属倒装句,即茶山;后者亦属壮语倒装句式,即茶山,显然是壮族先民汉代百越部分人迁来后,已经在这里种植茶山,以壮语取名为六茶、山茶。这充分说明,汉代在这一带居住的壮族人已经种植茶山,后来以种植茶山为官府服茶山徭役,成为最早的茶山徭先民。
另外,从“茶山瑶整个民族不像盘瑶信《评王券牒》,茶山瑶民对此知之甚少,不认为自己来自千家垌,也无漂洋过海的传说”等情况可以看出,茶山瑶的来源与其他瑶族,特别是盘瑶不同。而“茶山瑶的香哩歌、师公舞,与其说是瑶族的舞蹈,不如说是更接近壮族的舞蹈”,都说明茶山徭先民与壮族先民百越有着密切关系。
二、荼山徭役与茶山徭先民
在瑶族历史上,瑶族族称中的“瑶”,最早是由服徭役的“徭”演变而来。《梁书》卷三四《张缅传》附张缵梁武帝大同九年(534年)出任湘州刺史时撰《南征赋》记载的“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被认为是有关瑶族族称中“徭”的最早记载。“莫徭蛮”,即不服徭役的瑶族先民。
徭役,始征于周。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版《永安州志·卷之六-田赋部》记载:“成周,十一而税,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秦,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汉文帝时,丁男三年而一事。晋制,十六至六十为正丁,六十一至六十五,十五至十三为次丁。”张缵任湘州刺史时所作《南征赋》只记载当时不服徭役的“莫徭蛮者”,而服徭役的“徭蛮者”不记,因而被忽略了。
《永安州志·猺猹》记载:“本州东平里猺峒八村,龙定里猺峒十六村,群峰里猺四十六村。旧志云,百姓居三,猺猹居七。有梗猺,居深洞之中,不完粮,不当役,妇人椎髻,衣斑斓衣,居室缉茅,横板上以楱息,下畜牛羊,又手为礼,不识拜跪。其良猺但知畏田主,不知畏官长。不应差役,终身不入城市。良猖与猹略同,猺则与民相近。猺有剃头、长发、过山三种。剃头猺赋而不役,长发猛不赋不役,过山猛迁徙无定。”《永安州志》记载的,“旧志”,即唐宋时期的立山县、蒙州志书,以及明万历二年(1574年)永安州知州廖宪上任后主修的《永安州志》,清康熙十七年(1878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版《永安州志》皆沿录其中资料。“自前明成化始,屡经兵燹,其志遂湮没无传”,今仅存嘉庆十七年(1812年)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两版。
其中“良猺”又称为“粮瑶”,即向官府纳粮服徭役的“徭人”,而“居深洞之中,不完粮,不当役”部分,即当时不服徭役的“莫徭蛮者”。说明今蒙山、金秀忠良一带的瑶族,清康熙年间尚有“徭人”与“莫徭”之分。
“徭人者,言其执徭役于中国也”。所服徭役,以从事职业、主要种植作物及居住地名为徭役名。“徭之属桂林者,兴安、灵川、临桂、义宁、古县诸古邑,皆近山徭。最强者日罗曼徭、麻园徭,其余曰黄沙、曰甲石、曰岭屯……徭”。
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所记罗曼徭、麻园徭、黄沙徭等,即以种植名及地名为官府所服徭役。
《永安州志·堡猺》亦记载本州以住地得名的瑶族:冷水猺、长滩猺、三妹猖、棉峝猺、六海猺、花程猖、六直猺、双平猺、古皂猖、国镇猺、龙表猺、更九猺、岭祖猺、卜全猺(今卜泉)、滴水猖、晚莫猺、晚轩猺、狗达猺、图院猺(今土县)、把勒猺(今巴勒)、明广猺、览上猺、中观猺、中(忠)良猺、六坭猖、狗甲猺(今九甲)、狗蒋猺、三山猺、古寻猺、六龙猺(今立龙)、廷符猺、狗瓮猺、北恒猺、六怒猺、金段猺。
以上《永安州志》记载的瑶族,自国镇瑶以下都是居住在今金秀忠良乡境内自然村的瑶族,当时皆属在永安州署登记户口,向官府服徭役的徭民。
与《桂海虞衡志》同一朝代的《宋会要·食货志》记载:“宋绍兴三十三年(1162年),广南西路产茶叶九万零六百八十一斤,其中计昭州立山县(今蒙山县)七千五百斤。”
《永安州志·田赋部》亦记载:“宋,租税有谷、帛、金铁、物产四类……物产之品六:六畜也,齿革翎毛也,茶盐也,竹木麻草刍菜也,果药油纸薪炭漆蜡杂物也。”
记载表明,宋代立山县不但盛产茶叶,而且官府还要征收茶山山租、茶叶赋税,以及服茶山徭役。
宋代以前,立山县得名“茶山”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蒙州(治今蒙山镇新联村)北部的茶山,包括今蒙山镇茶山、长坪瑶族乡平垌南部、白竹、三妹、南峒一带的“州北茶山”。
其中茶山、长坪瑶族乡平垌南部、白竹一带以种植茶叶得名茶山,至今山上尚有不少古老茶树,村民年年还到山上采摘茶叶。三妹、南峒一带则以种植油茶(当地称为茶子)而得名茶山。据《蒙山县志·油茶》记载,至民国30年(1941年),三妹、南峒一带尚有油茶林1.8万亩,年产茶油25万公斤,其中三妹村黄十一,一户年产茶油2500公斤,其他户一般年产茶油都在500公斤至1000公斤以上。
另一处是蒙州西部今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金秀镇东部等地的“州西茶山”,以种植茶叶而得名,至今,茶叶仍是金秀瑶族自治县及忠良乡的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有茶林3.08万亩,年产干茶叶480吨。
《永安州志·卷之二·舆地部》记载:“茶山,在州西四十里,绵亘深远,林箐丛郁(方舆纪要)。迄西皆猺人盘踞,西江水源出此(一统志)。”
《永安州志》记载的“茶山”,即地处蒙州治地西面四十里的今忠良乡及其“迄西”种植茶叶地区,“皆猺人盘踞”,即居住在此种植茶叶的茶山瑶及其他瑶族。
从茶山瑶道公全胜银保存的同治六年(1867年)《还愿洪门太疏意者牌榜》中,有“大明国广西道桂林府修仁县西乡淳化里茶山洞上秀(今金秀)村新安社下”的记载,说明明代“茶山洞”即茶山瑶主要居住地,包括忠良乡、金秀镇东北部、三角乡、长垌乡北部及罗香乡等地,以及忠良乡及金秀镇东部一带为中心的“州西茶山”。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永福县义军首领韦扶仲到永安州“州西茶山”发动瑶民起义。知州车鸣时采取剿抚兼施策略,派莫村人莫战进瑶寨招抚瑶民归顺,官府将茶山改名为忠良,即忠臣良民之意。
莫战招抚瑶民,使瑶山避免一场大劫难。“而当时瑶人乐业,感公生全大德,岁以土产茶靛姜芋每三斤为报,公却焉,传至子孙犹然”。说明茶山瑶明清时期还是以种植茶叶、蓝靛、生姜、山芋等为业,而且还把它们作为送礼佳品,在这些礼品中,茶叶名列首位,可见它在当时瑶族生产经济中地位的重要。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得知,今金秀县忠良、三角、长垌、罗香乡及金秀镇东部等地“茶山洞”种植茶叶的茶山人,以茶山名向官府服徭役,称为“茶山徭人”。这些“茶山徭人”,正是茶山徭先民百越,“长相奇特,风俗相异,性情凶悍的吃茶人”。并成为“宋代时,大瑶山地区已经有瑶族先民生息”的证据来源。
与“茶山洞”同样以种植茶叶得名的“州北茶山”,有一个茶山瑶先民在此居住时,以瑶语取名的村名“茶囊”(今长坪瑶族乡东护村茶挪),意即“茶饭”。茶山瑶语为倒装句,原意为“饭茶”。
饭茶中的“饭”,在古代语言中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即“吃茶”,如“楚越之地,饭稻羹鱼”。在茶囊居住的“吃茶人”与“茶山洞”的“吃茶人”一样,同属源自百越的当地茶山徭的先民。
三、服茶山徭役的时间
明代前,今蒙山及金秀“茶山洞”的茶山徭先民,是由百越族人转化为壮族先民后,以种植茶叶为官府服茶山徭役而得名。但茶山徭先民在何时以服“茶山徭役”被称为“茶山徭人”,这是一个研究这一带茶山瑶历史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
蒙山历史建置沿革,秦属桂林郡、汉属荔浦县,但是否已经为官府服徭役,因资料缺乏无考。梁天监元年(502年),今蒙山境始置金安、常安、蒙县,其中常安县治今新圩镇双垌荷村,辖境为今蒙山县新圩镇、西河镇北楼西马以北,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及金秀镇东部,荔浦县杜莫、三河镇等地。隋开皇十年(590年)常安县归隋化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在常安县治置纯义县,永贞元年(805年)避唐宪宗李纯名讳,改纯义县为正义县,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为蒙山县,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立山县,辖境不变。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永安州在今忠良乡土县村东立“永安州西至界碑”。朝廷在一地置县,首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居民。梁天监元年(502年)置常安县时,除秦曾从中原“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与越杂处”,其余尚未有外籍人迁入,常安县居民多是源自百越族人的汉族、壮族先民,可见人口已有相当数量。直至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版《永安州志·夷民部》还记载:永安州“百姓(汉族)居三,猛猹居七”。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粤西督学使李质素所作《重修永安州志序》亦说:“粤西古为荒服,唐宋以来虽久隶职方,而蛮獠杂处,叛服靡常,谣(徭)俗袭器渐摩。”说明唐宋时立山“蛮獠”已为官府服徭役。
置县后,辖境内居民开始为官府服徭役,成为“徭人”,这与《梁书》记载“莫徭蛮者”的时代相一致。“徭人”即服徭役部分,“莫徭蛮者”属于不服徭役的瑶族先民。
州西“茶山洞”与“州北茶山”地处河谷,环境较好,距离县治不远。“茶山洞”的今忠良乡驻地,梁至宋距常安县、纯义县(皆治今新圩镇荷村)治仅20里,唐至明清距蒙州、永安州治约四十里,“州北茶山”核心区域距隋唐至明清的州县治约10里。不但要向官府缴纳茶税,而且还要种植茶山服茶山徭役,属于服徭役的“茶山徭人”。
州西“茶山洞”中的今金秀镇东部长滩河流域一带,“州北茶山”中的今长坪瑶族乡平垌以北一带因居于深山中,距离州县治较远,属于《永安州志》中记载的“有梗猺,居深洞之中,不完粮,不当役”的“莫徭蛮者”。
因此可以认为,今蒙山县长坪瑶族乡平垌以南、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一带茶山徭先民,最迟在南北朝梁天监年间(502—515年),就已经以种植茶山为官府服“茶山徭役”,成为“茶山徭人”。而今金秀镇东北部,蒙山长坪瑶乡平垌以北等地的瑶族先民,尚属于“莫徭”。
四、茶山徭人的迁移
(一)州西茶山徭人的迁移
种植茶山的茶山徭先民居住地,已知的有两处,一处是州西“茶山洞”,另一处是“州北茶山”,包括蒙山县原西河公社茶山大队(1975年建茶山水库搬迁),长坪瑶族乡平垌以南、白竹、三妹一带。
“藤峡、府江之间为力(立)山,力(立)山之险倍于藤峡。中产瑶人,蓝、胡、侯、盘四姓为渠魁”。
《明史》中所记载的力山为立山之误,即唐武德四年至明成化十三年(621—1477年)前的立山县(今蒙山),包括今荔浦县的杜莫、三河镇,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忠良乡、金秀镇东北部,昭平县的仙回乡等地。
立山瑶人蓝、胡、侯、盘四姓,蓝姓为明代前已迁今文圩镇道义村陶蓝、西河镇大塘村古带、长坪瑶族乡南垌等地居住。弘治七年(1494年)陶蓝村蓝公玉号称“过海王”起义失败后,蓝姓迁走,下落不明。今蓝姓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从广东迁来,不属瑶族。
瑶族盘姓为明万历年间经南京十宝殿、千家垌等地迁伏峒(今福垌)、三妹等瑶族居住地至今。瑶族胡、侯二姓今蒙山境内无分布,是否属于“茶山洞”瑶族先民,还有待考证。
明洪武至万历年间,“茶山洞”属大藤峡地区,茶山徭先民多次参加大藤峡起义,或在起义中战死或被杀戮,或失败后逃避他乡而先后消失。明清时期逐渐有人迁来,成为新的茶山徭民。
《金秀瑶族县志·民族篇》记载,今忠良乡、金秀镇等地茶山瑶中的苏、莫、陶、钟、罗、兰、全、刘等姓,是明朝洪武年间以后陆续从湖南、广东猪儿巷(珠玑巷)、浔州等地迁入,成为“茶山瑶民进入大瑶山至少也在距今6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的依据。
在茶山瑶他称中,坳瑶称茶山瑶为“钳兜”,“钳”意为“山”,“兜”即“头”,也属倒装句。意即“头山”,带有“先来占头(第一)山”,属于“主人、头人”之意,也说明茶山徭先民是瑶族中最早迁来的居民。
在今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山瑶中,除有族谱资料或老辈人传说、能说明迁徙情况的姓氏外,还有金、苏、刘、甘、陶、麦、贵等姓茶山瑶民,由于历史久远失去记忆,已经无从得知祖宗的来源和迁来地。
明代以前,立山县属壮瑶聚居地,“百姓居三,猺猹居七”。其中今长坪瑶族乡三妹村唐代已有甘何二姓居住,今西河镇大塘古苏村明代前有古苏二姓居住,古麦村有古麦二姓居住,今文圩镇陶蓝村有陶姓和蓝姓居住。明洪武至隆庆年间,壮瑶人民响应大藤峡起义,失败后迁走或避进深山,下落不明。
上述甘、何、古、苏、麦、陶等姓,至今未能查清来源,是否与本地居民祖先百越有关,尚未找到证据。而金秀茶山瑶中,无从得知祖宗来源的金、苏、刘、甘、陶、麦、贵等姓中的苏、甘、陶、麦等姓,是否也与明代永安州消失的姓氏有关,,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究。
根据姓氏资料记载,今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金秀、罗乡、三角等地的苏、莫、陶、钟、罗、兰、全、刘、麦、贵等姓茶山瑶,迁来前都不是茶山瑶,大部分甚至还不是瑶族。
据有关姓氏资料记载,宋朝开禧元年(1205年)正月,从珠玑巷外迁的三十四姓九十七户中,苏姓为苏汝卿,原为中原汉族,从珠玑巷迁到珠江三角洲后再分迁各地。
广西莫姓来源有两支,一支为汉代元帅莫少奇从钜鹿出兵平定岭南,子孙四大支系落籍交州,分支广西南丹等地,融入壮族与瑶族。一支于宋淳熙元年(1174年)莫纯从凤阳府濠梁屯迁平乐沙江,淳熙四年(1177年)再从沙江迁立山,后分支金秀、平南、藤县、荔浦、平乐等县。这两支莫姓都属汉族,后有人迁金秀、忠良,继承茶山徭役成为茶山瑶。
三国时全姓始祖全柔任桂阳(治今湖南郴州桂阳)太守,其后人居衡阳,后分支各地,一支迁今蒙山,属汉族;一支迁金秀,融入茶山瑶。
广西兰姓出于蓝姓,始祖蓝明德南迁江西,一支迁福建,因躲避官司逃到南海改为兰姓。一支迁广西昭平、平乐,明朝末年迁永安州菰芦(今大兰古芦);一支迁入忠良,成为茶山瑶人。
麦姓隋将麦铁杖为岭南始兴人,任刺史、大将军,其后裔发展成为岭南望族。一支迁永安居铜盆(今龙蟠),因任坝长误下水闸淹死村中学馆十二名学童,举族迁伏峒、石鼓、忠良等地,融入当地瑶族。其他陶、钟、罗、刘、贵等姓先祖亦属中原汉族,南迁后分支蒙山、金秀,部分融入瑶族。(二)州北茶山瑶迁移
明代前,“州北茶山”的茶山徭先民居住地,有原茶山至今长坪瑶族乡平峒、白竹、三妹一带。
明成化初年,茶山徭民响应大藤峡举行起义。成化十一年(1475年),朝廷命荔波县(当时属广西)南丹土州总管、瑶族人李恭著带领3000多土州兵征剿茶山、平峒瑶民,事平后封为平峒世袭土司,在今营上建土司堡。至第二代土司李扶宝兼领永安州吏目,迁茶山建土司衙门。
“州北茶山”的茶山徭先民起义失败后,大部分在战争中被杀戮,幸存者逃进深山躲避,下落不明,只有少数仍留居当地。
战事过后,李恭著带来的土州兵,部分返回原籍,部分在当地官府注册人籍,缴纳钱粮服徭役,成为民瑶。
如长坪瑶族乡三妹村邓姓,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邓功理、功运、功英兄弟三人跟随李恭著征剿平峒瑶民起义,邓功英获六品军功,邓功理获从九品军功,官府颁给执照在三妹村落籍,成为民瑶。
五、后来者的继承
(一)徭役、赋税名继承
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今蒙山境内开始置县,瑶族先民包括汉族百姓为官府服徭役和缴获赋税,官府造册登记徭役名称和赋税户名后要逐级上报,甚至朝廷户部也要备案。登记后,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有的改换朝代后仍继承沿用。
长坪瑶族乡三妹村邓姓,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邓功理兄弟三人跟随李恭著征剿平峒瑶民起义,事平后落籍。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邓功理子孙与三妹村李莫氏买下三妹荒山开垦田地,仍报邓公理户纳粮四斗六升五合,山场以下雨水流出老黄冲口以内为界,后代一直继承沿用到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
蒙山县陈塘镇鹰叫村黄姓,始祖黄公客于清康熙初年从广东顺德迁来落籍,继承并沿用明万历年间编制的鱼鳞图册关永贤户(明朝末年已经迁走)纳粮,直到民国末年不变。
今长坪瑶族乡三妹村赵姓先祖系宋朝皇室支系,宋亡后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明朝初年迁立山县。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十五,黄县令给照批给滋水(今范水)、白浊(今白竹)、古修六篮冲等处山场种植,并登记在册。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赵家批种的山场被别姓贿赂霸耕,打官司时赵姓出示明洪武三年黄县令颁给的执照,官府沿用明代旧册,仍判赵姓的执照有效,赵姓胜诉,山场仍归赵姓种植,执照一直沿用到民国末年。
州西“茶山洞”及“州北茶山”的茶山徭先民,早在梁天监元年(502年)今蒙山境内开始置县时,以“茶山徭”的徭役名为官府服徭役和缴纳赋税,官府登记在册。后迁来者加入当地户籍,继承沿用“茶山徭”徭役名为官府服役,融为茶山徭人。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州北茶山”的茶山徭先民起义被李恭著征剿失败后逃进深山或迁到外地,李恭著之子李扶宝在茶山建土司衙门,“州北茶山”茶山徭民大部分消失。
州西“茶山洞”的茶山徭民于明万历年间起义,接受莫战招抚,茶山洞改为忠良,茶山徭民得以继续在原地居住,与后来迁入者共同生活,仍以茶山徭役名服“茶山徭役”及缴获茶山和茶叶赋税,成为茶山徭人。
(二)语言继承
茶山瑶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水语支瑶族人口1万余人,居住在金秀大瑶山,自称‘拉珈’”,在瑶语四大支中属于人口最少、居住范围最小的一支。
茶山瑶的侗水语支与壮语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两者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茶山瑶自称“拉珈”,意为“人山”,即“山人”的倒装句,与壮语的倒装句式十分相似。
壮族由百越转化而来,目前史学界已成定论,“壮族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
百越语中大多是词序倒置,如“越骆之菌”中的“越骆”,即“骆越”的倒写。“韦庆隐同志将《越人歌》同现代壮语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古越语和现代壮语之间很少有差别”。
至今,壮语地名大多还是词序倒置,如蒙山至今仍沿用的壮语地名“那蕾”即塘田,“板寨”即寨村,忠良乡的六业即业山,金秀镇的六茶即茶山等。同时,茶山瑶语中还保留着相当多的壮语倒装语序,如称庙岭为岭庙、新庙为庙新、雷庙为庙雷等。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岭南百越族称逐渐消失。今蒙山一带原百越族人部分转为壮族先民,原百越语演变成为壮语,茶山瑶先民亦属于转为壮族先民部分,百越语演变成茶山瑶语后,仍与壮语保持着“亲缘”关系。后来,茶山瑶先民以服茶山徭役称为“茶山徭”,即“长相奇特,风俗相异,性情凶悍的吃茶人”。
另外,茶山瑶称花蓝瑶为“挖蓝”,这是典型的壮语音。壮语发音的声母没有汉语拼音的“k”与“h”,至今壮族人仍说开花为“该挖”,说开会为“该谓”,说看花为“干挖”,这也是茶山瑶先民与壮族先民同源于百越民族的证据。
《永安州志·猺猹》记载:“旧志云,百姓居三,猺猹居七。”可见明清以前今蒙山境内,包括今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忠良乡及金秀镇东部一带的居民中,壮族和瑶族占七成,属于多数。
明代以后,由百越族转来的茶山瑶先民在战乱、自然灾害或由于其他原因逐渐消失,,新的居民也逐渐迁入茶山瑶地区。
但茶山瑶先民不是同时一起消失的,新的居民也不是同时一起迁来的。新的居民开始迁来时,原茶山瑶先民还是多数,迁来后便入乡随俗,少数服从多数,服“茶山徭役”纳茶叶赋税,说茶山瑶语,成为新的“茶山徭人”。
例如,今蒙山人说的“蒙山话”,属于粤语系桂南语族勾漏语片蒙山话语支,形成于秦汉时期,原百越语受中原汉语影响后演变而成。
两千多年来,今蒙山境内原由百越族人转为汉族说“蒙山话”的先民早已消失,宋至明清时期逐渐迁来的居民都是中原人,他们迁来后“人乡随俗”,放弃原来的语言,跟着本地居民说蒙山话。至今,蒙山话还是原来的语音和语法,并没有因新居民不断迁来而改变。
另据调查,今南宁市古代最早迁来说平话的原“南宁人”,目前数量已经极少,绝大多数都是后来迁入的“新居民”。这些新居民迁来后,也是“入乡随俗”,跟着说“南宁话”,入南宁籍,交南宁市民应交的各项费用,成为“新南宁人”。(三)文化、风俗、服饰继承
汉代百越族人部分转为茶山徭先民后,还长期保留百越族的部分文化、风俗与服饰。其中最有代表的是服饰风俗文化中的“椎髻”。
椎髻,即把长发在头顶上结成椎形发髻,成为百越族人的典型服饰。“楚南及西为椎髻之民,即南越、西瓯和骆越皆为椎髻之族”。百越族人部分转为茶山徭先民后,蓄长发结发髻的服饰风俗文化一直保留下来,故又称为“长毛瑶”。
明洪武至万历年间,茶山徭先民因多次起义而逐渐消失。明清时期迁来的新居民一方面继承原来茶山徭先民的徭役赋税及语言,另一方面也继承茶山徭先民的文化、风俗和服饰,其中蓄长发结发髻的风俗一直保留至今。即《永安州志·猺猹》记载“猛有剃头、长发、过山三种”中的“长发”,盘瑶则属于“剃头”瑶。
瑶族椎髻风俗不但在茶山瑶地区传承,而且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208年,秦南海尉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时,亦继承百越族的椎髻风俗。“南越王赵佗,本汉贤人也,化南夷之俗。背叛王制,椎髻箕坐,好之若性”。
赵佗是北方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带领平定岭南的将士也多是北方人,建立南越国后,也还要“人乡随俗”服从和继承百越族人的椎髻风俗。赵佗虽然是南越国主,但他与带来的将士和当地百越族人比起来,毕竟属于少数,若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继承百越族人的椎髻风俗,与当地人同化,他建立的南越国就会难以安定。
新迁入茶山徭地区的人,与原来的茶山徭先民相比也是少数,若不“入乡随俗”继承茶山徭先民的文化风俗服饰,特别是椎髻风俗,也会难以在当地立足。
不但茶山瑶地区如此,其他瑶族地区也一样。如蒙山长坪瑶族乡、金秀等地黄姓,原住广东珠玑巷,为汉族。清嘉庆初年黄朝隆等三支人从广东迁广西永安州,其中一支住金秀,一支住群峰里忠良,黄朝隆落籍湴水(今长坪瑶族乡范水),皆转为当地瑶族,说瑶语,有的还穿瑶服。
长坪瑶族乡三妹等地赵姓,属宋朝皇族赵匡胤后裔,宋灭亡后皇族遭元兵追杀,一支逃至广东韶州府珠玑巷,后迁梧州、桂林,明初赵功安迁立山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令颁照将湴水、白浊(今白竹)、古修六篮冲批给赵功安垦种,赵功安住白浊管理山场。不久山场被当地瑶族贿赂山主霸耕,打赢官司后全族转为当地瑶族,说瑶语,穿瑶服,以求得和睦相处。
今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山瑶中的苏、莫、陶、钟、罗、兰、全、刘、麦、贵等姓,原来也不是瑶族,迁来后才逐渐融入瑶族,并继承茶山瑶的语言及文化风俗,成为茶山瑶。